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河南省

河南省历史文化

河南省历史文化

河南省历史文化

河南省历史渊源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诞生在今河南新郑,中华文明的起源、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形成和统一国家的建立,都与河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5000年中华文明史中,河南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200多个皇帝在此执政。

河南省地名由来

河南省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描述为人牵象之地,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河南省历史名地

  • 历史古都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后赵、冉魏、前燕、北魏、东魏、北齐、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正统朝代先后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有四个,分别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从夏朝在河南建都起,河南孕育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登封、夏邑、偃师、禹州、长葛、虞城、柘城、济源、汤阴、内黄、温县、鹤壁、淇县、淮阳、新郑、新蔡、遂平、平顶山等古都。

朝代都城
三皇五帝燧人氏(三皇之一),出生、定都并长眠于商丘,开创华夏文明;伏羲氏(三皇之一),定都、长眠于周口淮阳;炎帝(三皇之一),建都、长眠于商丘柘城;葛天氏,出生、建都于商丘宁陵和许昌长葛一带;轩辕黄帝(五帝之首),出生、定都于郑州新郑;颛顼(五帝之一),建都于商丘,后迁都于濮阳,长眠于濮阳;帝喾高辛氏(五帝之一),出生、建都、长眠于商丘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曾多次迁都,主要国都有:阳城(今郑州登封王城岗遗址)、阳翟(今许昌禹州)、斟鄩(今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商丘(今商丘市睢阳区)、纶城(今商丘虞城东)、帝丘(今濮阳西南)、原(今济源)、老丘(今开封祥符区东北)、西河(今安阳汤阴县菜园镇西河村)等
商朝商朝曾多次迁都,主要国都有:亳(今商丘虞城县谷熟镇西南三十五里)、西亳(今洛阳偃师商城遗址)、嚣(今郑州商城遗址)、相(今安阳内黄)、邢(今焦作温县)、殷(今安阳殷墟)、朝歌(今鹤壁淇县)等
西周周成王营建都城成周洛阳。主要诸侯国:宋国(都商丘)、杞国(都杞县)、陈国(都柘城、淮阳)、蔡国(都新蔡)、息国(都息县)、黄国(都潢川)、卫国(都淇县)、管国(都郑州)、应国(都平顶山)、房国(都遂平)等
东周东周定都洛阳。主要诸侯国:宋国(都商丘)、陈国(都淮阳)、蔡国(都新蔡)、卫国(都濮阳)、郑国(都新郑)、许国(都许昌)、魏国(都开封)、韩国(都新郑)、楚国(都淮阳)等
西汉西汉先后定都南阳、洛阳
东汉东汉定都洛阳,设南都南阳。东汉末迁都许昌
曹魏曹魏定都洛阳,期间迁都许昌
西晋西晋定都洛阳
后赵后赵定都安阳
冉魏冉魏定都安阳
前燕前燕定都安阳
北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东魏东魏定都安阳
北齐北齐定都安阳
隋朝隋设东都洛阳。杨广迁都洛阳
唐朝唐设东都洛阳。李治、李显、李旦都洛阳;李显、李隆基都洛阳;李晔、李柷都洛阳
武周武周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
后梁后梁定都开封,期间迁都洛阳
后唐后唐定都洛阳
后晋后晋初都洛阳,后迁都开封
后汉后汉定都开封
后周后周定都开封
辽朝契丹灭后晋于开封改国号辽,定都开封
北宋北宋定都开封,设西京洛阳、南京商丘
南宋南宋定都商丘
金朝金后期先后迁都开封、商丘
民国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民国迁都洛阳
  • 历史名城

河南省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8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5个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开封安阳商丘
南阳郑州浚县濮阳
  • 名镇

河南省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0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51个。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禹州市神垕镇郏县冢头镇淅川县荆紫关镇遂平县嵖岈山镇社旗县赊店镇
滑县道口镇开封县朱仙镇光山县白雀园镇郑州市古荥镇确山县竹沟镇
  • 名村

河南省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46个,中国传统村落123处,省级传统村落811处。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郏县堂街镇临沣寨郏县李口乡张店村

河南省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表层看,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黄河在河南省境内流经700多千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河南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源远流长,姓氏文化、汉字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等博大精深。

  • 神龙文化

河南是中华神龙的故乡。被称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氏,在周口淮阳“以龙师而龙名”,创造的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中原地区多个部落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五帝之首、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在统一黄河中下游流域各部落族之后,为凝聚各部落族的思想和精神,在郑州新郑也用龙作为新部落族的图腾,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因此而来。濮阳蚌龙距今6400多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和社会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

  • 汉字文化

黄帝时代商丘虞城人仓颉造字,甲骨文起源于商朝晚期的都城安阳殷墟,驻马店上蔡人李斯“书同文”、制定了规范的书写字体“小篆”,漯河人许慎编写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规范化的“宋体”产生在北宋的都城开封,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北宋的都城开封。

  • 姓氏文化

河南姓氏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在中国300个主要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按照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中国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之根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内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是“百家争鸣”的主阵地,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主流思想均发源于河南。

  • 农耕文化

中国的早期农业文明最早发源于河南。中原早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耕作技术与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的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中原早期发达的农耕文明提供了佐证。炎帝朱襄氏建都陈国都城株野(今商丘柘城胡襄镇),创造了中原早期发达的农业文明。

  • 商业文化

商人、商品和商业起源于商丘。夏代的商族部落首领商丘人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春秋时期的鹤壁浚县人子贡,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商圣的南阳淅川人范蠡,帮助勾践灭吴复国后,悄然归隐到了宋国,把才能用于经商。郑国都城人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秦军入侵,以自己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的都城洛阳,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郑国都城郑州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都城商丘。

  • 思想文化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伏羲在周口淮阳一带演八卦,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在安阳汤阴羑里城的监狱里写下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易经》。周公旦在西周都城洛阳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祖籍商丘夏邑的孔子在河南境内的各诸侯国讲学论道,传播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名家思想、法家思想、纵横思想等思想等均起源于河南。

  • 科技文化

中国早期的天文学家阏伯在商丘睢阳观星测辰,建立了中国第一座观星台阏伯台(火神台)。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朝时期的后母戊大方鼎,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东汉焦作卫辉人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技术,比欧洲早1000多年。《鹳鱼石斧图陶缸》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国画,已有6000多年历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不可移动文物之一。

  • 中医文化

炎帝和黄帝均为中国中医药的创始人,中医药文化起源并发扬于河南。南阳人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其名著《伤寒杂病论》被誉中医瑰宝,享誉中外。商丘人张从正为金朝四大名医之首。

  • 诗文文化

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尚书》,是经过东周洛阳的史官整理成书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属于河南省境内的作品有100多篇,占总篇目的三分之一以上。鲁迅说过,在秦代可称之为作家的,仅河南上蔡的李斯一人。汉魏时期,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

  • 武术文化

河南是中国的功夫之乡。郑州登封嵩山少林武术是中华功夫的源头,享誉海内外。焦作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立的太极拳,是中国太极拳的发源地。

河南省方言

河南方言直接继承了古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法、词汇和语音系统发展演变而成,具有较强的内部一致性。语法中的句法结构在广大县市中表现相当一致,只是词法方面稍有不同。词汇中的基本词,特别是根词大体相同,只是读音有些差别,一部分非基本词的差异较为明显。语音在声调方面除黄河以北有19个县市尚保留古入声外,其余100多个县市均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调类,而且中部、东部和西南部广大地区的调值基本一致,声母、韵母多数相同,不同之处也存在看明显的对应规律。除极少数边远的县、乡说话较为特殊外,其余100来个县市的人们互相交际不致发生困难。由于政区划分、人口迁徙、山河分布、水陆交通,以及邻近省份方言的影响,河南方言内部又形成了许多方言片。黄河以北因有黄河阻隔,与中心区域交往不便,入声尚未消失,形成了独特的北部方言片,淮河以南由于淮河拦截,与中心区域交往较少,而与毗邻的湖北、安徽一些县交往较多,产生了接近于江淮方言的南部方言片;西部因篙山横亘,陕县、灵宝县与中心区域的联系少于与陕西东部的联系,形成了西部方言片,中间广大区域是河南方言的主体,河南方言的特征即靠这个区域的语法、词汇、语音来体现,但其内部仍存在看某些差异。

河南省文物

  • 不可移动文物

河南省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5519处,数量居全国第二,其中世界文化遗产5处(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丝绸之路河南段、大运河河南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70处;国家文物局公布和立项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3处(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殷墟、郑韩故城等4个挂牌,郑州商代遗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城阳城址、仰韶村遗址、庙底沟遗址、贾湖遗址、大河村遗址、三杨庄遗址等9个立项)。开放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70处。

截至2022年末,河南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21处

世界文化遗产

名单所在城市
长城洛阳、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三门峡
龙门石窟洛阳
殷墟安阳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郑州
隋唐大运河(回洛仓、含嘉仓、通济渠洛河隋唐洛阳城段、通济渠洛河洛口段、洛口仓、通济渠汴河郑州段、荥阳故城、北宋开封东京城、通济渠汴河开封东京城段、通济渠汴河商丘南关码头段、通济渠汴河商丘夏邑段、商丘古城、通济渠汴河商丘济阳镇段、永济渠、百泉、百泉河、卫源庙、合河石桥、永济渠卫河鹤壁浚县段、黎阳仓、云溪桥、枋城堰、永济渠卫河安阳滑县段)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焦作、新乡、鹤壁、安阳
丝绸之路(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洛阳、三门峡
  • 可移动文物

河南省是全国文物大省,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在全省遍布近100座博物馆中,全部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还要多。

截至2022年7月,河南省有可移动文物1773620件(套)。

河南省一级博物馆

名称全部藏品数量珍贵藏品数量
河南博物院145135件(套)53337件(套)
郑州博物馆53568件(套)9396件(套)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3303件(套)843件(套)
安阳博物馆12829件(套)5170件(套)
开封市博物馆23069件(套)6787件(套)
平顶山博物馆50236件(套)1768件(套)
中国文字博物馆29275件(套)3688件(套)
洛阳博物馆20445件(套)5406件(套)
南阳市汉画馆1878件(套)1395件(套)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省共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各类线索180余万条,其中基本立项22万余条。全省有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皮影戏、太极拳,均为共同申报项目),113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728个项目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7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32名。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河南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8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33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25个。

截至2022年末,河南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5个。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摘选)
《盘古神话》《梁祝传说》《牛郎织女传说》《董永传说》《木兰传说》
《豫剧》《河南坠子》《越调》《四平调》《宛梆》
《少林功夫》《太极拳》《太昊伏羲祭奠》《黄帝祭典》《朱仙镇木版年画》
《曲剧》《大平调》《大弦戏》《怀梆》《泥塑》
《重阳节》《中药炮制技术》《邵原神话群》《汴绣》《信阳民歌》
《唢呐艺术》《板头曲》《道情戏》《目连戏》《河洛大鼓》
《麒麟舞》《汝瓷烧制技艺》《马街书会》《皮影戏》《唐三彩》

河南省民间艺术

  • 综述

河南省的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传统戏剧豫剧、宛梆、怀梆、大平调、越调、柳子戏、大弦戏、四平调、曲剧、太康道情戏、南乐目连戏、罗山皮影戏、桐柏皮影戏、二夹弦、罗卷戏、二股弦、淮调、落腔、河洛大鼓、河南坠子、南阳三弦书、大调曲子、唢呐艺术、板头曲、信阳民歌、西坪民歌、黄河号子、笙管乐超化吹歌、西平大铜器、郏县大铜器、开封盘鼓、中州大鼓、佛教音乐大相国寺梵乐、火龙舞、小相狮舞、槐店文狮子舞、高跷高抬火轿、兰考麒麟舞、睢县麒麟舞、苏家作龙凤灯舞、跑帷子、官会响锣等,其中豫剧和罗山皮影戏影响深远。

  • 豫剧

豫剧是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之一,也是国内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台湾、安徽、青海、四川、江苏等十几个省和自治区。在声腔上,豫剧属梆子腔系,主要有五大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流行于豫东南的称“沙河调”,又叫“本地梆”。1949年,在杨兰春等的领导下,对豫剧四大地域流派唱腔进行了综合吸收和大幅改革,运用科学的发音,融入了歌剧元素,形成了“现代调”,又称”现代戏流派”。河南电视台自1994年开播的《梨园春》栏目,以擂台赛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甚至国外各地巡回演出,使豫剧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009年,中国戏曲学院豫剧本科班从全国招收24名学生,使豫剧首次成为大学的一门专业。

  • 罗山皮影戏

罗山皮影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罗山皮影源自河北深州,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开始在信阳市罗山县繁衍,距今有450多年历史。生、旦、净、丑行当齐全,音乐旋律流畅,唱词、道白雅俗共赏,乐队简约合理的戏剧艺术。

河南省节日

举办时间承办城市名称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商丘市商丘火神台庙会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周口市太昊陵庙会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郑州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每年4月1日至5月10日洛阳市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每年4月28日至30日信阳市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
每年4月28日至5月5日南阳市中国南阳玉雕节
每年5月16日至18日漯河市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
每年5月18日至25日三门峡市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
每年5月22日至6月6日安阳市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
每年6月26日至7月2日郑州市郑州国际汽车展览会
每年8至10月焦作市中国云台山国际旅游节
每年8月20日至26日焦作市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
每年8月26日至28日郑州市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每年8月28日至30日各省辖市豫商大会
每年9月6日至8日驻马店市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
每年9月8日至10月8日商丘市中国·宁陵酥梨采摘节
偶数年农历九月初九商丘市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
每年9月21日至10月7日南阳市南阳诸葛亮文化节
每年10月18日至11月开封市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
每年10月20日左右南阳市中国南阳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
每年11月5日至7日郑州市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
每年11月8日至10日信阳市中原根亲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