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上海市

上海市自然资源

上海市自然资源

上海市水资源

上海市内水资源流量主要由黄浦江及其他市内河道流量构成。黄浦江年均径流量为300多立方米/秒,年均流量100亿立方米,加上其他市内河道流量,上海市内水资源年均径流量合计为145亿立方米。由于一些外生因素的影响,每年水量变化较大,一般大致在50至230亿立方米的区间内波动。

上海市矿产资源

上海市境内缺乏金属矿产资源,建筑石料也很稀少,陆上的能源矿产同样匮乏。20世纪70年代,上海市开始在近海寻找油气资源,在多口钻井中获得工业原油和天然气。

据初步估算,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约有60亿吨,是中国近海海域最大的含油气盆地。附近的南黄海,经过调查和勘探,也发现油气资源,估算有2.9亿吨储量。东海海水中化学资源丰富,在长江口浅海底下,还发现一些矿物异常区,有锆石、钛铁砂、石榴石、金红石等重要矿物。

上海市生物资源

  • 植物资源

上海市境内天然植被残剩不多,绝大部分是人工栽培作物和林木。天然的木本植物群落,仅分布于大金山岛和佘山等局部地区,天然草本植物群落分布在沙洲、滩地和港汊。栽培的农作物共有100多个种类,近万个品种。蔬菜多达400多种,居全国之冠,瓜果和观赏花卉品种也很多。

  • 动物资源

动物资源主要是畜禽品种,野生动物种类已十分稀少。水产资源丰富,共有鱼类177属226种,其中淡水鱼171种,海水鱼55种。

分类
上海市

上海市地理环境

上海市地理环境

上海市位置境域

上海市地处东经120°52′至122°12′,北纬30°40′至31°53′之间,土地面积为面积6340平方千米,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北接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省和浙江省。

上海市地形地貌

上海市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为海拔2.19米左右。海拔最高点是位于金山区杭州湾的大金山岛,海拔为103.70米

西部有天马山、薛山、凤凰山等残丘,天马山为上海陆上最高点,海拔高度99.8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巅”。海域上有大金山岛、小金山岛、浮山岛(乌龟山岛)、佘山岛、小洋山岛等岩岛。

在上海市北面的长江入海处,有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3个岛屿。崇明岛为中国第三大岛,由长江挟带下来的泥沙冲积而成,面积为1041.21平方千米,海拔3.5米~4.5米。长兴岛面积88.54平方千米,横沙岛面积55.74平方千米。

上海市气候环境

上海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13年,上海市平均气温17.6℃,日照1885.9小时,降水量1173.4毫米。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

上海气温

月份123456789101112
平均气温(℃)4.26.99.414.920.624.427.927.124.417.612.27.3
降水量(毫米)4264901121171531381191411028871

分类
上海市

上海市行政区划

上海市行政区划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上海市划分为30个区。

1949年5月27日,上海市设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静安、新成、江宁、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杨浦、榆林等20个区和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洋泾、真如、高桥等10个郊区。同时,上海的郊县划入苏南、苏北行署,后由江苏省管辖。1949年10月1日,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1956年经过行政调整,上海市辖区减为18个,辖15个市区和3个郊区。1958年,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将江苏所属上海地区的郊县划入上海市,至此,上海市辖黄浦、邑庙、蓬莱、卢湾、徐汇、长宁、普陀、闸北、新成、江宁、虹口、提篮桥、杨浦、榆林等14个区,浦东、嘉定、宝山、上海、崇明、松江、奉贤、南汇、青浦、川沙和金山等11个县,总面积达6340.5平方千米,比建国初大十倍以上。1960年1月,撤消邑庙、蓬莱设立南市区,有12个区和11个县。1960年3月,浙江省舟山县嵊泗人民公社划属上海市。1961年上海市辖12区、10县。1962年嵊泗又划归浙江省。1964年,撤消闵行区与吴淞区,此后上海保持了10个区和10个县不变达10余年之久。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80、1981两年,再置吴淞区与闵行区。1988年,撤消吴淞区和宝山县改为宝山区。1992年,撤消嘉定县,设立嘉定区。为进一步改革开放,1993年撤消川沙县,将其境域与黄浦、杨浦、南市的浦东地区和闵行的三林乡合并设立浦东新区。同年,撤消上海县和闵行区,组建新的闵行区。1995年,上海市辖浦东新区、徐汇、长宁、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黄浦、南市、卢湾、静安、宝山、闵行、嘉定等14区和南汇、奉贤、松江、金山、青浦、崇明等6县,有106个街道、208个镇、10个乡和3590个居民委员会、2986个行政村。面积6340.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6218.65平方千米、水面积697平方千米。 20世纪末,松江县、青浦县和金山县也改为区。

2000年,南市区划入黄浦区。2001年1月,奉贤县、南汇县撤县建区。2009年,撤销南汇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浦东新区。 2011年,撤销黄浦区和卢湾区建制,组建新的黄浦区。 2015年,静安区与闸北区正式合并,组成新的静安区。 2016年,上海市下辖的崇明县撤县设区,改制为崇明区,此标志着上海市告别下辖县,上海市至此形成下辖16个市辖区的新局面。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上海市辖16个市辖区,107个街道、106个镇、2个乡。上海市人民政府驻黄浦区人民大道200号。

区划代码市(县、区)面积(平方千米)政府驻地街道
310000上海市6340.5黄浦区1071062
310101黄浦区20.52外滩街道10
310104徐汇区54.93徐家汇街道121
310105长宁区38江苏路街道91
310106静安区37.18江宁路街道131
310107普陀区55.53真如镇街道82
310109虹口区23.48嘉兴路街道8
310110杨浦区60.61平凉路街道12
310112闵行区372.56莘庄镇49
310113宝山区365.3友谊路街道39
310114嘉定区463.16新成路街道37
310115浦东新区1210花木街道1224
310116金山区586.05山阳镇19
310117松江区604.64方松街道611
310118青浦区668.54夏阳街道38
310120奉贤区733.38南桥镇38
310151崇明区1413城桥镇162

飞地:除上述行政区域,上海市在浙江省、江苏省和安徽省尚有行政上完全属上海市管辖的四块飞地。

上海洋山深水港,隶属于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崎岖列岛,由大洋山、小洋山等数十个岛屿组成。

上海市上海农场,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中部地区,文化大革命时期,上海在此建有三个农场安置知识青年和关押劳教人员,最盛期拥有8万知青,是上海市域外最大的农业生产基地。

上海白茅岭监狱,在安徽省郎溪地区,是关押在上海犯下刑事罪犯人员的监狱。上海在战争时期遗留的未爆弹药均在此销毁。

上海军天湖监狱,位于安徽省宣城市西南约20千米处,距离上海约318千米,318国道、申苏浙皖高速从北侧穿过。

分类
上海市

上海市历史沿革

上海市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上海市属吴国。

战国时期,上海市先后属越国、楚国。

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晋朝,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

秦汉及以后,上海市先后属会稽郡、吴郡,分属海盐、由拳、娄县诸县。

唐天宝十年(751年),吴郡太守奏准设立华亭县(今松江区),上海地区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华亭县辖境约今上海地区吴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团一线以西地区。

北宋时期,上海大陆地区分属华亭县和昆山县,崇明地区属海门县。北宋淳化二年(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滩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设上海务。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立嘉定县,上海地区始有两个独立行政区划。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

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为府,次年改称松江府,仍置华亭县隶之。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辖于松江府,标志着上海市建城之始。上海县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青浦县大部、闵行区大部、浦东新区大部和南汇县。元代后期,上海地区有松江府和嘉定州和崇明州2州及华亭县和上海县2县。

末,有松江府及所属华亭、上海、青浦3县,苏州府所属嘉定、崇明2县,金山卫。

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华亭(治所)、娄(与华亭共用府城)、上海、青浦、奉贤、福泉、金山、南汇8县,太仓州嘉定、宝山2县。清嘉庆十年(1805年),上海地区基本形成10县1厅的格局,有松江府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7县及川沙抚民厅,太仓州嘉定、崇明、宝山3县。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缩存600平方千米,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浦东新区大部、闵行区大部。县城为原南市区人民路、中华路环线内区域。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一带划为洋人居留地,后形成上海英租界。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以虹口一带划为上海美租界。

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松江府、太仓州,上海地区直属江苏省,有上海、华亭(后改名松江)、嘉定、宝山、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崇明等10县。民国三年(1914年),江苏省划分为沪海等5道,其中沪海道驻上海县,辖今属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汇、青浦、奉贤、金山、川沙、嘉定、宝山、崇明等县以及今属江苏省的海门县。民国十四年(1925年),北洋政府允准上海改为淞沪市。民国十五年(1926年),孙传芳督江苏省,成立淞沪商埠,分全境为上海、闸北、浦东、沪西以及吴淞5区。民国十六年(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成立,直辖于中央政府,上海始有直辖市一级建置。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的大上海计划,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扩大市区范围包括上海、宝山县的一部分,设立17个区,而上海地区各县则仍属江苏省,从此上海市与上海县分离。城市范围东达浦东,西至静安寺、徐家汇,南趋龙华,北达宝山路底。同年,上海特别市宣布租界为特别区。7月,接收上海县属上海(沪南)、闸北、蒲淞、洋泾、引翔港、法华、漕河泾、高行、陆行、塘桥、杨思和宝山县吴淞、殷行、江湾、彭浦、真如、高桥等17市乡,为上海特别市的实际境域,面积494.69平方千米(不含租界)。并改17市乡为17区,上海始有区一级建置。上海地区的上海、嘉定、宝山、松江、川沙、青浦、南汇、奉贤、金山、崇明10县仍隶属江苏省。民国十九年(1930年)7月,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15] 次年12月,江苏省川沙、南汇、奉贤、崇明、宝山、嘉定等县和上海县浦西地区划归汪伪上海市政府管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汪伪国民政府宣布“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宣布接收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历时百年的上海租界结束。(上海都市图集的图册资料来源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

上海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上海市平均海拔高度2.19米,大金山岛为上海最高点,海拔高度103.7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主要有流经市区的主干道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杨河、淀浦河等。

约6000年前,上海西部即已成陆。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春申君的封邑,故别称申。晋朝时,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称为“扈渎”,后又改“沪”,故上海简称“沪”。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市建城之始。上海历史代表文化有“吴越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等

2022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4652.80亿元,比上年下降0.2%。第一产业增加值96.95亿元,下降3.5%;第二产业增加值11458.43亿元,下降1.6%;第三产业增加值33097.42亿元,增长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