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浙江省

浙江省历史沿革

浙江省历史沿革

浙江省历史沿革

时期行政建制行政区划大事记
史前于越原始氏族公社浙江各地出现原始氏族公社文化。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
夏商扬州《禹贡》
春秋分属吴、越两国史学家杜佑:吴越分界处,在嘉兴之语儿溪,后并于越。
战国属楚国楚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楚威王灭越国,尽取浙江以北地。
秦朝分属会稽郡、鄣郡、闽中郡在今浙江省境内设15个县。
西汉分属会稽郡、丹阳郡增设5县,共20县,隶属扬州。
东汉分属会稽郡、吴郡、丹阳郡会稽郡分拆,钱塘江以北属吴郡,以南属会稽郡,隶属扬州。
三国属东吴增设4个郡,县共44个,隶属扬州。
晋朝属扬州分属吴、会稽。
南朝属东扬州孝建初年(454年),置东扬州,分为5郡23县。
隋朝属扬州刺史部吴州总管府分为10州。隋末,沈法兴、李子通等割据于此。
唐朝属江南道/江南东道,乾元元年江南东道分拆,分属浙江西道,浙江东道分为11个州(郡)。
五代十国属吴越国设11州、1军、63县。
北宋属两浙路设11州、府。
南宋分属两浙东路、两浙西路迁都临安。浙西治临安,浙东治绍兴。
元朝设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元置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省级行政区划的开始。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亡宋,立两浙都督府于杭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自扬州迁江淮行省治此,改名江浙行省。元末,方国珍、张士诚等割据于此。
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浙江作为省名的开始,行政区域从此开始稳定少变。
清朝浙江省有11府(地区)、63县(州、厅)。
民国浙江省民国三年(1914年),浙江省设钱塘道、会稽道、金华道、瓯海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实行省、县二级制。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月,实行县政督察制。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浙东抗日根据地和浙西抗日根据地 。
解放后浙江省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