分类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事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事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事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安排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4306项,资助经费66320万元。其中,重点研发计划经费26122万元,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经费13943万元,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经费20050万元,自然科学基金6205万元。取得省部级以上登记科技成果7014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6402项,软科学研究成果7项,基础理论成果605项。全年全区三种专利获授权46800件,比上年增长35.8%,其中发明专利4573件,比上年增长30.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5.78件,比上年增长12.7%。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6267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194.57亿元,比上年增长2.9倍。

截至2021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指全区获得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实验室)1614个,国家级检测中心9个,自治区级检测中心32个。累计完成产品认证企业个数(有效期内)1928个。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86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12.28万台(件)。累计制、修订地方标准数2449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3个。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事业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招生2.16万人,在校研究生5.58万人,毕业生1.20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3.77万人,在校生132.10万人,毕业生28.60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招生27.23万人,在校生69.09万人,毕业生18.8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2.71万人,在校生121.21万人,毕业生35.30万人。普通初中招生77.94万人,在校生229.87万人,毕业生73.6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86.02万人,在校生515.96万人,毕业生77.41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74万人,在校生4.39万人,毕业生0.68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227.51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6.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2.0%。

广西普通高等学校名单

行政区办学层次学校名称
南宁市本科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南宁学院(民办)、广西警察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民办)、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民办)、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民办)、广西外国语学院(民办)、广西职业师范学院
专科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演艺职业学院(民办)、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民办)、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市本科广西科技大学、柳州工学院(民办)
专科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桂林市本科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桂林旅游学院、桂林学院(民办)、桂林信息科技学院(民办)、南宁理工学院(民办)
专科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民办)、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山水职业学院(民办)
梧州市本科梧州学院
专科梧州职业学院、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民办)
北海市本科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民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民办)、广西海洋学院(筹)
专科北海职业学院、北海康养职业学院
崇左市本科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城市职业大学(民办)
专科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民办)、广西科技职业学院(民办)、广西中远职业学院(民办)、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来宾市本科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专科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民办)
贺州市本科贺州学院
专科
玉林市本科玉林师范学院
专科玉柴职业技术学院(民办)
百色市本科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学院
专科百色职业学院、广西工程职业学院(民办)、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民办)
河池市本科河池学院
专科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钦州市本科北部湾大学
专科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民办)、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防城港市本科
专科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
贵港市本科广西贵港工业学院(筹)(民办)
专科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贵港工贸职业学院(筹)(民办)

广西重点本科高校

行政区学校名称办学层次属性
南宁市广西大学本-硕-博211工程双一流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广西医科大学本-硕-博省部共建高校▲省属重点大学建设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广西中医药大学本-硕-博省部共建高校▲省属重点大学建设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
广西民族大学本-硕-博省部共建高校▲省属重点大学建设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首批)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
南宁师范大学本-硕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
广西艺术学院本-硕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
广西财经学院本-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
柳州市广西科技大学本-硕省部共建高校
桂林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本-硕-博省部共建高校▲省属重点大学建设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桂林理工大学本-硕-博省部共建高校▲省属重点大学建设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桂林医学院本-硕-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广西师范大学本-硕-博省部共建高校▲省属重点大学建设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首批)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百色市右江民族医学院本-硕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钦州市北部湾大学本-硕省部共建高校

广西成人高等学校名单

行政区学校名称
南宁市广西教育学院、广西开放大学、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桂林市桂林市职工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16个,文化馆125个,博物馆155个,国有艺术表演团体78个。全区共有70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14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截至2021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广播电视台75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772万户,数字电视用户772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56%;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31%。年末共有档案馆162个,已开放各类档案41.36万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共有34112家 ,其中医院803个,乡镇卫生院126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1332个,村卫生室1908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2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2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5个。年末全区卫生技术人员39.3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19万人,注册护士18.24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70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1.92万张,其中医院21.97万张,乡镇卫生院7.83万张。截至年末,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622例,其中本土病例273例,境外输入34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20例,累计死亡2人。全区共有365家医疗卫生机构(含第三方机构)提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总检测能力达到129万份/天。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事业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中获金银铜牌12枚,其中金牌6枚,银牌2枚,铜牌4枚。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参加城镇职工(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85.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5.7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249.26万人,增加32.02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14.76万人,增加58.5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534.50万人,减少26.5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75.04万人,增加64.46万人。年末全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6.8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51.31万人,增加65.74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30.4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523.18万人,增加45.94万人。

截至2021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5099.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0.69万人。共有34.40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42.97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4.97万人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3.05万人,比上年增加16.88万人。 

截至2021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为儿童提供救助收养服务的机构48个,床位0.38万张,收养0.16万人。各类社区服务设施3764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07个,社区服务站321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