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荣誉称号

内蒙古自治区荣誉称号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1年9月,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公布,内蒙古自治区入选特色基地(环境治理)。

2022年,内蒙古被列入全国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名单。

分类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著名人物

内蒙古自治区著名人物

巴特尔顾秉林高博白岩松张绍刚
乌兰托娅王珞丹鲍喜顺小鹿姐姐乌兰托嘎
牛根生张小平斯琴格日乐德德玛齐·宝力高
布仁巴雅尔乌兰图雅杨坤李院生腾格尔
乌兰夫旭日干鲁健三宝云飞
刘芳菲格格斯琴高娃韩磊黄健翔
郭树东宇文莫槐巴音朝鲁布小林(女)郭树清
梁毅苗(女)白玉刚

分类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风景名胜

内蒙古自治区风景名胜

内蒙古自治区风景名胜概述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主要由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观”构成。森林景观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民俗游览主要包括蒙古族歌舞,蒙古族“男儿三艺”——赛马、摔跤、射箭,那达慕等;名胜古迹包括呼和浩特市的五塔寺、大召、昭君墓、席力图召、乌素图召、白塔,包头市的五当召、美岱召,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园,二连浩特市的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阿拉善左旗的延福寺,赤峰市的辽上京、辽中京、大明塔,鄂伦春自治旗的嘎仙洞等。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风光

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树、怪树林、居延海、额济纳河、乌玛自然保护区

呼伦贝尔大草原:中国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总面积一亿四千九百万亩,有“牧草王国”之称。6月-9月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最佳旅游季,尤其7、8月间大草原牧草茂盛,适合在大草原腹地骑马、垂钓,或在西部的呼伦湖上泛舟

响沙湾:地处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境内,以沙漠景观和响沙奇观为主要特色,此外,还有沙湖、沙地绿洲、蒙古族风情等景观。响沙湾是一个弯形沙坡,背依苍茫大漠,面临大川,高度近百米,沙坡斜度为45度,宽度400多米。

道须沟:位于宁城县黑里河国家自然保护区,有“塞外西双版纳”之称。

腾格里沙漠:中国第四大沙漠,蒙古语为天,意为茫茫流沙如渺无边际的天空。沙漠内部,沙丘、湖盆、盐沼、草滩、山地及平原交错分布。腾格里沙漠中还分布着数百个存留数千万年的原生态湖泊,包括月亮湖和天鹅湖(居延海)。

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早在清代就因被列为呼伦贝尔八景之一,因沙埠古松而著名。是中国以樟子松为主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二连浩特市: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二连盐池。

哈素海:“塞外西湖”,位于呼和浩特西70千米的土默特左旗。水面面积32平方千米,水深2米左右,湖底杂草丛生,水质肥沃,盛产草、鲢、鲤、鲫、团头鲂、武昌鱼等鱼类及河虾蟹。

阿尔山:自然景观有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阿尔山天池、石塘林、松叶湖、鹿鸣湖、玫瑰峰、摩天岭、杜鹃湖、好森沟等。

克什克腾:自然景观有贡格尔草原、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阿斯哈图石林、黄岗梁林海、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蛤蟆坝、冰臼奇观、乌拉盖、塞罕坝等。

内蒙古其他自然旅游景点:乌兰布统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额尔古纳河湿地、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库布齐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莫尔格勒河等。

内蒙古自治区人文景观

黑城遗址、策克口岸、居延文化遗址、嘎顺扎德盖岩画

成吉思汗陵:是蒙古帝国创始人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中国AAAA级旅游景点,草原历史文化圣地。由三座相连的蒙古包为主体,陈列了成吉思汗一生相关的物件。

辽中京城遗址:位于宁城县,是在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兴筑规模宏大的陪都中京大定府城。

二连浩特市:国门、界碑、二连浩特市中国古生物博物馆、恐龙广场、天鹅湖、伊林驿站博物馆、真蒙国际地景艺术园、市门、奥林匹克公园。

阿尔寨石窟:位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是内蒙古境内最大的石窟寺建筑群,也是中国西夏至蒙元时期较大的石窟寺。

元上都城遗址:位于正蓝旗五一牧场境内,初建于元宪宗六年(1256年),名开平府,后改为上都。城市布局具有中原传统风格,有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规划整齐对称,形成一条中轴线。

黑山头古城:因在额尔古纳市黑山头而得名,分内城和外城,城墙均为土筑。临近为黑山头口岸。

贝子庙:位于锡林浩特市,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三十三年赐汉名祟善寺。乾隆以后至民国间陆续扩建,成为锡林郭勒草原上规模最大的喇嘛庙。

昭君墓:又名“青冢”,位于呼和浩特市,始建于西汉时期,为明妃王昭君的墓地。

大窑文化遗址:呼和浩特市东郊33千米处,保合少多大窑村南,发现于1973年。经鉴定年代为距今70万年至1万年前,出土了大量的各种石器。

诺门罕战争遗址:位于新巴尔虎左旗境内,为二战期间日苏诺门罕战役遗迹,现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该市最早和最大的清真寺,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雍正、乾隆年间又曾多次重修、扩建,形成日规模。寺内建有圣殿、讲堂和穆斯林浴室等重要建筑。

分类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文化

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文化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风情

草原盛会一那达幕:即游艺、联欢的意思,多在草原8月份举行,源于七百年前。那达幕之日商贩云集,说书献艺应有尽有,主要传统运动项目有赛马、摔跤、射箭。

蒙古包:蒙古包一词来自于满族人对蒙古族住所的称呼,是游牧生活的产物。一般高七八尺,宽丈余,先用木杆、牛皮订成网状方架数片,然后连成圆仓式,再用圆木组成伞形圆顶,顶中央有一个圆形天窗,晴启阴合,用以流通空气,吸收阳光,是草原牧区传统居住用具,也是外地游人感兴趣的下榻场所。

祭敖包:蒙古族传统宗教活动,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头、土块、柳条等垒筑而成的。“敖包”最早是在茫茫无边草原上建立起来的能识别方向、道路、边界的标志,后成为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祭敖包多在7、8月份举行。祭祀时敖包上插树条,上面挂有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敖包是神圣的净地。

内蒙古自治区饮食文化

蒙古族人的传统饮食比较粗犷,以羊肉、奶、野菜及面食为主要原料。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最为著名。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的本味。特色美食有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奶酪、马奶酒、莜麦面、卓资山熏鸡、肉干、哈达饼、蒙古馅饼、蜜麻叶、德兴元烧麦等。

传统食品分为白食和红食两种。白食蒙古语叫查干伊德,是牛、马、羊、骆驼的奶制品。红食蒙古语叫乌兰伊德,即牛、羊等牲畜的肉制品。白食是蒙古族的敬客食品,按照蒙古族的习惯,白色表示纯洁、吉祥、崇高,因此白食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遇。

蒙古族敬酒:蒙古族斟酒敬客考究,酒是最能表达朋友之忠诚的珍贵食品。主人将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哈达上,唱起祝酒歌,表达自己的真诚与感情,此时客人应随即接过酒,能饮则饮,不能饮则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不可推让,谢绝主人的敬酒。

内蒙古自治区民间音乐

蒙古族四胡音乐

蒙古族地区流行的四胡,形制和汉族地区的四胡相同,常使用红木、紫檀木制作,琴筒多呈八方形,蒙以蟒皮或牛皮为面,弦轴和轴孔无锥度,利用弦的张力紧压轴孔以固定,有的还在琴杆、琴筒上镶嵌螺钿花纹为饰,细竹系以马尾为琴弓,弓杆中部包以长10厘米铜皮或镶钢片、象牙,根部装骨或木制旋钮,张丝弦或钢丝弦。有低音四胡、中音四胡和高音四胡三种。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天鹅湖公园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蒙古族长调民歌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蒙古族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它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

二人台牌子曲

二人台牌子曲早期出现于清咸丰年间,是由内地民歌,戏曲曲牌,佛教,道教、祭祀音乐的演奏形式衍变而来,同时融入蒙古民歌的乐器演奏风格。二人台牌子曲是二人台戏曲形式的组成部分,同时又独立于二人台唱腔之外的器乐曲。二人台牌子曲是二人台音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除用于配合演员演出动作、烘托舞台演出气氛外,还可以作为民间器乐单独演奏。二人台牌子曲是蒙汉劳动人民共创的民间音乐形式,100多年来为歌唱劳动人民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的音乐创作是蒙汉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体现。

潮尔道-蒙古族合声演唱

潮尔道是很多典籍里的称呼,如果用蒙语来说,更准确的发音是“潮尔啉哆”。道既啉哆是蒙语“歌唱”的意思,潮尔道就是“和声演唱”的意思。潮尔道所谓的和声演唱是两个声部和在一起的演唱,其中高音部就是长调,而低音部部分就是潮尔道。

内蒙古自治区语言方言

蒙古族主要使用蒙古语(内蒙古方言),包括:1、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蒙古族所使用的察哈尔、巴林、鄂尔多斯、科尔沁、喀喇沁土默特等土语。2、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包括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新巴尔虎、布里亚特等土语。3、卫拉特方言,包括阿拉善等地蒙古族所使用的土尔扈特、额鲁特、察哈尔土语。

汉族和其他民族主要使用汉语,各地不一致,东部地区(东四盟和锡林郭勒盟东部)使用东北官话居多;中西部(巴彦淖尔至锡林郭勒盟西部)使用晋语较多;阿拉善盟等受甘肃、宁夏影响较大,以兰银官话为主。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字

蒙古文字

内蒙古自治区使用传统蒙古文字,主要通用回鹘式蒙古文;与蒙古国主要使用西里尔蒙古文音同字异。蒙古文字从蒙古人开始纪录自己的语言以来,就有很大的变化。在过去蒙古语还未有文字的年代,要记录蒙古语就要采用其他友好邻族的语言文字。传统蒙文是在回鹘文字母基础上形成的。早期的蒙古文字母读音、拼写规则、行款都跟回鹘文相似,称作回鹘式蒙古文。

分类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数据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货物运输总量20.8亿吨,比上年下降1.9%。货物运输周转量5187.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0%。全年旅客运输总量4103.2万人,比上年下降43.6%。旅客运输周转量89.0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46.0%。年末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712.3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0.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7%。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56.7万辆,增长5.7%。民用轿车保有量399.3万辆,增长4.7%。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385.5万辆,增长4.5%。

内蒙古自治区公路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公路方面仅有近千千米的古老驿道供骆驼队、勒勒车跋涉。64年之后,一个全线贯通东西南北、联通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公路网络初步形成。2015年,内蒙古公路总里程达到17万千米。

内蒙古自治区铁路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铁路线路由铁道部下属的三个铁路局管辖。斜体为规划或在建中铁路。

1.呼和浩特铁路局

管辖: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北部。

二连站干线:京包线(北京北—包头)、包兰线(包头西—兰州东)、集二线(乌兰察布—二连浩特)、集通线(乌兰察布—通辽北)、包西线(包头—西安)、集张线(乌兰察布—张家口南)、集包线(乌兰察布—包头)、锡乌铁路、呼南通道、京兰通道、呼(和浩特)准(格尔)鄂(尔多斯)铁路。

支线:包白线、包石线、包环线、乌吉线、海公线、郭查线、包神线、临策线。

2.哈尔滨铁路局

管辖:呼伦贝尔市全境。

干线: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牙林线(牙克石—满归)、绥满通道。

支线:博林线(博克图—塔尔气)、伊加线(伊图里河—加格达奇)、伊敏线(海拉尔东—伊敏)、朝乌线(朝中—莫尔道嘎)、伊阿线(伊敏—伊尔灺)、阿扎线(阿荣旗—扎兰屯)、加漠线(加格达奇—漠河)、齐加线(齐齐哈尔—加格达奇)。

单位:哈尔滨铁路局海拉尔铁路办事处。

已开行“广满俄”等多条铁路联运班列,其中“苏满欧”是速度最快、运价最低的欧亚货运大通道。

3.沈阳铁路局

管辖:兴安盟全境、通辽市全境、赤峰市南部。

干线:齐通客专、平齐线(四平—齐齐哈尔)、京通线(北京北—通辽西)、通霍线(通辽北—霍林郭勒)、大郑线(大虎山—郑家屯)

支线:通让线(通辽东—让湖路)、叶赤线(叶柏寿—赤峰)、赤锦线(赤峰—锦州)、赤大白线(赤峰—大板—白音华)、珠珠线(珠斯花—贺斯格乌拉)、霍白线(霍林郭勒—白音华)。

单位:沈阳铁路局通辽铁路办事处。

内蒙古自治区民航

内蒙古有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包头东河机场、乌海机场、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乌兰浩特义勒力特机场、赤峰玉龙机场、通辽机场、锡林浩特机场、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乌兰察布集宁机场、巴彦淖尔天吉泰机场、满洲里西郊国际机场、二连浩特赛乌素机场、阿尔山伊尔施机场、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机场、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机场、额济纳旗桃来机场等民航机场。

内蒙古自治区地铁

呼和浩特地铁(Hohhot Metro)是服务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第一条线路于2019年12月29日开通试运营,使呼和浩特成为中国内地第四十座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

截至2020年10月,呼和浩特地铁已开通运营线路共2条,为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呼和浩特地铁2号线。全市地铁运营里程总长49.019千米,共设车站43座。

分类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事业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事业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项目中,科技重大专项共安排37项,自然科学基金共安排631项,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共安排710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总规模5.2亿元。科技企业孵化器50家,众创空间179家。全年专利授权量24638件,比上年增长1.1%。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0件。全年全区登记技术合同1527项。其中,区内技术合同登记1296项,下降1.8%。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2.5亿元。其中,区内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6.0亿元,增长25.9%。

科研单位

单位名称所在城市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呼和浩特市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包头市
包头稀土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1个,招生(含非全日制)1.4万人,在学研究生(含非全日制)3.8万人,比上年增长10.9%。普通高校54所,招生16.7万人,在校生53.5万人,毕业生14.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74所,招生6.6万人,在校生18.7万人,毕业生5.1万人。普通高中311所,招生14.4万人,在校生42.6万人,毕业生12.9万人。初中721所,招生22.5万人,在校生66.8万人,毕业生22.2万人。小学1651所,招生20.1万人,在校生138.3万人,毕业生22.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0.7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5.2%。

普通本科学校

所在城市层次学校名称
呼和浩特本科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艺术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专科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丰州职业学院、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经贸外语职业学院、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内蒙古能源职业学院
包头本科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包头医学院
专科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通辽本科内蒙古民族大学
专科通辽职业学院、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
呼伦贝尔本科呼伦贝尔学院
专科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扎兰屯职业学院
赤峰本科赤峰学院
专科赤峰职业技术学院、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鄂尔多斯本科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专科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
乌兰察布本科集宁师范学院
专科乌兰察布职业学院、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巴彦淖尔本科河套学院
专科内蒙古美术职业学院
锡林郭勒盟专科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乌海市专科乌海职业技术学院
阿拉善盟专科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
兴安盟专科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1年9月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3个,其中乌兰牧骑75个。共有文化馆118座,公共图书馆117座,博物馆173座。年末全区广播节目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8%,电视节目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8%。自治区和盟市两级出版各类报纸22441万份,各类期刊1021万册,图书5961万册。年末全区共有档案馆120座,已开放各类档案565.0万卷(件)。

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共有卫生机构25062个。其中,医院809个,农村牧区卫生院124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2个,妇幼卫生机构116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11个。年末全区医疗卫生单位共有病床167692张,比上年增长0.7%。其中,医院共有病床135193张,乡镇卫生院共有病床21205张,妇幼卫生机构共有病床4542张。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1.7万人,增长2.5%。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8.6万人,注册护士9.2万人。农村牧区共有村卫生室1.3万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3万人。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事业

2018年11月,列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奖牌96枚。其中,国外获奖牌14枚,国内获奖牌82枚。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城镇拥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71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站)2672个。各类社会福利院收养人数1.4万人。全年共有154.3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0.2亿元,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2.0亿元。

截至202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95.2万人,比上年增长8.8%。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98.7万人,增长0.9%。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69.9万人,比上年下降1.0%。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86.8万人,增长3.9%。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83.1万人,下降2.7%。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08.4万人,增长6.0%;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6.2万人,增长8.9%。

分类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述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4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1242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9263亿元,比上年增长2.2%。三次产业比例为11.5:48.5:40.0。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9%、62.3%、25.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6474元,比上年增长4.2%。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分城乡看,城市上涨1.7%,农村上涨2.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2.0%,衣着类上涨0.3%,居住类上涨0.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2%,医疗保健类上涨0.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8%。从工业生产角度看,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8.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11.2%。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8%。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7.6%。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24.4亿元,比上年增长20.2%,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7.0%。其中,税收收入2134.4亿元,比上年增长27.7%,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7.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5.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产业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69.0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95.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98%。粮食产量3900.6万吨,比上年增长1.6%。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277.8万吨,比上年增长2.8%。其中,猪肉产量73.7万吨,增长9.3%;牛肉产量71.9万吨,增长4.6%;羊肉产量110.2万吨,下降3.0%;禽肉产量22.1万吨,增长7.6%。禽蛋产量62.6万吨,比上年增长1.7%。牛奶产量733.8万吨,比上年增长9.0%。年末生猪存栏597.1万头,比上年增长5.6%;牛存栏820.4万头,增长12.0%;羊存栏6124.1万只,下降0.2%;家禽存栏5496.8万只,增长1.8%。

内蒙古自治区第二产业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8.1%,股份制企业增长8.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6.8%,制造业增长1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5%。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8.0%,食品制造业增长9.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1.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9.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2.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4.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3%。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原煤产量121354.3万吨,比上年增长13.4%;发电量6619.2亿千瓦时,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中,焦炭产量4672.5万吨,增长0.3%;单晶硅产量41.2万吨,增长25.7%;钢材产量3041.9万吨,增长2.1%;原铝产量611.4万吨,增长2.9%;乳制品产量415.2万吨,增长12.6%。

截至202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装机容量16811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9.1%。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0496万千瓦,增长6.8%;水电装机容量238万千瓦,与上年持平;风电装机容量4564万千瓦,增长14.3%;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478万千瓦,增长10.2%。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1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实现利润4060.0亿元,增长18.3%;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4.4%。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6.6元,比上年下降1.0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76.6元,增加0.3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3%,比上年末下降2.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6%。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0%。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239家,比上年增加49家。有工作量的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04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0%;房屋竣工面积1096万平方米,下降17.0%;房屋建筑竣工率为15.6%。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产业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876.9亿元,比上年下降4.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17.9亿元,增长3.5%;金融业增加值981.7亿元,增长5.3%;房地产业增加值830.3亿元,下降1.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3%,利润总额增长31.1%。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71.4亿元,比上年下降1.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390.0亿元,下降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81.4亿元,下降1.3%。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4408.5亿元,下降0.1%;餐饮收入562.9亿元,下降12.8%。分区域看,东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0.2%,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2.5%,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2.1%。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58.7亿元,比上年下降6.7%。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429.7万件,包裹业务10.1万件,快递业务量24213.5万件,快递业务收入48.3亿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93.8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年末全区移动电话用户总数3013.1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901.0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25.5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868.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1.9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2577.0万户,减少88.2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439809.9万GB,比上年增长8.6%。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房地产开发投资978.3亿元,比上年下降20.7%。其中,住宅投资771.0亿元,下降20.6%;办公楼投资7.4亿元,下降6.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0.0亿元,下降26.1%。商品房销售面积1380.5万平方米,下降25.7%;商品房销售额868.0亿元,下降28.5%。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总额15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出口总额630.3亿元,增长31.9%;进口总额893.3亿元,增长17.8%。

截至202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2313.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0195.3亿元,增长17.8%;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6753.9亿元,增长17.7%;机关团体存款余额4021.4亿元,增长10.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6919.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8%。其中,住户贷款余额8344.4亿元,增长6.8%;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8572.0亿元,增长8.3%。年末全区保险机构共有2934家,与上年持平。全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67.0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全年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240.1亿元,增长3.9%。全年人身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44.0亿元,累计赔付100.4亿元。全年农业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7.5亿元,累计赔付支出44.3亿元。

分类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政治

内蒙古自治区政治

内蒙古自治区现任领导

内蒙古自治区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孙绍骋
副书记王莉霞、杨伟东
常委刘爽、包钢、郑宏范、丁绣峰、孟宪东、杨小康、黄志强、胡达古拉、于立新、 李玉刚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孙绍骋
副主任林少春、张韶春、段志强、艾丽华、李秉荣、吴艳刚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莉霞
常务副主席黄志强
副主席奇巴图、包献华、郑光照、么永波、代钦、杨进、白清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张延昆
副主席罗志虎、其其格、魏国楠、安润生、张磊、张佰成、杨劼、孙俊青
秘书长杨利民

内蒙古自治区对外交流

领事机构

蒙古国驻呼和浩特总领事馆蒙古国驻二连浩特领事馆蒙古国驻满洲里领事馆 

分类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人口

内蒙古自治区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内蒙古自治区的常住人口为24049155人。全区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4706321人相比,减少657166人,减少2.66%,年平均增长率为-0.27%。其中汉族人口为18935537人,占78.74%;蒙古族人口为4247815人,占17.66%;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865803人,占3.60%。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715150人,减少3.64%;蒙古族人口增加21722人,增长0.51%,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36262人,增长4.37%。

截至202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常住人口2401.1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47.20万人,乡村人口753.9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8.60%,比上年末提高0.39个百分点。男性人口1224.74万人,女性人口1176.4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3.40万人,出生率为5.58‰;死亡人口18.80万人,死亡率为7.83‰。

内蒙古自治区生活着除珞巴族以外的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壮族、锡伯族、土家族、东乡族、苗族等55个民族。

分类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全区地表水资源为406.60亿立方米,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为139.3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545.95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2%。另外黄河分水58.6亿立方米,黑河分水8亿立方米。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可用量253.4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用水量140.14亿立方米,地下水可用水量113.93亿立方米,其他水源可用水量7.68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水量2200立方米,耕地每公顷平均占有水量0.76万立方米,平均产水模数为4.61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内蒙古水资源在地区、时程的分布上很不均匀,且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不相适应。东部地区黑龙江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区的27%,耕地面积占全区的20%,人口占全区的18%,而水资源总量占全区的67%,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全区均值的3.6倍。中西部地区的西辽河、海滦河、黄河 3个流域总面积占全区的26%,耕地占全区的30%,人口占全区的66%,但水资源仅占全区24%,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

内蒙古自治区植物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维管束植物(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共计2619种(不包括种下单位和栽培植物),其中种子植物2551种,蕨类植物68种。这些植物分属于144科737属。其中,种子植物127科707属。属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2种,其中林草部门主管1种,农业部门主管1种;国家Ⅱ级保护40种,其中林草部门主管21种,农业部门主管19种。

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资源

内蒙古是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国森林资源相对丰富的省区之一。从东到西分布有大兴安岭原始林区和11片次生林区(大兴安岭南部山地、宝格达山、迪彦庙、罕山、克什克腾、茅荆坝、大青山、蛮汉山、乌拉山、贺兰山、额济纳次生林区),以及长期建设形成的人工林区。据2020年全区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更新结果显示,全区森林面积4.08亿亩,居全国第一位,森林覆盖率23.0%;人工林面积9900万亩,居全国第三位;森林蓄积1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五位。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原始林区和大兴安岭南部山地等11片次生林区,人工林遍布全区各地。全区乔灌树种丰富,有杨树、柳树、榆树、樟子松、油松、落叶松、白桦、栎类等乔木和锦鸡儿、白刺、山杏、柠条、沙柳、梭梭、杨柴、沙棘等灌木。

内蒙古自治区动物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13种,分属于29目,93科,291属。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的有52种,其中林草部门主管50种,渔业部门主管2种;国家Ⅱ级保护117种,其中林草部门主管106种,渔业部门主管11种。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中西部地区富集铜、铅锌、铁,稀土等矿产;中南部地区富集金矿;东部地区富集银、铅锌、铜、锡、稀有、稀散金属元素矿产;能源矿产资源遍布12个盟市,但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群)、海拉尔盆地群。包头白云鄂博矿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山。全区具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125种(含亚种),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有119种。全区共有103种矿产的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十位,其中有48种矿产的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三位,特别是煤炭、铅、锌、银、稀土等21种矿产的保有资源量居全国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