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上海市

上海市荣誉称号

上海市荣誉称号

2015年,上海市当选为“2015中国十大智慧城市”。

2015年,上海市获得“2015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2016年和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上海排名第二。

2016年和2017年,上海市中国城市分级榜单第二位。

2017年12月,上海市获得首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

2017年12月24日,上海市获得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7年12月26日,上海市入选“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2017年12月29日,上海市入选“2017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8年3月,上海市获得2017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第二位。

2018年4月,上海市获得入选“2018畅游中国100城”。

2018年10月,全球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海排名第14。

2018年10月,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上海排名第2。

2018年11月,《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第7位、中国第2位。

“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报告,上海排名第二,为国家重要中心。

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排名第六。

2018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指数排名第3。 [84] 2018年城市产业竞争力指数排名第2。

GaWC发布2018年世界级城市名册,上海位居世界一线城市。

2018年度《中国国家旅游》最佳优质旅游城市。 [88] 英国皇家学会《2018-亚洲50强城市综合排名》第4位。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第2。

2018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第3。 [90] 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第4名。

2018年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排名第2,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名第2。

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第2。

2019年7月11日,2019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发布,上海位列全球第4位。

2019年8月9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潜力城市20强榜单”发布,上海进入前20名。

2019年9月3日,公布了2019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排行榜综合排行,上海排行第九。

2019年9月19日,由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26)在伦敦和深圳同时发布。上海排名第五。

2019年9月23日,“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上海排名第二。

2019年11月3日,“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TOP100”发布,上海排名第10。

2019年11月12日,“2019年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榜单”发布,上海位列第10位;

“2019年全球可持续竞争力榜单”第29位。

2019年12月15日,荣登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中国城市品牌前10强。

2019年12月,上海获新时代中国繁荣城市荣誉,2019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榜第二名,

“2019年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50强”第14位, [104] 中国“数字一线城市”排名第二。

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上海位列第12名。

2020年1月,“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发布,上海排名第三。

 入选“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2020年6月18日,《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发布,上海综合排名第二。

2020年7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重磅发布

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单,上海上榜。

2020年8月,上海市入选“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名单。

2020年10月,上海市在“2020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排名第3名。

2020年11月28日,上海市被评为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2020年12月25日,上海市获得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1年4月16日,上海市获得入选2020年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2021年5月6日,住建部官网公布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双智”)协同发展首批示范城市,上海等6市入选。

2021年5月,智联招聘和泽平宏观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显示,上海位居“2020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第三名。

2021年7月12日,上海市入选商务部等8单位公布的第一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名单。

2021年7月26日,上海市在全国开放数林标杆城市中排名第一。

2021年7月,上海市入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2021年9月2日,上海市长宁区、普陀区入选全国首批30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

2021年9月8日,上海市入选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2021年9月,上海市获得入选《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1》,排名第五位。

2021年9月,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公布,上海市入选特色基地(卫生健康)。

2021年10月,上海市入选“2020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

2021年10月,上海市入选《2021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排名第10位。

2021年10月27日,上海市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奖。

2021年12月,《全球电竞之都评价报告》显示,在全球电竞之都中上海位居第二。

2021年12月24日,上海市被评为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2021年12月,上海市被纳入首批获准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名单。

2021年,上海市获得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

022年1月,上海市入选“十四五”期间首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

2022年1月21日,上海市入选2021年中国城市海外短视频平台影响力榜单。

2022年2月,上海市入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

2022年3月24日,上海位列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第四名。

2022年3月,上海市入选“2022中国活力城市百强榜”,排名第一名。

2022年3月,上海市入选“全球最具未来感十大城市榜单”,排名第五名。

2022年5月31日,交通运输部决定保留上海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

2022年,福布斯发布了《2022福布斯中国·消费活力城市》榜单,上海排名第二。

2022年8月,上海市入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

2022年11月26日,“2022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上海排名第三位。

2022年12月,2022年全球著名电竞城市排行发布,上海位列前三。

分类
上海市

上海市著名人物

上海市著名人物

政治人物顾维钧、侯绍裘、杨培生、李一谔、柔石、冯铿、恽代英、龙大道、杨贤江、蒋光慈、李硕勋、应修人、黄励、罗登贤、顾作霖、钱亦石、茅丽瑛、徐阿梅、项英、杨洁篪、 杨晓渡、  陆昊、李鹏、王文涛、唐登杰章建华、 韩正、崔天凯、徐麟、 杜家毫
工商人物严信厚、徐润、陈润夫、周金箴、毛祖模、朱葆三、曾铸、邵琴涛、李云书、孙多森、王一亭、虞洽卿、沈联芳、贝润生、严子均、宋汉章、傅筱庵、林康侯、穆藕初、秦润卿、袁履登、聂云台、赵晋卿、冯少山、徐寄庼、盛丕华、蒉延芳、方椒伯、王晓籁、俞佐廷、杜月笙、刘鸿生、吴蕴初、胡厥文、席文光、郭琳爽、魏如、唐君远、朱鸿仪、刘靖基、郭棣活、王性尧、胡子婴、刘念义、吴志超、胡世俊、叶仲若
文化人物科技界:朱克柔、许克昌、朱清、黄道婆、任仁发、曹知白、陈椿、杨维祯、陆咏、徐复、夏原吉、倪思宽、徐枢、李至刚、徐彪、杨青、夏寅、何全、徐贯、徐光启、盛国芳、孙元化、施沛、张涟、郁士魁、李中梓、蒋平阶、顾大申、李延罡、何炫、周南、朱鸿宝、沈璠、雷大升、唐千顷、何世仁、顾锡、徐朝俊、丁佩、褚华、顾观光、张福僖、张文虎、李善兰、徐寿、何长治
教育界:黄炎培、厉麟似、杨贤江、陈鹤琴、马相伯、胡敦复、张寿镛、孟宪承、朱经农、平海澜、潘序伦、刘湛恩、俞庆棠、沈体兰、薛正
文艺界:张爱玲、阮玲玉、黄协埙、蔡尔康、韩邦庆、唐丽玲、李佳白、汪康年、陈范、高太痴、孙玉声、吴沃尧、罗振玉、席子佩、福开森、李宝嘉、金世如、孟森、张继斋、杨笃生、张蕴和、狄楚青、徐念慈、汪汉溪、林白水、杨度、包天笑、邓实、高天梅、陈冷、裘毓芳、陈其美、高吹万
体育界:吴殳、褚士宝、薛丙、王一亭、吴鉴泉、陈铁笙、蒋维乔、陈子正、佟忠义、吴祥麐、王季鲁、徐一冰、王子平、陈微明、马约翰、卢炜昌、吴志青、谢侠逊、向恺然、蒋湘青、陈英梅、陈公哲、陆品琳、凌希陶、庞醒跃、陈汉强、姜容樵、梁扶初、胡荣华、邵汝干、吴蕴瑞、王子晏、王怀琪、顾水如、张澹如、余衡之、郭希汾、陈梦渔、沈嗣良、吴澂、刘棣怀、唐豪、沈体兰、金兆钧、袁宗泽、吴邦伟、周德裕、沈昆男、丁景清、邱飞海
卫生界:何侃、何天祥、徐枢、何全、金学曙、李中梓、李延昰、王宏翰、李用粹、何炫、何世仁、何书田、何鸿舫、周雪樵、蔡小香、蔡香荪、陈莲舫、张骧云、丁甘仁、丁仲英、丁济万、朱南山、朱小南、朱鹤皋、包识生、恽铁樵、夏应堂、夏理彬、曹颖甫、陈筱宝、陈盘根、余伯陶、朱子云、朱仲云、谢观、夏墨农、祝味菊、丁福保、陆渊雷、徐小圃、徐仲才、章次公、刘民权、余无言、石筱山、石幼山、唐亮臣、顾渭川、顾筱岩、顾伯华、夏仲方、严苍山、陆瘦燕、秦伯未、姚和清、章巨膺、程门雪、王子平、陈道隆、吴涵秋、杨永璇、黄文东、金寿山
注:部分名录

分类
上海市

上海市对外交流

上海市对外交流

上海市领事机构

截至2023年2月,在上海设立领事机构的国家已达77个,大多为总领事馆,并服务于华东地区。

序号国家/地区领馆类型开馆日期领区范围
1波兰总领事馆1954.10.22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福建
2日本总领事馆1975.09.02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
3美国总领事馆1980.04.28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4法国总领事馆1980.10.21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5德国总领事馆1982.10.15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6澳大利亚总领事馆1984.07.02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
7英国总领事馆1985.02.11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8意大利总领事馆1985.06.21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9加拿大总领事馆1986.04.30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湖北
10俄罗斯总领事馆1986.12.15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11伊朗总领事馆1989.02.20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12古巴总领事馆1990.09.01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13新西兰总领事馆1992.07.17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14印度总领事馆1993.01.16上海、浙江、江苏
15韩国总领事馆1993.06.11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16墨西哥总领事馆1993.10.18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17巴西总领事馆1994.05.22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山东
18丹麦总领事馆1994.06.20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
19奥地利总领事馆1994.07.15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20以色列总领事馆1994.09.08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
21荷兰总领事馆1994.09.12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22捷克总领事馆1995.01.11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23瑞士总领事馆1995.04.26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24芬兰总领事馆1995.11.01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
25新加坡总领事馆1996.01.01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26智利总领事馆1996.06.17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27瑞典总领事馆1996.09.16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28挪威总领事馆1996.09.16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
29比利时总领事馆1996.10.01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30泰国总领事馆1996.11.12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31土耳其总领事馆1997.03.18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32塞尔维亚总领事馆1998.06.15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
33埃及总领事馆1999.05.01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34西班牙总领事馆1999.05.07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
35柬埔寨总领事馆1999.07.02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36马来西亚总领事馆1999.12.23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37罗马尼亚总领事馆2000.02.01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38阿根廷总领事馆2000.05.25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39爱尔兰总领事馆2000.08.01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
40摩纳哥名誉领事馆2002.01.25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41乌克兰总领事馆2002.01.30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
42菲律宾总领事馆2002.04.18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湖北
43秘鲁总领事馆2002.05.30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
44南非总领事馆2002.11.08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福建、广东
45尼泊尔名誉领事馆2003.01.16上海
46乌拉圭总领事馆2003.09.04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
47匈牙利总领事馆2004.08.16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48斯洛伐克总领事馆2004.09.01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
49希腊总领事馆2004.10.16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
50巴基斯坦总领事馆2004.12.09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51哈萨克斯坦总领事馆2005.05.15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
52保加利亚总领事馆2005.08.25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
53斯里兰卡总领事馆2005.10.01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湖南
54葡萄牙总领事馆2005.12.07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
55委内瑞拉总领事馆2006.01.23上海、浙江、江苏
56卢森堡总领事馆2006.05.19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福建
57乌兹别克斯坦总领事馆2006.06.20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 [178]
58巴布亚新几内亚名誉领事馆2006.08.28上海
59马尔代夫名誉领事馆2006.10.31上海
60瓦努阿图总领事馆2007.06.25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61越南总领事馆2007.11.30上海、浙江、江苏
62尼日利亚总领事馆2008.01.16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福建
63白俄罗斯总领事馆2008.11.21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
64阿联酋总领事馆2009.07.06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福建
65厄瓜多尔总领事馆2009.08.10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66斯洛文尼亚领事馆2010.06.24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67蒙古总领事馆2011.12.20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
68印度尼西亚总领事馆2012.03.15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
69埃塞俄比亚总领事馆2012.04.19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70哥伦比亚总领事馆2012.05.02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
71老挝总领事馆2013.09.05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72塞舌尔总领事馆2013.11.18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73斐济总领事馆2014.08.19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74马耳他总领事馆2014.09.05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75哥斯达黎加总领事馆2016.08.22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76巴拿马总领事馆2018.01.02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
77科威特总领事馆2019.09.16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上海市友好城市

1973年,横滨市成为第一个与上海发展友好关系的城市,随后逐渐遍布五大洲。截至2021年1月31日,上海市及相关区已与世界上59个国家的92个市(省、州、大区、道、府、县或区)建立了友好城市(区)关系或友好交流关系。

市级友好城市

序号城市国家所属洲结好时间
1横滨市日本亚洲1973.11.30
2大阪市日本亚洲1974.04.18
3米兰意大利欧洲1979.06.25
4鹿特丹荷兰欧洲1979.11.23
5旧金山美国北美洲1980.01.28
6萨格勒布克罗地亚欧洲1980.06.18
7大阪府日本亚洲1980.11.21
8咸兴朝鲜亚洲1982.06.18
9大马尼拉市菲律宾亚洲1983.06.15
10卡拉奇巴基斯坦亚洲1984.02.15
11安特卫普比利时欧洲1984.05.27
12蒙特利尔加拿大北美洲1985.05.14
13比雷埃夫斯港希腊欧洲1985.06.24
14滨海省波兰欧洲1985.07.14
15芝加哥美国北美洲1985.09.05
16汉堡德国欧洲1986.05.29
17卡萨布兰卡摩洛哥非洲1986.09.08
18马赛法国欧洲1987.10.26
19圣保罗巴西南美洲1988.07.07
20圣彼得堡俄罗斯欧洲1988.12.15
21昆士兰州澳大利亚大洋洲1989.05.24
22伊斯坦布尔土耳其亚洲1989.10.23
23亚历山大省埃及非洲1992.05.15
24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欧洲1993.04.27
25海法以色列亚洲1993.06.21
26釜山韩国亚洲1993.08.24
27胡志明市越南亚洲1994.05.14
28维拉港瓦努阿图大洋洲1994.06.08
29达尼丁新西兰大洋洲1994.10.21
30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亚洲1994.12.15
31波尔图葡萄牙欧洲1995.04.15
32亚丁也门亚洲1995.09.14
33温得和克纳米比亚非洲1995.11.01
34全罗南道韩国亚洲1996.04.19
35圣地亚哥省古巴北美洲1996.08.28
36伦敦金融城英国欧洲1996.09.04
37长崎县日本亚洲1996.10.14
38罗萨里奥阿根廷南美洲1997.06.17
39埃斯波芬兰欧洲1998.09.04
40哈利斯科州墨西哥北美洲1998.11.18
41利物浦英国欧洲1999.10.18
42马普托莫桑比克非洲1999.10.25
43清迈府泰国亚洲2000.04.02
44迪拜阿联酋亚洲2000.05.30
45夸祖鲁-纳塔尔省南非非洲2001.05.16
46瓜亚基尔厄瓜多尔南美洲2001.07.06
47瓦尔帕莱索智利南美洲2001.07.10
48巴塞罗那西班牙欧洲2001.10.31
49奥斯陆挪威欧洲2001.11.10
50康斯坦察县罗马尼亚欧洲2002.04.15
51全罗北道韩国亚洲2003.04.17
52科伦坡斯里兰卡亚洲2003.08.11
53哥德堡瑞典欧洲2003.10.23
54布拉迪斯拉发州斯洛伐克欧洲2003.11.10
55中部丹麦大区丹麦欧洲2003.11.10
56科克爱尔兰欧洲2005.05.19
57东爪哇省印度尼西亚亚洲2006.08.30
58巴塞尔城市州瑞士欧洲2007.11.19
59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法国欧洲2008.05.21
60金边柬埔寨亚洲2008.10.08
61大伦敦市英国欧洲2009.03.31
62萨尔茨堡奥地利欧洲2009.09.03
63魁北克省加拿大北美洲2011.09.02
64布达佩斯匈牙利欧洲2013.08.28
65孟买印度亚洲2014.09.18
66休斯敦美国北美洲2015.06.04
67曼谷泰国亚洲2016.05.10
68索菲亚保加利亚欧洲2016.06.02
69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欧洲2018.05.21
70利马秘鲁南美洲2018.07.20
71明斯克白俄罗斯欧洲2019.11.08
72雅加达首都特区印度尼西亚亚洲2020.10.23

区(镇)级国际友好城市

序号城市国家所属洲结好时间
1八尾市-嘉定区日本亚洲1986.09.13
2枚方市-长宁区日本亚洲1987.12.16
3寝屋川市-黄浦区日本亚洲1994.05.12
4泉佐野市-徐汇区日本亚洲1994.10.21
5奥卡汉贾市-马桥镇纳米比亚非洲1998.12.16
6汉堡中区-虹口区德国欧洲2007.06.21
7科瑞阿特·海姆区-虹口区以色列亚洲2009.11.26
8豪拉基市-嘉定区新西兰大洋洲2010.09.08
9库奥皮奥 -浦东新区芬兰欧洲2012.06.28
10东莱区-虹口区韩国亚洲2012.10.12
11江西区-长宁区韩国亚洲2013.08.27
12影岛区-黄浦区韩国亚洲2014.09.29
13巴尔市-虹口区黑山欧洲2015.06.12
14沃尔夫斯堡市-嘉定区德国欧洲2015.10.08
15索伯特市-长宁区波兰欧洲2017.06.12
16帕皮提市-长宁区法国欧洲2017.09.11
17帕罗奥多市-杨浦区美国北美洲2018.03.05
18科莫市-杨浦区意大利欧洲2018.05.19
19萨波潘市-普陀区墨西哥北美洲2019.05.06
20苏维埃区-长宁区白俄罗斯欧洲2021.06.02

上海市上海合作组织

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自此,“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正式建立。2001年6月14日至15日,“上海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国”。2001年6月15日,6国的元首举行首次会晤并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2017年6月9日,在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组织。这是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成立以来首次扩大。

分类
上海市

上海市风景名胜

上海市风景名胜

上海市自然风景

上海市有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东滩湿地公园、淀山湖、奉贤碧海金沙、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植物园、上海世纪公园、滴水湖、陆家嘴中心绿地等自然风景。

上海市人文古迹

上海人文古迹

枫泾古镇朱家角镇老城隍庙玉佛寺大观园
七宝古镇上海文庙上海老街静安寺下海庙
鲁迅故居蔡元培故居方塔园古城公园上海宋庆龄故居
玉佛禅寺韬奋纪念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刘海粟美术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宋教仁墓德艺陶瓷陈列馆鲁迅墓
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宝山烈士陵园黄炎培故居周恩来故居张闻天故居
叶家花园土山湾博物馆徐光启纪念馆黄道婆纪念馆复旦大学博物馆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内)陈云故居徐汇中学
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刘海粟美术馆徐悲鸿故居沐恩堂
国际饭店龙华塔醉白池松江方塔豫园
青龙塔松江唐经幢龙华烈士陵园普陀区真如寺松江区西林禅寺
国泰电影院花园饭店大世界马勒别墅上海滨江森林公园

截至2021年底,A级旅游景区(点)134个,红色旅游基地34个,其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点)4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点)69家。

上海市历史建筑

上海历史建筑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中共二大会址中共四大纪念馆老西门
百乐门上海美术馆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
大世界国泰大戏院武康大楼徐家汇天主堂
沙逊大厦枕流公寓美琪大戏院兰心大戏院
百老汇大厦黑石公寓马勒别墅沙逊别墅
上海音乐厅花园饭店浦江饭店仙乐斯广场
沐恩堂圣母院上海自然博物馆和平饭店西郊宾馆
1933老场坊汇中饭店爱丁堡公寓外白渡桥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上海宋庆龄故居
鲁迅纪念馆金门大酒店衡山路静安区石库门景区
原国立音乐院(上海音乐学院)江湾体育场雷士德工学院旧址河南路桥
原沪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小南门中华航空协会飞机楼龙华寺及古塔

上海市现代建筑

上海市有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中华艺术宫(原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科技馆、港汇恒隆广场、正大广场、上海欢乐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原世博文化中心)、尚街、8号桥、M50创意园、智造局、同乐坊、上海迪士尼乐园、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等现代建筑。

上海市餐饮购物

上海拥有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经典时尚的购物和浓郁商业气息。西餐汇聚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的风味。中餐汇聚中国几乎所有地方风味,著名的有老城隍庙、云南路、黄河路、仙霞路等饮食文化区;还有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商业大街淮海路,正大广场、徐家汇的港汇恒隆广场,南京西路的上海恒隆广场、中信泰富广场等。

分类
上海市

上海市历史文化

上海市历史文化

上海市方言

上海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

上海话一般是指上海市区话,也就是被广泛使用和认同的上海主流通用方言。松江本地话是上海话的基础。上海话是上海开埠以后吴语区各地移民口音在松江话基础上自然融合而成的新型城市吴语,成为吴语区的代表和共通语言。语音受移民中占优势的宁波和苏州两地影响巨大。吴语上海话是上海文化及气质的载体,是海派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话也和老洋房、弄堂、石库门、旗袍等一样,成为了上海风情的代表性符号。

广义的上海话还包括上海郊区各大方言,上海郊区各乡镇属于典型的江南文化。上海旧属松江府,上海本地话包括松江话、嘉定话、浦东话、崇明话、金山话、青浦话、奉贤话等各区县方言。上海话是在上海悠久历史中形成的方言,有深厚文化积淀,语音、词语和语法现象反映江东文化信息。

上海话融合了北部吴语的主流特征,是吴语太湖片的强势方言,上海话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前成为吴越地区通用语。新世纪以来,由于普通话的推广,上海话在吴语区的影响力有所降低。上海少年一代对于上海话的掌握能力开始下降,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保护上海话的行动。上海话的使用和发展一直是上海社会讨论的话题。

上海市饮食

上海人称的本帮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风味的菜肴,特色可有用浓油赤酱(油多味浓、糖重、色艳)概括。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煨、糖为主,品味咸中带甜,油而不腻。

本帮炒菜中,荤菜中特色菜有响油鳝糊、油爆河虾、油酱毛蟹、锅烧河鳗、红烧圈子、佛手肚膛、红烧回鱼、黄焖栗子鸡等,真正体现本帮菜浓油赤酱的特点。上海蔬菜按季节不同有各种时令菜。马兰头、荠菜、鸡毛菜、上海小油菜等都非常清爽。市民早点——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饭、豆腐浆。

上海市宗教

和中国内地其他地方一样,上海有5种宗教是得到中国政府承认的合法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新教。有宗教信仰群众88.76万人,已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有394个,有宗教团体85个、在沪宗教院校4所、宗教出版机构2个。宗教界全年捐赠慈善公益事业共3825万元。历史上上海还曾经存在过许多其他宗教,例如犹太教、东正教、锡克教等。

上海市电影

电影传入中国从上海开始。从1896年到1898年,一个美国商人先后在上海福建北路唐家弄的徐园、泥城桥下的奇园,以及天花茶园等处,短期放映美、法等国的短片,如《俄国皇帝游历法京巴里府》等,并在当时《申报》上刊登电影广告,引起轰动。1931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国第一部片上发音影片《雨过天晴》。1949年前,中国的电影业基本集中于上海,而在上海有过制片活动的电影企业,总数约200家。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利润最高的电影公司之一,2008年利润(2.16亿)相当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0.15亿)的近20倍。2001年,中国首座IMAX电影院落户上海,IMAX的亚太区总部位于上海。

上海市电视

2001年,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和上海有线电视台合并组建为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广播事业也从原来一个单一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演变成很多调频,调幅各种不同内容的电台。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中也包括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另外还有上海教育电视台和辐射全国乃至世界的卫星频道东方卫视。

上海市戏曲

海派特色的滑稽戏产生于抗日战争中期,由上海的曲艺“独脚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因为方言隔阂,只流行于上海、苏南、浙江等吴语地区。一人演出的滑稽曲艺称作“独脚戏”。

沪剧(旧时也称申曲)是用上海话演唱的上海本地戏曲。上海说唱、浦东说书等也是上海特色曲艺。

苏州评弹、越剧等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的曲艺,因其与上海语言文化相近,在沪上拥有许多观众。

上海市报刊

《申报》创刊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4月,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是近代中国出版最早、历史最悠久的报纸。《新民晚报》创办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也是一份发行全国的有影响力的报纸。《解放日报》《文汇报》是上海的政府性报纸。新闻时政类的报纸还有:《新闻晨报》《青年报》《东方早报》。生活服务类的报纸有《上海壹周》《申江服务导报》《上海星期三》《外滩画报》等。另外知名的报纸还有:《东方体育日报》《上海证券报》《第一财经日报》。英语报纸有《上海日报》《上海英文星报》等。

上海市音乐

上海是中国近代流行音乐的发源地之一,上海音乐学院是亚洲顶尖的音乐学府,上海的流行乐曾一度风靡东南亚,部分歌曲被美国歌手英文翻唱后曾一度创下连续数月雄踞美国流行歌曲排行榜冠军的传奇。大量歌曲脍炙人口如夜上海、夜来香、何日君再来、天涯歌女、上海滩等都已成不朽经典。

上海市会展

上海举办的会展数量居全国前列,会展年总收入占全国近50%。上海国际车展是亚洲展出规模最大的车展之一,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上海的ChinaJoy则是全球三大互动娱乐展之一。

上海市节庆

上海的文化节日有上海国际电视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旅游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上海电视节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国际电视节,1986年创立。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是国际九大A类电影节之一,最高奖项为“金爵奖”。

上海市城市象征

上海市市花1986年经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在上海的气候条件下,白玉兰开花特别早。清明节前,它就会繁花盛开。白玉兰洁白如玉,晶莹皎洁,开放时朵朵向上,溢满清香。

上海市市标1990年经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市市标是以市花白玉兰、沙船和螺旋桨三者组成的三角形图案,图案似轮船的螺旋桨,象征着上海是一座不断前进的城市;图案中心扬帆出海的沙船,是上海最古老的船舶,象征着上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沙船的背景是迎着早春盛开的白玉兰,展示了城市的勃勃生机。

分类
上海市

上海市交通运输

上海市交通运输

上海市交通历史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1月,黄包车从日本输入上海。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3月5日,英籍犹太地产商哈同经营的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从南京路口至延安东路外滩的通车,之后相继发展了12条有轨电车线路;同年9月18日,上海的美商环球供应公司百货商场购置了五辆汽车,为顾客提供汽车出租业务。

1975年12月1日,上海最后一条有轨电车线,行驶于虹口公园和江湾五角场之间的3路电车停运,有轨电车从此退出了上海。

自行车曾经是解放后上海最通用的交通工具。1980年代以后,私人逐渐开始购置私人小轿车。

上海已形成由铁路、水路、公路、航空、轨道等5种运输方式组成的,具有超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枢纽港之一,共有35个客运站,长途班线1611条,可抵达全国14个省市的660个地方。上海市已形成了由地面道路、高架道路、越江隧道和大桥以及地铁、高架式轨道交通组成的立体型市内交通网络。

上海市公路

上海的公共汽车线路数量1000多条,营运车辆1.8万多辆,日均客运量约780万人次,承担着65%的市域公共客运量,是世界上线路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有出租汽车企业270余家,从业人员近11.5万人,出租汽车近43000辆,旅游包车和租赁车等7000多辆。为更好地服务残障人士出租汽车出行需求,上海通过招投标方式推出了200辆以无障碍服务为主的多功能出租汽车,2014年10月11日首批50辆无障碍出租车正式上路运营,200辆无障碍多功能出租车选用英伦TX4车型。

2014年10月25日,虹口足球场(花园路)公交枢纽正式投入运营,成为集地铁站、轻轨站、公交车起始点站、出租车站集合成一体的大型公共交通换乘枢纽,机场四线成为第一条入驻该枢纽的公交运营线路。这个公交枢纽位于凯德龙之梦虹口购物中心商场1层,公交车乘客可通过电梯转乘轨交3号线及8号线。在虹口足球场站换乘的乘客通过商场就能实现“全室内”换乘。

上海市铁路

上海三大火车站:上海站、上海虹桥站、上海南站。

上海虹桥站是上海最大、最现代化的铁路客运站。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全球范围首开高铁与机场融合之先河。

上海其它小型火车站:安亭北站,金山北站,金山卫站,南翔北站,上海西站,松江站,松江南站,芦潮港站,新桥站,闵行西站,叶榭火车站,亭林站,金山园区站,春申站,车墩站,安亭西站。

高铁: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沪杭高速铁路、沪昆高速铁路、北沿江高速铁路

快速铁路:沪苏通铁路

普铁:京沪铁路、沪杭铁路

上海市水运

上海市水路交通主要的海港有外高桥、吴淞码头和洋山深水港。

2021年,上海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7635.43万吨,比上年增长8.3%;集装箱吞吐量4703.33万国际标准箱,增长8.1%。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49.6%,国际中转比例13.0%,分别比上年减少2.0和提高0.7个百分点。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共起降航班57.47万架次,增长5.4%;实现进出港旅客6541.41万人次,增长6.1%。其中,国内航线进出港旅客6373.62万人次,增长12.9%;国际及地区航线进出港旅客167.79万人次,下降67.7%。

上海市航空

上海市拥有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两座国际机场。上海空港是东方航空、中国国际货运航空、中国货运航空和中国最大的两家民营航空春秋和吉祥的主要基地。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IATA:SHA;ICAO:ZSSS)位于上海市西郊,距市中心仅13千米,多年来,虹桥机场一直是上海空港的代名词。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IATA:PVG;ICAO:ZSPD)是中国(包括港、澳、台)三大国际机场之一,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并称中国三大国际航空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上海浦东长江入海口南岸的滨海地带,距市中心约30千米。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约52千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航班量占到整个上海机场的六成左右,国际旅客吞吐量位居国内机场首位,货邮吞吐量位居世界机场第三位。通航浦东机场的中外航空公司已达48家,航线覆盖90余个国际(地区)城市、62个国内城市。

2021年,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共起降航班57.47万架次,增长5.4%;实现进出港旅客6541.41万人次,增长6.1%。其中,国内航线进出港旅客6373.62万人次,增长12.9%;国际及地区航线进出港旅客167.79万人次,下降67.7%。

上海市轨道交通

截至2021年1月,上海市已拥有包括地铁、轻轨、磁悬浮等轨道交通线路共19条,运营里程共772千米(含磁浮线29千米),运营里程居全国第一位,已形成初步的网络格局。

上海地铁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营运,是中国大陆地区继北京、天津地铁建成通车后建造的第三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截至2021年1月,上海地铁共有车站459座,里程772千米。运营规模居世界第一。2017年,上海地铁日均客运量969.3万人次,总客运量达到35.38亿人次。是世界上地铁最繁忙的城市之一。地铁线路将中心城区密集覆盖,并连接了大多数区县。

上海市还建有磁悬浮项目——上海浦东机场线,全场30.5千米,连接地铁龙阳路站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作的磁悬浮铁路。上海浦东机场和虹桥枢纽之间的磁悬浮专线正在逐步推进中,尚在技术方案制定的阶段。

此外,用于连接郊区金山区和上海南站的市郊通勤铁路——金山铁路于2012年9月28日建成通车,这是中国大陆地区首条利用铁路网开行通勤列车的线路。

上海市的轨道交通还有有轨电车的形式,共建有数条有轨电车线路,包括张江有轨电车、松江有轨电车。

上海地铁11号线花桥段于2013年10月16日上午9:30起开站试运营,实现了上海市和江苏昆山的区域一体化。

上海地铁15号线桂林路站于2021年6月27日首班车起开通初期运营。届时,772千米的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网络中(含磁浮),车站数将增至460座,换乘站增至65座。

2021年12月30日,上海地铁14号线、上海地铁18号线一期北段正式开通,上海地铁总里程达到831千米。

分类
上海市

上海市社会事业

上海市社会事业

上海市教育事业

2021年9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决定在上海市设立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2022学年,上海市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49家,研究生在校生24.49万人;普通高等学校64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55.48万人;普通中学888所,普通高中在校生19.29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52.44万人;普通中等职业学校75所,中职在校生11.26万人;普通小学671所,普通小学在校生91.70万人;特殊教育学校31所,特殊教育在校生0.54万人。共有独立设置成人高校12所,成人本专科在校生13.51万人。共有网络(开放)本专科在校生14.47万人。成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426所,结业生62.54万人次。老年教育机构289所。全市共有民办普通高校19所,在校学生13.48万人;民办普通中学131所,在校学生9.49万人;民办小学57所,在校学生9.77万人。

上海高等学校

学校名称主管部门办学层次备注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本科985,双一流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211,双一流
东华大学(中国纺织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海军
上海海关学院海关总署
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市、中国科学院双一流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双一流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大学211,双一流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健康医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公安学院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政法学院
上海商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独立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独立学院
上海杉达学院民办
上海建桥学院民办
上海立达学院民办
上海兴伟学院民办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民办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民办
上海纽约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民用航空局专科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市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32]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民办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民办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民办
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民办
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民办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民办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民办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民办
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民办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民办
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市成人高等学校专科
上海市黄浦区业余大学专科
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专科
上海市长宁区业余大学专科
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专科
上海市普陀区业余大学专科
上海市杨浦区业余大学专科
上海纺织工业职工大学专科
上海医药职工大学专科
上海开放大学本科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专科
上海市宝山区业余大学专科

其他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科学院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市科学技术

位于浦东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是国家级高科技园区,已构筑起三大国家级基地,重点发展以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物研究所,承担着包括“863”计划项目等在内的80多个项目的科研攻关任务。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显示,上海市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三。

2022年11月17日,上海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确定为开展数据知识产权工作的试点地方,试点工作期限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

2022年,上海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2%左右。

2022年,上海市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和“小巨人”培育企业155家,累计超2600家。年内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956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2.2万家。全年共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上年度减免税额2622.14亿元,享受企业数35686家;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额243亿元,享受企业数3221家;新认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86家,有效期内211家。落实技术先进型企业减免所得税额10.19亿元,享受企业数143家。全年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751项,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等重点领域项目占84.3%。至年末,累计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5092项。

2022年,上海市专利授权量为17.83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5591件,比上年增长15.8%。至年末,全市有效专利达80.11万件。商标申请量为40.31万件,比上年下降27.9%。至年末,有效注册商标量为242.75万件,比上年增长14.7%。至年末,全市共有地理标志商标18件,地理标志产品8件。全年经认定登记的各类技术交易合同38265件,比上年增长3.4%;合同金额4003.51亿元,增长45.0%。年末累计上市企业501家,共募集资金7800亿元。科创板上海上市企业78家,融资额2033.40亿元,总市值1.42万亿元。

上海市医疗卫生

2021年12月31日,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上海获准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2022年末,上海市共有卫生机构6421所,卫生技术人员24.62万人(见表18)。全年全市医疗机构共完成诊疗人次数2.32亿人次。上海地区婴儿死亡率2.26‰,上海地区孕产妇死亡率3.42/10万。全市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9.1%和93.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输液位1905个、吸氧位1416个、心电监护217台。全市145家二级以上医院均开设发热门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594间发热诊间全部启用。家庭医生签约居民累计超过920万人,市级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平台功能逐步完善。

上海市文化事业

2022年末,上海市共有市、区级公共图书馆20个,总流通人次580万人次;文化馆19个;备案博物馆159个。

上海市体育事业

上海每年举办的常规赛事有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ATP1000网球大师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世界高尔夫锦标赛-汇丰冠军赛,斯诺克上海大师赛等。上海是首届东亚运动会的举办地。上海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之一。2007年中国女足世界杯决赛和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

上海主要体育场馆有上海体育场、上海大舞台体育馆、虹口足球场、上海国际赛道赛车场、源深体育中心、旗忠网球中心、上海东方体育中心等。上海足球参加顶级联赛的球队:上海绿地申花足球俱乐部,上海海港足球俱乐部,上海足球参加次级别联赛的球队:上海申鑫足球俱乐部。

2022年,上海市成功举办上海马拉松、上海赛艇公开赛、“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第四届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和上海明日之星冠军杯足球赛等自主品牌赛事。申办获得2024年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2025年世界赛艇锦标赛、2026年国际自盟场地自行车世界锦标赛等世界顶级赛事举办权。上海城市业余联赛线上线下共举办赛事活动6320场,830万人次参与。3名运动员入选北京冬奥会,12人次获世界三大赛冠军,在全国最高级比赛中夺得28枚金牌。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49.3万平方米,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新建和改建市民健身步道92条、市民益智健身苑点612个、市民多功能运动场77片、市民健身驿站92个。都市运动中心新型体育服务综合体达到17个。

上海市社会保障

2022年11月17日,被确定为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地区)。在该地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参加个人养老金。

至2022年末,上海市共有1659.38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73.1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共有1624.75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365.8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至2022年末,上海市建有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428家,老年助餐服务场所1608个。全市共有养老机构729家,床位16.36万张。其中,由社会投资开办的348家,床位6.83万张。

2022年,上海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33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420元,同步调整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等社会救助标准。全年各级政府支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4.56亿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1.35亿元、支出型贫困生活救助资金0.06亿元、临时救助资金0.14亿元、粮油帮困资金0.82亿元。

2022年,上海市共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约9.22亿元。其中,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94亿元,累计惠及近9.19万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约5.28亿元,累计惠及近22.49万残疾人。落实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社会保险费补贴政策,对申请2021年度社保补贴的562家企业经市、区两级审核后发放9772.52万元社保补贴,惠及残疾职工10865人。

至2022年末,上海市共有108名社会散居孤儿、1243名困境儿童享受基本生活保障,87名在学在读孤儿享受“孤儿助学”补助资金。

上海市环境保护

2022年,上海市全社会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约1022.27亿元,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3%左右。

2022年,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为87.1%,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二氧化硫年日均值6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日均值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细颗粒物(PM2.5)年日均值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4%;二氧化氮年日均值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9%;一氧化碳年日均值0.7毫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6.7%;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达标率88.8%,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896.75万立方米,比上年末提高4.6%。

2022年,上海市新增森林面积5.1万亩,新建绿地1055.3公顷(其中公园绿地512.8公顷)、绿道232公里、立体绿化44.6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8.5%。全年新建公园138座,全市城乡公园数量达到670座。

上海市城市建设

2019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为优秀。

2020年6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选定为2020年城市体检样本城市。

2021年12月,“双千兆”网络供给能力、用户发展状况和应用创新水平等方面都达标,获评为“千兆城市”。

2022年7月4日,入选住建部公布的2022年城市体检样本城市名单,将采取城市自体检、第三方体检和社会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城市体检。

分类
上海市

上海市经济

上海市经济

上海市经济综合

2022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4652.80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95亿元,下降3.5%;第二产业增加值11458.43亿元,下降1.6%;第三产业增加值33097.42亿元,增长0.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4.1%。

上海市主要经济指标

年度GDP人口人均GDP进出口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980311.89亿元1829美元174.73亿元
1990781.66亿元1236美元74.31亿美元166.99亿元
20004771亿元1609万人3万元547.10亿美元497.96亿元
201017166亿元2303万人7.6万元3688.69亿美元2873.58亿元
201525123亿元2415万人10.4万元4517.33亿美元5519.50亿元
201832680亿元2424万人13.5万元34009.3亿元7108.15亿元
20214.32万亿元 [142]2489.43万人17.36万元75742.70亿元7771.8亿元
20224.47万亿元18.04万元

上海市第一产业

2022年,上海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65.93亿元,比上年下降5.0%。其中,种植业144.69亿元,下降4.7%;林业6.87亿元,下降26.1%;牧业45.11亿元,增长1.0%;渔业51.25亿元,增长2.0%;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18.01亿元,下降16.5%。

2022年,上海市农作物播种面积27.1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9%。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2.28万公顷,增长4.6%;蔬菜播种面积8.75万公顷,增长2.6%。全年全市粮食产量95.57万吨,比上年增长1.7%;地产蔬菜产量255.36万吨,增长4.4%;生猪出栏99.24万头,增长9.9%;鲜奶产量30.22万吨,增长2.9%;水产品产量25.89万吨,下降0.1%。

2022年,上海市有效期内绿色食品企业数共987家,产品1902个,全年获证产量124.83万吨;地产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率达30.9%;农产品地理标志16个。

2022年,上海市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2200公顷;至年末,纳入统计范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538家,其中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40家,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90家;各类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90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1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6家;经农业农村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3781家,其中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15家。

上海市第二产业

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工业和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早在1861年就有了引进国外高科技设备的电机缫丝厂。1919年前后,上海已经是全国工人人数最多、工人比例最高的城市。近代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集中了约50%的民族资本类企业、约40%的资本额、约50%的年产值。占据全国九成造船吨位数的江南造船厂,整体规模和单位造船能力均居世界首位。

2022年,上海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0794.54亿元,比上年下降1.5%。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2505.68亿元,下降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473.68亿元,下降1.1%。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88.19亿元,比上年下降11.7%;实现税金总额1841.67亿元,增长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5.3%。

2022年,上海市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9273.90亿元,比上年增长0.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8203.12万平方米,增长6.2%;竣工面积8759.23万平方米,下降5.1%。

上海市第三产业

金融

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交易所、上海钻石交易所、黄金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所、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国资金拆借市场、国家黄金储备运营中心、国家外汇储备运营中心、上海银清企业服务有限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央行征信系统中心、支票节流数据处理中心)、中国四大银行(农行、中行、工行、建行)上海总部、各大外资银行大中华总部、中国反洗钱资金监控中心、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中国保险交易所等不同种类的金融单位。上海金融法院获批成立,原油期货成功上市,中国人寿上海总部、建信金融科技等总部型功能性机构落户,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也进一步拓展。

2022年,上海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8626.31亿元,比上年增长5.2%。

2022年末,上海市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2293.06亿元,比年初增加16463.21亿元;贷款余额103138.91亿元,比年初增加7106.78亿元。

2022年,上海市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932.9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8%。上海证券交易所总成交额496.09万亿元,增长7.6%。全年通过上海证券市场股票筹资8477.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发行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共43217.07亿元,下降14.0%。至年末,上海证券市场上市证券30110只,比上年末增加3121只。

2022年,上海市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181.30万亿元,比上年下降15.5%。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133.04万亿元,增长12.6%。银行间市场总成交金额2114.04万亿元,增长23.8%。上海黄金交易所总成交金额8.52万亿元,下降17.0%。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095.01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全年原保险赔付支出654.55亿元,下降11.3%。

国内贸易

2022年,上海市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068.50亿元,比上年下降9.7%。

2022年,上海市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6.45万亿元,比上年下降7.1%。其中,零售业销售额1.26万亿元,下降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42.14亿元,比上年下降9.1%(见表8)。其中,无店铺零售额3663.66亿元,下降4.5%。网上商店零售额3461.40亿元,下降3.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1%。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3.3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7%。

对外经济

2022年,上海关区货物进出口总额7715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进口31625.05亿元,下降1.4%;出口45527.27亿元,增长4.3%。

2022年,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41902.75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进口24768.53亿元,下降0.5%;出口17134.21亿元,增长9.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比重为36.4%。按市场分,对欧盟进口5112.93亿元,下降6.4%,出口3146.68亿元,增长20.8%;对美国进口2078.99亿元,增长4.3%,出口3145.15亿元,增长1.9%;对东盟进口3541.21亿元,增长1.6%,出口2118.93亿元,增长11.7%;对日本进口2593.01亿元,下降7.7%,出口1344.11亿元,增长2.8%。

2022年,上海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352家,比上年下降35.1%;合同金额402.26亿美元,下降33.4%;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239.56亿美元,增长0.4%。全年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8.75亿美元,下降9.3%,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为3.7%;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230.73亿美元,增长1.0%,占比为96.3%。至年末,在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92个,上海市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91家,外资研发中心531家。年内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外资研发中心25家。

2022年,上海市备案对外直接投资项目658个;对外直接投资中方投资额86.2亿美元,下降56.1%。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91.6亿美元,增长15.5%;完成营业额93.8亿美元,下降9.6%。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0648人次,下降32.5%。

2022年,上海市共举办各类展览及活动21个,展览面积104.9万平方米。其中,举办国际展7个,展览面积93.2万平方米;举办国内展4个,展览面积5.7万平方米;举办活动10个,举办面积6万平方米。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35.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

旅游产业

2022年,上海市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874.02亿元,比上年下降42.3%。年末,全市共有星级宾馆165家,旅行社1885家,A级旅游景区134个,红色旅游基地34个。全年接待来沪入境旅游者63.18万人次,比上年减少38.8%。其中,入境外国人38.69万人次,减少31.7%;港、澳、台同胞24.49万人次,减少47.5%。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8816.17万人次,减少36.0%。全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17.22亿美元,减少52.0%;国内旅游收入2080.14亿元,减少41.2%。

分类
上海市

上海市政治

上海市政治

上海市党政领导(截至2023年3月)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书记陈吉宁
副书记龚正
市委常委吴清、李仰哲、赵嘉鸣、陈通、朱芝松、张为、陈金山、郭芳、胡世军
秘书长张为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董云虎
副主任郑钢淼、周慧琳、宗明、陈靖、张全、徐毅松
秘书长谢坚钢
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龚正
副市长吴清、郭芳、张小宏、刘多、华源、解冬、李政、张亚宏
秘书长马春雷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主席胡文容
副主席张恩迪、陈群、肖贵玉、金兴明、黄震、虞丽娟(女)、吴信宝、寿子琪、钱锋
秘书长黄国平

分类
上海市

上海市人口

上海市人口

上海市历年常住人口

年度1930194919591969197819902000201020202021
人口(万人)3155031028109411041334160923032487.092489.43

第七次人口普查,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4870895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3019196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851699人,增长8.0%。平均每年增加185170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8%。上海市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为10479652人,占比42.1%,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977000相比,十年共增加1502652人,增长16.7%。平均每年增加150265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6%。上海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2209380人,占89.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661515人,占10.7%。

2022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475.89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69.63万人,外来常住人口1006.26万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0.8万人,出生率为4.35‰;死亡14.8万人,死亡率为5.96‰;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1‰;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7.81。全市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3.18岁。其中,男性80.84岁,女性85.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