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和世界第一大农业国。2023年1月17日,据国家统计局消息:初步核算,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

经济形势

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结构长期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表现在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城镇化、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等。在中央政府强力调控下,曾经过热的中国房地产经济开始降温。楼市调控产生的更大作用——倒逼中国经济转型,其效果开始显现。房地产过热暴露出中国经济一个大问题:制造业出现空心化,实体经济利润空间缩小,大量资金流向回报率高的房地产业,致使该行业价格最终暴涨。虽然房地产业能拉动经济,但经济发展不能靠高房价,泡沫一旦破裂,经济将长时间难以恢复。挤掉泡沫、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

发展战略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在逻辑是,以满足需求作为经济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多元驱动作为满足需求、由大变强的现实途径,以协调来校正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经济发展要有系统思维,制定出富有远见的战略,着力优化动力结构,增强持续发展的能力。中国经济发展需从历史、地理、增长、未来、联动、新科技、国际和空间等多个维度综合考虑。 [16]

地理

消费转化为动力 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脱离传统经济,不能脱离现有产业基础;中国经济发展需考虑东部沿海、中部平原、西北部山脉以及大江、大河、湖泊、湿地、河流等山川大势;中国经济发展要把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结构升级有机结合,处理好短期增长和长期竞争能力提升的关系。 

潮流

中国经济发展要顺应未来发展趋势与潮流,把握未来,面向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要考虑与社会、环境、生态、文化、政策的关系;中国经济发展需考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生产方式的充分利用,抓住新科技革命催生新产业的战略机遇;中国经济发展要从世界大环境下确定比较优势,密切关注世界经济结构和格局调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经济发展要与空间布局优化相结合,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群发展、空间结构调整和优化等角度考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世界

中国经济要深植于世界的资源、生产、研发、设计、创新、贸易、金融和知识等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以高度开放和对外连接的国内市场,集结全球资源和要素,兼收并蓄,多元融合。

全球贡献

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质量增长,增长率高达6.9%,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继续带动世界经济前行。作为体量超过10万亿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定盘星”和“压舱石”。

发展情况

从1953年到2010年,中国已陆续完成十一个“五年规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12年1-9月份,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已经回落到7.7%。相较于中国过去30年接近10%的增长速度,十一五期间更是接近11.2%的增长速度。因此在10%或者8%以下,显然是经济增长变缓。另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各种宏观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开始变缓。增长保八温家宝总理曾经提出要保八,否则居民收入就会下降,社会就会出现问题。但是,已经回落到8%以下的增速,到9月份中国的新增就业已经超过1000万。换句话说到9月份为止,已经完成全年计划的新增就业数的114%。1—9月份统计的城镇失业率是4.1%。而且到9月份的时候,有18个省、市、自治区还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的增长幅度接近20%,这就意味着劳动力还是不足的,招工难,剩余就业难。换经济增速达到8%以下,中国仍然能够承受。三次回落至7%2013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经济增速为7.6%。回溯历史,1998年以来的15年里,中国经济增速有三次回落至7%平台,其中1999年上半年的增速同样为7.6%(按当时发布的数据,下同)。第一次增速回落至7%平台是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速从1997年的8.8%,落至1998年的7.8%,进一步回落至1999年的7.1%。第二次增速回落至7%平台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刚刚爆发时的猛烈冲击,措手不及的中国经济增速从2008年三季度的9.0%猛落到四季度的6.8%、2009年一季度的6.2%、二季度的7.9%。第三次增速回落至7%平台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外需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到2012年二季度增速再度回落到7%平台,为7.6%,此后连续5个季度运行在7.4%至7.9%之间,期间略有反弹,但总体趋势是小幅下行。恢复增长截至2019年1月底,中国经济增长在2018年取得6.6%的好成绩,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全年6.5%左右的增长目标。 [2]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符合6%至6.5%的预期目标。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四季度增长6.0%。2020年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最新经济数据。种种迹象显示,已经步入复工复产快车道的中国经济,主要指标持续改善,复苏态势仍在延续。2020年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疫情大考下2020年中国经济已实现正增长,分季度看,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同比增长3.2%的基础上,三季度增速加快至4.9%,呈现稳定恢复增长态势。2021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初步核算,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54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255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553977亿元,增长2.1%  。2021年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1至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8%,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1% [8] 。2021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 2021年12月17日,经最终核实,2020年,GDP现价总量为1013567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了24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比初步核算数下降0.1个百分点。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 2022年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同比增长4.8%。 [12]2022年5月25日,2022年1—4月物流运行数据公布。4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冲击,物流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但农产品、能源采矿等基础产业物流需求实现增长,为抗击疫情、保障民生、推动经济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4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06.2万亿元,同比增长3.6%。从规模看,社会物流总额超过百万亿,超大市场规模优势依然较为明显,物流需求依托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仍然保持扩张态势。从增速看,社会物流总额当月同比下降3.0%,累计增速较前期回落2.6个百分点。 [13]2022年12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的公告。公告显示,经最终核实,2021年,GDP现价总量为1149237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了55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