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理环境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理环境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理环境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置境域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介于北纬35°14′—39°23′,东经104°17′′—107°39′之间;东邻陕西省,西部、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总面积为6.64万平方千米;地形南北狭长,南北相距456千米,东西相距约250千米。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形地貌

宁夏回族自治区海拔1100—1200米,地势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黄河自中卫入境,向东北斜贯于平原之上,顺地势经石嘴山出境。平原上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加上坡降相宜,引水方便,便于引流灌溉。宁夏地貌复杂,山地迭起,盆地错落,大体可分为:黄土高原,鄂尔多斯台地,洪积冲积平原和六盘山、罗山、贺兰山南北中三段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按地表特征,还可分为南部暖温平原地带、中部中温带半荒漠地带和北部中温带荒漠地带。全区从南向北现出由流水地貌向风蚀地貌过渡的特征。宁夏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从地貌类型看,南部以流水侵蚀的黄土地貌为主,中部和北部以干旱剥蚀、风蚀地貌为主,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境内有较为高峻的山地和广泛分布的丘陵,也有由于地层断陷又经黄河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还有台地和沙丘。地表形态复杂多样。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位于中国季风区的西缘,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寒长、夏热短、春暖快、秋凉早,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风大沙多、南凉北暖和南湿北干等特点。各市县平均气温:6.3℃—11.4℃;平均日照时数:2071—3086小时,是全国日照和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164.1—739.4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70天左右。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均年水面蒸发量1250毫米,变幅在800—1600毫米之间,是中国水面蒸发量较大的省区之一。全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9.493亿立方米,平均年径流深18.3毫米,是黄河流域平均值的1/3,是中国均值的1/15。年径流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山地大,台地小;南部大,北部小。年径流深由南部六盘山区东南侧的300毫米,向北递减至引黄灌区边缘不足3毫米,相差近百倍,且70%-80%的径流集中在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