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吉林省

吉林省自然资源

吉林省自然资源

吉林省水资源

吉林省河流众多,主要为五大水系。东部延边州主要为图们江水系,包括布尔哈通河、嘎呀河、海兰江和珲春河等;东南部鸭绿江水系,浑江流经白山和通化;西南部四平辽源一带为辽河水系,主要为东辽河和西辽河;延边州汪清和敦化一小部分是绥芬河水系;其余均为松花江水系,支流有辉发河、伊通河、牡丹江、拉林河、饮马河、洮儿河、嫩江等。

吉林省河流和湖泊水面26.55万公顷,省内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有1648条。主要的湖泊有:长白山天池、松花湖、雁鸣湖、查干湖和月亮泡。

吉林省土地资源

吉林省地处世界闻名的黑土带,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为3%—6%,高者达15%以上。全省耕地面积703万公顷,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7%,耕地总量位居全国第5位。黑土面积约110万公顷,黑土耕地约83.2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5.6%,黑土区粮食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与全国相比较,吉林省土地总面积约占全国的2%,耕地占全国的4.4%左右,基本农田占全国的4.4%左右。基本农田保护率86.9%,与主要产粮省基本一致。人均耕地3.05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与世界平均水平大致相当。

吉林省植物资源

吉林省有野生植物3890种,其中地衣类270余种、真菌类900余种、蕨类140余种、裸子植物30种、被子植物2200余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有16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种。野生食用植物有蕨菜、薇菜、剌嫩芽、松茸、黑木耳、猴菇菌以及山葡萄、山核桃等。东部长白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三大天然药材宝库之一。

吉林省动物资源

吉林省有陆生野生动物445种,其中两栖类14种,爬行类16种,鸟类335种,兽类80种,约占全国野生动物各类数量的17.66%,其中鸟类占全国各类数量的30.36%。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76种,其中兽类14种,鸟类61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8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8种,列为国家保护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291种。其中吉林省珲春市“中国东北虎之乡”称号。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品种有东北虎、豹、梅花鹿、东方白鹳、丹顶鹤、白鹤、大鸨等。

吉林省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已由1998年的4-6只和3-5只分别增加到27只和42只以上,包括多个东北虎家庭和东北豹家庭。吉林省的野生东北虎豹生存栖息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和改善,栖息地面积不断扩大,食物链更加丰富。东北虎豹分布范围逐步扩展,吉林省珲春及周边地区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东北虎豹繁殖地,同时,东北虎豹已经走出珲春、汪清地带,呈现由中俄边境地区向中国内陆地区不断扩散的趋势。

吉林省矿产资源

吉林省的矿产资源种类比较丰富,经地质勘察,已知有储量矿种74种,其中属于富矿并能满足长期经济发展需要的矿产有钼、镍、硅藻土、硅灰石、浮石、火山渣、油页岩、膨润土、软质耐火粘土等;尚有潜力可挖并能适应经济建设近中期发展需要的矿产有金、银、铁、硼、隐晶质石墨等;此外还有煤、铜、铅、锌、硫、磷等,这些矿产资源虽不丰足,但仍有一定藏量

吉林省的矿产资源大多分布在东部长白山区,而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能源资源,则主要埋藏在松辽平原地区。矿产资源按其性能与功用可分为能源矿产,主要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和天然气等;金属矿产,黑色金属矿产,为5种;有色金属矿产,为10种;贵金属矿产只有2种;而稀土和稀散元素矿产为10种;以及非金属矿产,约有40余种。

分类
吉林省

吉林省地理环境

吉林省地理环境

吉林省位置境域

吉林省位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国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地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0′—46°19′之间。东西长769.62公里,南北宽606.57公里,土地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北接黑龙江省,南邻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与朝鲜隔江相望。吉林省地处边境近海,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最东端的珲春市最近处距日本海仅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

吉林省地形地貌

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两大地貌。地貌类型种类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冲洪积地貌和冲积平原地貌构成。吉林省主要山脉有大黑山、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老岭、牡丹岭等。主要平原以松辽分水岭为界,以北为松嫩平原,以南为辽河平原。吉林省海拔最高点是长白山的白云峰(2691米)。吉林省地貌形成的外应力以冰川、流水、风和其他气候气象因素的作用为主。第四纪冰川在长白山的冰川剥蚀遗迹仍然可见。现代流水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很广泛,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盆地、谷地多受侵蚀、剥蚀、堆积、冲积等综合作用,形成了各种流水地貌,如河漫滩、冲积洪积平原、冲沟等。火山地貌占吉林省总面积的8.6%,流水地貌占83.5%,湖成地貌占2.6%,风沙地貌约占5.2%。

吉林省气候

吉林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吉林省气温、降水、温度、风以及气象灾害等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域差异。春季干燥风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从东南向西北由湿润气候过渡到半湿润气候再到半干旱气候。冬季平均气温在-11℃以下。夏季平原平均气温在23℃以上。吉林省气温年较差在35—42℃,日较差一般为10—14℃。2015年,无霜期一般为100—160天。吉林省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59—301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400—600毫米,但季节和区域差异较大,80%集中在夏季,以东部降雨量最为丰沛。正常年份,光、热、水分条件可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分类
吉林省

吉林省行政区划

吉林省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底,吉林省辖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共21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19个县(其中3个自治县),设354个街道、426个镇(其中6个民族镇)、181个乡(其中28个民族乡)。吉林省人民政府驻长春市宽城区新发路329号。

区划代码市(县、区)人口(万人)面积(平方千米)政府驻地街道
220100长春市95724592南关区1077531
220102南关区76497南岭街道2131
220103宽城区66877新发街道1251
220104朝阳区76379前进街道142
220105二道区58965东盛街道931
220106绿园区65301春城街道103
220112双阳区361663云山街道431
220113九台区672875九台街道1522
220182榆树市1224691华昌街道4159
220183德惠市803096胜利街道4104
220184公主岭市1034027河南街道10182
220122农安县1065221宝塔街道41110
220200吉林市41227722船营区685620
220202昌邑区61865兴华街道1432
220203龙潭区431209龙华街道1351
220204船营区46711德胜街道1231
220211丰满区301032泰山街道813
220281蛟河市426235民主街道782
220282桦甸市426624明桦街道563
220283舒兰市604554滨河街道5105
220284磐石市503867东宁街道4131
220221永吉县382625口前镇
72
220300四平市21610296铁西区243815
220302铁西区36778站前街道531
220303铁东区32945四马路街道831
220382双辽市393121辽南街道684
220322梨树县642967富强街道3126
220323伊通满族自治县452523永宁街道2123
220400辽源市1175125龙山区17237
220402龙山区30257南康街道811
220403西安区15172仙城街道61
220421东丰县382522吉鹿街道3122
220422东辽县332174白泉镇
94
220500通化市21515698东昌区286117
220502东昌区32547新站街道912
220503二道江区12378东通化街道231
220581梅河口市592175新华街道5163
220582集安市213408黎明街道492
220521通化县233554快大茂镇2105
220523辉南县322277朝辉街道3101
220524柳河县363348中岗街道3123
220600白山市11717485浑江区18416
220602浑江区321388新建街道84
220605江源区201348江源街道46
220681临江市153009建国街道661
220621抚松县286150抚松镇
113
220622靖宇县133094靖宇镇
71
220623长白朝鲜族自治县82496长白镇
71
220700松原市27520159宁江区314335
220702宁江区561576团结街道1743
220781扶余市714189育才街道5125
220721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575085阿穆尔街道3913
220722长岭县635787长盛街道31210
220723乾安县273522荣业街道364
220800白城市18925683洮北区313835
220802洮北区482525明仁街道1275
220881洮南市405108光明街道8610
220882大安市384879锦华街道5108
220821镇赉县264695镇赉镇374
220822通榆县358476八区街道388
222400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743474延吉市305115
222401延吉市561731新兴街道64
222402图们市111142向上街道34
222403敦化市4511963民主街道4115
222404珲春市234938河南街道545
222405龙井市152193安民街道352
222406和龙市165069文化街道38
222424汪清县228994大川街道381
222426安图县197444九龙街道372

分类
吉林省

吉林省历史沿革

吉林省历史沿革

吉林省古代

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吉林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距今约5万—1万年前出现的“寿山仙人洞”、“榆树人”、“安图人”、“青山头人”,是吉林古人类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

舜、禹夏商周时代,吉林省境内的古代民族就开始与中原王朝建立了具有隶属性质的贡纳关系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称:“肃慎、燕、毫,吾北土也。”这一时期形成了肃慎、濊貊、东胡、山戎、夫余等民族地方政权,燕国置二龙湖古城、真番障塞管辖。并建有辽东郡吉林燕长城。

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灭卫满朝鲜设玄菟郡,管辖吉林省东南部。东部和南部的长白、图们、敦化、和龙、汪清、龙井、珲春、延吉等市县,先后属苍海郡、临屯郡、乐浪郡;通化、集安、梅河口、靖宇、白山等市县则先后属真番郡、玄菟郡。这是吉林地区纳入中原王朝行政建置之始。

前37—668年间,扶余属于公孙度东国,高句丽活跃于吉林,曾定都于集安丸都山和国内城,与东汉、燕国、曹魏、隋朝等中原政权时战时和,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吉林东南部、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朝和新罗联合灭高句丽,设置安东都护府,西北部地区属唐室韦都护府。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敦化东牟山立“震国”。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受唐玄宗册封“渤海国”,统治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后曾定都和龙、珲春。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为契丹所灭,设东丹国,在西部设黄龙府。

国时期,吉林省大部分隶属东京道,西部为上京道管辖。

金国在其辖境设上京路、北京路、东京路、成平路、海兰江路,基本覆盖今吉林省全境。贞祐三年(1215年),女真人蒲鲜万奴建立东真国。天兴二年(1233年),为蒙古所灭。

代隶属于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为开元路、北达达路、中书省泰宁路及中央枢密院直领的成平府辖区。

代大部分隶属吉林船厂、奴儿干都司,西部的洮南一带属大宁都司的泰宁卫,东南部一带为建州卫,为建州女真发源地之一。

顺治十年(1653年),设宁古塔昂邦章京。当代吉林省建制始于清顺治十年(1653年),设置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建吉林城,命名“吉林乌拉”,吉林由此得名,随后宁古塔将军驻地迁移至吉林市。乾隆五年(1740年),颁布了“流民归还令”,对山海关以东地区施行封禁政策。但清政府的封禁政策并未能阻止为生活所迫的华北大批汉族农民流入吉林省中部一带,并向北、向东、向西扩展。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宁古塔将军正式更名为“镇守吉林乌拉等处将军”,简称“吉林将军”。 [8] “吉林”由原来城邑名称扩大为行政区称谓。吉林将军辖区大体包括松花江、绥芬河、牡丹江、图们江流域,西起开原威远堡边门,东至乌苏里江两岸和库页岛在内的沿江及海中诸岛,北起外兴安岭至日本海及黑龙江下游,南至长白山区。嘉庆五年(1800年),增设长春厅,为长春建制之始。嘉庆八年(1803年),清政府废止禁令。

吉林省近代

咸丰十年(1860年),中俄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原属吉林省的沿海地区被割让给俄国,吉林变成了内陆省。光绪四年(1878年),吉林设置垦务局,大事垦殖,经济面貌大为改观,并逐步形成东部的农林地区,中部的农业地区和西部农牧地区的差异特点。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建吉林行省,设吉林巡抚,省会设于吉林市。光绪帝尝试通过政治改革挽回清朝内忧外患的局面,他首先发布谕旨:裁撤东北三将军,设立奉天(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吉林省组成巡抚衙门,吉林将军、吉林分巡道随之废除,吉林巡抚成为吉林省最高民政长官,并兼理旗务。同年,吉林省仿照关内行省之例,先后在省下置四路分巡兵备道。

民国元年(1912年),吉林省作为22行省之一,区划沿清旧制不变。民国二年(1913年),颁布现行各县行政官厅组织,把旧时府、厅、州一律改为县,即以原有区域为县之区域,仍按旧志分全省为四路,民国三年(1914年),把原有四个路、道依次改为吉长道(治长春县)、滨江道(治滨江县)、依兰道(治依兰县)、延吉道(治延吉县)。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战斗在吉林省。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国民党成立“吉林地方治安维持会”。后把东北划成9省,吉林省领长春、吉林2市和永吉、榆树等18县1旗。10月25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在长春成立吉合区党委。11月10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撤销吉合区党政军机构,成立中共吉林省工作委员会。11月25日,中共永吉地委征得驻吉苏军同意,成立吉林市民主政府。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及民主政府从吉林市撤出,国民党在此成立了吉林省政府。同时中共发起了四次“四平战役”。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9日,中共占领吉林市。3月10日,中共吉林省政府迁至吉林市。10月19日,驻长春国民党守军起义投诚,长春解放。自此吉林省全境解放。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1日,长春市政府由东北行政委员会直属改由吉林省政府直属,东北划分为6省。

吉林省现代

新中国建立初期,吉林省辖2个市、2个专区、1旗、22个县和1个工业特区。

1954年,东北行政区划调整,将原黑龙江省的7个县划归吉林省,与原属吉林的乾安县共同组建白城专区;将原辽东省的1市9县划归吉林省,设立通化专区;将原辽东省的辽源市、西安县、东丰县和原辽西省的四平市、双辽县、梨树县划归吉林省管辖。东北6省改为4省,吉林省与黑龙江省、辽宁省以两省新划归吉林省的市、县界线为省界,与朝鲜、苏联国界仍旧。

1954年9月27日,长春直辖市改为省辖,省会迁往长春。

1969年7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内蒙古自治区的哲里木盟和呼伦贝尔盟的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划归吉林省管辖。

197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哲里木盟和白城地区的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从此,吉林省行政区划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