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安徽省

安徽省对外交往

安徽省对外交往

截至2017年9月,安徽省与美国马里兰州、韩国江原道、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缔结为姐妹省州、友好省道、友好省州,安徽省友城关系总数达78对,同时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种联系,与外国150多个科研院所、产品研发和培训机构、各类学校等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与外国70多个友好组织建立了交往关系,与东南亚、美洲、欧洲、大洋洲的近200个华侨华人社团组织及500多位侨界知名人士建立了联系。

安徽姐妹省州

美国马里兰州友好省州1980.06.10
德国下萨克森州友好省州1984.09.06
法国弗朗什-孔泰大区友好省区1987.05.18
日本高知县友好省县1994.11.08
波兰下西里西亚省友好省际1997.06.08
也门哈达拉毛省友好省际1998.02.17
澳大利亚北领地友好省区2000.10.23
南非林波波省友好省际2000.10.31
比利时瓦隆布拉邦省友好省际2002.05.09
埃及达卡利亚省友好省际2003.09.02
菲律宾新怡诗夏省友好省际2003.09.10
瑞典西哥特兰省友好省际2005.09.28
阿根廷拉潘帕省友好省际2006.06.20
捷克乌斯季州友好省州2010.07.19
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州友好省州2014.07.25
墨西哥尤卡坦州友好省州2014.10.13
韩国江原道友好省道2015.09.14
匈牙利索尔诺克州友好省州2017.06.12
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友好省州2017.09.13
英国德比郡友好省郡2017.11.09

分类
安徽省

安徽省荣誉称号

安徽省荣誉称号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1年1月,入选2020年水利建设拟激励省份名单。

2021年9月,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公布,安徽省入选特色基地(环境治理、卫生健康)。

2022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认定新一批413家企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其中安徽省有21家企业入围,总数达到83家,从全国第10位跃居第6位。

2022年2月,入选2021年水利建设督查激励省份名单。

分类
安徽省

安徽省著名人物

安徽省著名人物

安徽境内著名人物

时期人物
古代朱元璋、曹操、管仲、周瑜、华佗、刘安、刘伶、徐达、朱权、年羹尧、朱棣、朱淑真、朱温、朱友贞、曹植、曹真、曹丕、杨光先、曹霸、陈抟、老子、庄子、闵子、鲍叔牙、蹇叔、毕昇、朱能、英布、吴敬梓、方以智、曹洪、包拯、桓谭、文翁、桓荣、范滂、左慈、陈阿娇、陈婴、周景、陶谦、桓伊、桓温、左光斗、吴长庆、吕蒙、鲁肃、夏侯霸、桓玄、刘惔、马其昶、陈武、蒋钦、夏侯惇、张乐行、薛综、戴逵、夏侯渊、夏侯玄、耿询、陆建章、戴本孝、方腊、胡仔、吕本中、吕祖谦、胡舜陟、汤和、文钦、汪华、李绅、司空图、崔白、杨行密、吴承恩、罗愿、吕夷简、张孝祥、高太后、张耒、何敬容、汪伦、张籍、杜荀鹤、陈翥、刘长卿、宗杲、李公麟、梁红玉、鲁宗道、吴潜、程敏政、汪机、邓愈、马秀英、何震、刘福通、郭子兴、胡惟庸、常遇春、冯胜、傅友德、沐英、蓝玉、廖永忠、廖永安、薛显、金朝兴、丁德兴、李善长、陈德、胡大海、顾时、许国、耿再成、郭英、吕公弼、龚鼎孳、耿炳文、沐天波、仇成、华高、赵普胜、陈德、郭兴、冯国胜、吴祯、韩政、程大位、张德胜、王希吕、何文辉、郑用、陶安、乐韶凤、齐杰、汪之瑞、戴名世、查士标、萧云从、张子明、张英、方苞、胡宗宪、姚鼐、齐之鸾、张潮、刘大櫆、梅文鼎、王贞仪、孙逸、缪大亨、汤鹏、弘仁、曹振镛、戴震、叶天赐、曹文植、张廷玉、凌廷堪、梅清、刘铭传、许褚、王蕃、孙家鼐、刘馥、胡雪岩、甘罗、李鸿章、袁大化、曹仁、聂士诚、桓范、丁奉、丁汝昌、庞勋、姚莹、钱澄之、方士庶、方东树、巴慰祖、梅庚、汪士慎、汪道昆、张宗禹
近代陈独秀、胡适、张恨水、朱光潜、陶行知、刘开渠、邓稼先、杨文会、孙立人、孙大光、韩伯棠、周学熙、卫立煌、周馥、吴汝纶、王亚樵、詹天佑、李经方、段祺瑞、徐树铮、柯庆施、杨月楼、孙多森、戴安澜、张治中、李克农、黄纬禄、叶春善、任新民、许世英、叶元龙、叶以群、柏文蔚、杨小楼、冯玉祥、陈延年、王明、陈乔年、皮定均、方先觉、洪沛霖、黄宾虹、刘文典、张曙、许继慎、赵朴初、洪学智、徐克勤、吴作人、王稼祥
当代马毛姐、胡锦涛、吴邦国、李克强、汪洋、王克、张平、王胜俊、沈浩、王石、王传福、祝义才、史玉柱、杨振宁、刘奇葆、张劲夫、袁贵仁、李从军、丁士、张凯帆、温宗仁、江泽林、丁文昌、杨多良、车俊、乔传秀、孙大发、胡静林、李长才、周坚卫、蔡雯、刘亚洲、崇泉、陆元九、方兆祥、罗世谦、骆惠宁、吴启英、应祚智、卢秉恒、樊映川、金涛、刘凤鸣、冯国佩、杨再先、欧家林、高小平、郑九如、孙凤城、石金礼、霍桂霞、金明、鹿士彬、严凤英、邓红、吴琼、韩再芬、黄新德、王少舫、张恒、李琳、丁玉兰、吴亚玲、赵普、孙国庆、张衍华、陈光标、张近东、李文科、释永信、蒋雯丽、赵薇、李小璐、许嵩、周涛、周礼虎、甘婷婷、蒋梦婕、陈晓、海子、吴桂君、田海蓉、马兰、马东伟、杨诚俊、谢雨欣、张志政、费玉清、汤加丽、董玉峰、余声、张远、陆宏志、陈燃、蔡维燕、张玮琪、邰正宵、非行、解晓东、李荣浩、王进玉、汪文斌、倪岳峰 、王受文、李猛 、王志刚

分类
安徽省

安徽省名优特产

安徽省名优特产

安徽省饮食名目繁多,主要有徽州菜、庐州菜、沿江菜、沿淮菜等,徽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徽州菜起源于歙县,绩溪的徽帮厨师将它发扬光大。徽菜素以重油、重色、重火功,色香味形俱全而盛行于世。徽菜在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沿江菜盛行于芜湖、安庆及巢湖地区,它以烹调河鲜、家禽见长。沿淮菜主要由蚌埠、宿州、阜阳、淮北等地地方风味构成,菜品讲究咸中带辣,汤汁味重色浓,并习惯用香菜佐味和配色。

安徽十大面条

板面(阜阳太和)鸡丝面(宿州萧县)虾子面(芜湖)小刀面(合肥)
牛肉汤(淮南)煮干丝(芜湖、马鞍山)干扣面(亳州涡阳)烫面(淮北)
手擀面(蚌埠)炒面(安庆)

安徽名优特产

合肥合肥四大名点、来安花红、巢湖银鱼、三河米饺、吴山贡鹅、合肥龙虾、醉蟹、包公鱼、虾子面、白云春毫茶、李鸿章杂烩、凤尾三球、逍遥鸡、熏素鸭、庐州烤鸭
芜湖傻子瓜子、煮干丝、虾籽面、无为板鸭、奎湖飘鱼、鸠江腐乳、无为送灶粑粑、芥菜圆子、芜湖蟹汤包、芜湖刀鱼、海螺沙煲、芜湖臭干、腰子饼、弋江羊肉、肉蒸饭、奎湖漂鱼、芜湖老鸭汤泡锅巴
蚌埠怀远石榴、白莲坡贡米、龙亢泡条馓子、河溜小豆饼、怀远五岔烧全鸡、芡河银鱼、沱湖螃蟹、固镇花生、白老五炒货、固镇石雕茶壶、老任桥牛肉、湖沟烧饼
淮南八公山豆腐、淮南牛肉汤、寿县大救驾、顾桥陈醋、吊瓜子、田家庵老鸭汤、洛河豆饼、金钱饼
马鞍山采石矶茶干、石臼湖螃蟹、含山红瓜子、当涂龙虾、当涂酱菜
安庆胡玉美蚕豆酱、墨子酥、柏兆记、江毛水饺、麦陇香、怀宁贡糕、唐家畈大米、霸王鞭黑芝麻、宿松香芽茶叶、柳溪玉叶茶叶、岳西翠兰、天柱剑豪、马陵瓜子、凉亭雪枣、长铺条子、桐城小兰花茶
池州东至麦鱼、东至云尖、石台香芽、贵池大米、池州小粑
宿州SA汤、符离集烧鸡、萧县葡萄、萧县羊肉汤、砀山梨、帽山萝卜、萧县石榴、萧县水晶梨、萧县面皮、皇藏峪蘑菇鸡、萧国圣桃、萧县炒碗
阜阳阜阳咸鸭蛋、太和贡椿、太和樱桃、荆芥、太和板面、阜阳市恋思萝卜
六安六安瓜片、金寨板栗、金寨翠眉、大别山木耳、郝圩酥梨、香草、银鱼、霍山石斛 、 舒城小兰花
滁州南谯茶叶、滁菊、琅琊酥糖、党参、雷官板鸭、管坝牛肉、秦栏卤鹅、大闸蟹、明光绿豆、淮王鱼、芡实
亳州华佗药膳、牛肉馍、锅盔、粉皮、蒙城油酥烧饼、利辛贡馍、蒙城撒汤、涡阳干扣面、万寿绸、古井贡酒、白芍、阿胶养血膏、亳菊、高炉家酒、高炉特曲
黄山石耳、竹荪、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黄山贡菊、黟县香榧、三潭枇杷、徽州砖雕、臭鳜鱼、毛豆腐
淮北龟汁狗肉、口子酒、棒棒茶、鱼咬羊、临涣酱菜、地锅鸡、临涣烧饼
宣城广德天下第一鲜、绩溪一品锅、宣州板栗、水东蜜枣、青梅、琴鱼、桐花鱼、敬亭绿雪、涌溪火青
铜陵铜陵白姜、铜陵丹皮、铜陵茶干、铜陵野雀舌、铜陵酥糖、大通小磨麻油、铜陵泡桐、铜陵牡丹

分类
安徽省

安徽省风景名胜

安徽省风景名胜

安徽省风景名胜概述

截至2017年11月,安徽省拥有1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世界地质公园,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寿县、亳州、安庆、绩溪),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家国家湿地公园,12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采石矶、巢湖、花山谜窟、太极洞、花亭湖),11处国家地质公园,30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3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8处省保单位,3161处市县保单位。

截至2021年02月26日,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总数625家,其中5A级景区12家;安徽省旅游生产经营单位有3.3万个,其中“全国旅游集团20强”3家;旅行社达1519家,星级饭店302家。

安徽省山多秀丽,且负盛名,其中有黄山市的黄山、齐云山,合肥的大蜀山、宣城的敬亭山、柏枧山,池州的九华山,淮南的八公山,芜湖的赭山、丫山、马仁奇峰,滁州的琅琊山、皇甫山、韭山,宿州的皇藏峪、突山,安庆的天柱山、小孤山,铜陵的浮山,六安的万佛山、大别山天堂寨,淮北的相山、龙脊山等。

安徽省的水兼江河湖,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横穿东西,江面辽阔。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及被称为东方日内瓦湖——太平湖,皖北第一大湖泊——龙子湖。宿州的黄河故道是安徽的湿地旅游资源。安徽的名泉极多,有江南第一泉——圣泉、天下第七泉——白乳泉。安徽主要古道有徽杭古道、旌歙古道、徽安古道、徽开古道、徽饶古道、徽青古道。

安徽省十六座城市的代表性旅游资源

合肥的三国胜迹宿州的楚风汉韵
芜湖的滨江湖影淮南的八公山
安庆的皖江文化阜阳的淮河生态
蚌埠的淮畔明珠滁州的山水名亭
黄山的名山古城六安的革命红区
马鞍山的江水诗城淮北的隋唐山水
宣城的名村古镇池州的佛教圣地
铜陵的铜都风光亳州的曹操故里

安徽境内风景名胜

世界遗产(3处)黄山、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大运河(通济渠-新汴河)
非物质文化遗产(18项)当涂民歌、巢湖民歌、花鼓灯、肘阁抬阁、桐城歌、大别山民歌、徽州民歌、齐云山道场音乐、凤阳民歌、砀山唢呐、无为鱼灯、花鼓戏、淮北梆子戏、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孔雀东南飞传说、老子传说、灵璧菠林喇叭、黄梅戏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2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采石矶、巢湖、花山谜窟、太极洞、花亭湖、龙川、齐山—平天湖

安徽省主要景区

安徽境内国家5A级景区

所在地景区
合肥三河古镇
黄山黄山风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芜湖芜湖方特旅游区
池州九华山风景区
宣城绩溪龙川景区
六安天堂寨风景区、万佛湖风景区
安庆天柱山风景区
阜阳八里河风景区
马鞍山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

江淮旅游区

所在地旅游景点
合肥合肥城隍庙、逍遥津、周瑜墓、三国遗址公园、大蜀山、鹤翔湖、天鹅湖、翡翠湖、南艳湖、少荃湖、岱山湖、双凤湖、方兴湖、瓦蚌湖、北雁湖、王咀湖、巢湖风景名胜区、徽园、包公园、包氏宗祠、袁术古堆墓、合肥大剧院、安徽博物院、六家畈古民居、欧洲风情街、吴复墓石雕群、三河古镇、李鸿章故居、安徽名人馆、清风阁、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大陈墩遗址、刘铭传故居、李鸿章享堂、渡江战役纪念馆、孙立人故居、合肥市野生动物园、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岱山湖旅游度假区、丰乐生态园、坝上街、淮河路步行街、三孝口、四牌楼、三里庵、小东门、百花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五里井、三里街
滁州琅琊山风景区、醉翁亭、高邮湖旅游度假区、高邮湖、明皇陵、吴敬梓纪念馆、狼巷迷谷、滁州西涧、清流河、女山湖、碧云湖、丰乐亭、清流关、白鹭岛、皇甫山、滁州长城影视基地、韭山洞、小岗村、护国寺
六安天堂寨、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万佛湖、大别山庄、横排头、铜锣寨、皖西大裂谷、佛子岭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

所在地旅游景点
黄山黄山、齐云山、西递宏村、屯溪老街、花山迷窟、徽州古城、潜口、唐模、呈坎、棠樾、新安江山水画廊、南屏、卢村、白际乡、汤口镇、关麓、塔川、渔梁村、太平湖、翡翠谷、牯牛降风景区、芙蓉谷景区、打鼓岭、雄村景区、新安江滨水旅游区、潜口民宅博物馆、丰乐湖、赛金花故居、东黄山旅游度假区、宋代瓷窑遗址、九龙峰、木坑竹海、徽州文化园、徽州大峡谷、三溪风景区、凤凰源、黄山野生猴谷景区、许村、十八道弯、搁船尖、许国石坊、霞坑、协里、渔梁、太白楼
马鞍山濮塘风景区、甄山寺、灵墟山、李白墓园、朱然陈列馆、采石矶、雨山
芜湖芜湖方特、赭山风景区、天门山风景区、镜湖公园、九莲塘公园、芜湖滨江公园、银湖公园、马仁奇峰、丫山花海石林、响水涧、芜湖博物馆、徽商博物馆、雨耕山、王稼祥纪念园、广济寺、中山路步行街、鸠兹广场、大浦乡村世界
铜陵天井湖、五松山、浮山、葛仙洞、铜陵钟鸣、江南文化园、云崖寺、大士阁、五里亭、岱鳌山
宣城敬亭山、谢朓楼、太极洞、桃花潭、江村、绩溪龙川、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王稼祥故居、查济古镇、赤滩古镇、三吴纪念馆、障山大峡谷、石佛山、湖村(太极村)、黄田村、徽杭古道、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池州九华山、杏花村、升金湖、平天湖、牯牛降、南溪古寨、蓬莱仙洞、九子岩、九华天池、大王洞、东至九天仙寓风景名胜区、大历山、东流古文化区、龙源旅游度假村
安庆天柱山、司空山、巨石山、菱湖风景区、独秀园、麻塘湖、花亭湖、嬉子湖、龙眠山、大龙山、小孤山、白崖寨、鹞落坪、妙道山、浮山、六尺巷、陈独秀纪念馆、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五千年文博园

皖北淮河旅游区

所在地旅游景点
宿州皇藏峪、圣泉寺、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新汴河、龙泉湖、涉故台、垓下古战场遗址、扶疏亭、车牛返、闵子骞祠、宿州三角洲公园、虞姬文化园、黄河故道湿地自然保护区、永堌古镇、萧国古城、王子云故居、中国古鞋博物馆、汉墓群、白土古镇、中国宿州白居易文化园、灵璧奇石文化园、萧窑遗址、萧县城隍庙、萧县博物馆、凤山森林公园、费村、朱陈村、陶潜墓、林探花府、苏迈墓、三仙台、宿州古城墙、梅山森林公园、宿州市植物园、天门寺、金寨文化遗址、虞姬墓、赛珍珠故居、白居易东林草堂遗址、雪枫公园、中国百孝文化园、突山风景区、郭庄知青园、宿州博物馆
蚌埠淮河文化广场、珠园、淮畔观柳、花鼓灯嘉年华、涂山、龙子湖、张公山、双墩遗址、白乳泉、城西公园、谷阳城遗址公园、胡洼闸风景区、三叉河国家湿地公园、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许慎文化公园、伯牙墓、严氏墓、大巩山、卞和洞、荆山、禾泉农庄、湖上升明月
阜阳八里河风景区、颍州西湖、阜阳生态园、迪沟
淮北安徽相山国家森林公园、龙脊山、清龙寺、南湖、华家湖、临涣古镇
亳州花戏楼、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华祖庵、天静宫、柘王宫、曹操公园、新四军纪念馆、郑店子、万佛塔、曹操运兵道、庄子祠、华祖庵、亳州汤王陵、曹操宗族墓地、亳州市博物馆
淮南八公山、上窑山、舜耕山、寿县古城、焦岗湖、龙湖公园、春申君陵园、新四军纪念林、淮河民俗风情园、卧龙山

分类
安徽省

安徽省地方文化

安徽省地方文化

在繁昌区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省这块土地上。

在东至县发掘了有着安徽“周口店”之称的距今40万年年前的华龙洞,在蚌埠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双墩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有力证据。安徽及相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约有上千处。

安徽省文化主要由淮河文化、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等组成。

安徽地域文化

分类简介
淮河文化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淮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已经发现的远古时代的文化遗址,就达100多处。
新安文化新安文化,隋朝设立新安郡,明代为徽州府,明清之际经济文化发达,因而产生徽学。
皖江文化皖江文化,是以潜山为中心的古皖文化,是江淮文化的发祥地,包含以张英、张廷玉、陈独秀为代表的政治文化;以京剧、黄梅戏徽剧为代表的戏剧文化;以李公麟、邓石如为代表的书画文化;以敬敷书院、省立安徽大学、发达的基础教育为代表的教育文化;以禅宗二祖、三祖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桐城派文化、新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等等。
庐州文化以庐州为代表的庐州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孕育出庐剧等优秀戏曲。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类别项目名称
民间文学鞭打芦花的传说孔雀东南飞传说六尺巷传说老子故事的传说
桐城歌徽州楹联匾额徽州民谣涂山大禹传说
皇藏峪的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白牡丹的传说捻军歌谣
民间音乐砀山唢呐五河民歌皖西大别山民歌寿州锣鼓
凤阳民歌金寨古碑丝弦锣鼓繁昌民歌铜陵牛歌
淮河锣鼓贵池民歌石台唱曲九华山佛教音乐
谢郢锣鼓潜山弹腔徽州民歌齐云山道教音乐
民间舞蹈棒鼓舞卫调花鼓临北狮子舞祁门傩舞
旱船舞火老虎秧歌灯东至花灯
太和狮子灯肘歌抬歌竹马灯黎阳仗鼓
云舞十兽灯无为鱼灯板凳龙
戏曲黄梅戏庐剧徽剧泗州戏
皮影戏亳州二夹弦推剧南陵目连戏
淮北梆子戏坠子戏含弓戏皖南花鼓戏
曲子戏洪山戏文南词石台目连戏
白曲淮北花鼓戏嗨子戏鸡公调
灵璧琴书门歌锣鼓书淮北大鼓
扁担戏清音渔鼓道情梨簧戏
杂技与竞技华佗五禽戏晰扬掌埇桥马戏叶村叠罗汉
民间美术吴山铁字火笔画萧县剪纸望江挑花
萧县石刻灵璧钟馗画凤画青阳农民画
皖南木雕萧县农民画徽派版画徽州篆刻
传统手工技艺淮河柳编工艺宿州乐石砚制作技艺豆腐传统制作技艺舒席制作技艺
大救驾制作工艺紫金砚制作技艺太平府铜壶技艺石台油坊榨制技艺
临泉毛笔制作工艺传统加工纸制作技艺无为剔墨纱灯技艺徽墨制作技艺
博望打铁工艺桑皮纸制作技艺徽州漆器制作技艺徽州建筑技艺
五城米酒制作工艺徽派盆景技艺滁菊制作技艺安徽茶叶
传统医药新安医学西园喉科
民俗花车转阁洋蛇灯走太平霸王祠三月三庙会
琅琊山初九庙会涂山禹王庙会九华山庙会跳五猖
安苗节界首苗湖书会徽菜程大位珠算法
天长孝文化徽州祠祭轩辕车会九曲黄河阵

安徽省戏曲

安徽省被称为中国戏曲之乡,安徽戏剧表演艺术历史悠久,品种较多,名家迭出。地方戏种现存30余种,分别有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坠子戏、花鼓灯、推剧、嗨子戏、文南词、目连戏、含弓戏、四平调、洪山戏、太湖曲子戏、怀腔、弹腔等等。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徽剧是京剧的主要源流之一,池州的傩戏号称“戏剧活化石”,淮河两岸流行的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

安徽省文学

安徽省古代代表文学是徽文化、新安理学、道教文化、理学、桐城派、建安文学,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新安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曾起过重大影响的学派,其奠基人程颢、程颐及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在安徽新安江畔。朱熹亦自称“新安朱熹”。理学的奠基人洛阳程颢、程颐和集大成婺源朱熹的祖籍均在安徽歙县篁墩,故誉为“程朱阙里”。

安徽省美术

安徽省历史上有新安画派、龙城画派,版画流派有芜湖铁画、徽派版画等。新安画派画派先驱程家燧、李永昌、李流芳,鼎盛时期主要成员有方式玉、王尊素、吴山涛、王家珍、戴本孝、吴龙、吴田标、雪庄等,新安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安徽省方言

安徽境内方言

类别分布
徽语皖南徽语徽语是现代汉语中新近被确定的十大方言区之一(也有专家认为是吴语的分支)。皖南徽语主要指旧徽州府及部分毗邻地区的方言。歙县、绩溪、旌德、屯溪、休宁、黟县、祁门、宁国(南鸿门乡等地)、东至县(东南部木塔一带)、石台县(占大区)等地的方言。
吴语吴语是现代汉语的十大方言之一。安徽省的吴语主要分布在黄山山脉以北和以东的14个县市范围内。其中太平县、泾县、石台县、铜陵、繁昌、南陵、湾沚区等地吴语的通用面较广。
赣语安徽省的赣语主要指通用于皖西南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两岸的安庆市、岳西、潜山、太湖、宿松、望江、怀宁、东至县、贵池市西部及东南角等8个市县的方言。当地人传说,他们的祖先大概是在明初由江西的“瓦西坝”成批迁徙此地定居的。
江淮官话安徽省的江淮官话区,包括长江以南的池州、铜陵、芜湖、宣城、马鞍山等11个市县,和淮河以北的怀远县,江淮之间的合肥(除长丰县北部)、滁州(除明光部分地区、凤阳县)、六安市(除霍邱、寿县北部、金寨县西北部)、淮南(限东部九龙岗、上窑、洛河等地)、安庆(除望江县、怀宁县等赣语地区)等县市。
中原官话安徽省淮河以北的淮北、宿州、阜阳、亳州和沿淮以南的凤阳县、蚌埠(不含怀远县南部)、淮南(不含东部九龙岗、上窑、洛河等地区)、寿县(北部)、霍邱、金寨县(西北部)、长丰县(北部)等市县的话,均属中原官话。

安徽省地名

乾隆年间,《清会典》从法律层面确定了顺治末、康熙初江南等三省分省的结果,乾隆《清一统志》将江苏与安徽两省分开,目录中已经全部为“以上某某省”。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

分类
安徽省

安徽省交通运输

安徽省交通运输

2021年,安徽省货物运输量40.1亿吨,比上年增长7.2%。货物运输周转量11023.9亿吨公里,增长8%。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5.8亿吨,增长7.8%。全年旅客运输量2.8亿人次,下降15%。旅客运输周转量784.7亿人公里,增长7.7%。全省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1100.1万人次,增长6.5%,其中合肥新桥机场旅客吞吐量879.5万人次,增长2.3%。

安徽省公路

截至2016年底,安徽省有高速35条,国道8条。全省公路总里程达19.8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543千米,一级公路达2623千米。

安徽省境内主要公路

高速京台高速徐明高速黄祁高速黄塔桃高速徽杭高速宁黄高速
宁宣高速安景高速高界公路沿江高速宣广高速六潜高速
庐铜高速铜黄高速合宁高速合巢芜高速宁淮高速合安高速
芜宣高速马芜高速六武高速蚌淮高速合六叶高速合蚌高速
合周高速阜新高速宁洛高速滁新高速周六高速盐洛高速
连霍高速滁马巢高速济广高速德上高速明巢高速济合高速
宿阜高速(规划)
国道G104G105G106G205G206G220
G233G235G236G237G310G311
G312G318G328G329G330G343
G344G345G346G347G529G530

安徽省铁路

安徽省有皖北城际、皖江城际两大铁路网。安徽省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5100千米,其中高铁2165千米;安徽省铁路网密度已经达到364千米/万平方千米,“市市通高铁”,县域铁路覆盖率达到80%,其中高铁通达24个县

截至2021年11月,安徽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302公里,铁路网密度379.8公里/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10位。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329公里,居全国第一,是中国第二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干线铁路已覆盖全省16市47县,其中高速铁路通达16市28县。安徽省已经开通至23个省会城市和100多个地级市的直达高铁动车。

安徽省主要铁道线路

高速铁路合宁铁路合武铁路京沪高铁合蚌高铁
合福高铁宁安高铁郑徐高铁萧淮铁路
杭黄高铁郑阜高铁京港高铁合杭高铁
普速铁路京沪线陇海线京九线水蚌线
淮南线青阜线阜淮线宁芜线
芜铜线皖赣线宣杭线符夹铁路
合九铁路铜九铁路宿淮铁路阜六铁路

安徽省水运

安徽省水运条件优越,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川流横贯省境。全省水域面积广阔,大小河流有300多条,总长度约1.5万多千米,通联全省81%的市、县,能与9个省市相通。拥有6000多千米内河航道,共有一二类口岸11个、港口16个,其中长江黄金水道400多千米,沿岸的铜陵港、芜湖港、马鞍山港都是万吨级天然良港。2016年,初步统计全省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数1148个,泊位码头长度82437米,其中10000吨级及以上泊位数17个。

安徽港口(16个,安徽省覆盖)

分类名单
长江流域合肥港、芜湖港、马鞍山港、铜陵港、池州港、安庆港、滁州港
淮河流域蚌埠港、淮南港、六安港、阜阳港、宿州港、淮北港、亳州港
新安江流域黄山港、宣城港

安徽省航空

截至2021年4月,安徽省共分布有6个已通航民用机场,分别如下。

已通航民用机场(6个)

所在地机场通航时间
合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2013年5月30日
黄山黄山屯溪国际机场1958年
阜阳阜阳西关机场1998年
安庆安庆天柱山机场1993年10月
池州池州九华山机场2013年7月29日
芜湖&宣城芜湖宣州机场2021年4月30日

安徽省轨道交通

安徽省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名称运营线路备注
合肥合肥轨道交通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合肥轨道交通5号线、已运营
芜湖芜湖轨道交通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已运营 [50]
滁州滁州轨道交通滁宁城际铁路(南京地铁S4号线)在建
马鞍山马鞍山轨道交通宁马城际铁路(南京地铁S2号线)在建

分类
安徽省

安徽省社会事业

安徽省社会事业

安徽省科学技术

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451.4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7.5万人。全省共有科研机构6769个。从事研发活动人员27.9万人。

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已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等3个国家大科学装置。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国家研究中心)12个,省重点实验室171个;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1家,其中国家级9家;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个,其中国家级6个。有高新技术企业11368家,比上年净增2809家。

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登记科技成果17755项,其中各类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896项。全省12个项目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包括: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研究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拉曼光谱快速检测毒品毒物的增强基片、方法及仪器的关键技术,绿茶自动化加工与数字化品控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城镇污水处理厂智能监控和优化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等。授权专利15.3万件、比上年增长28.2%。年末全省有效发明专利12.2万件。全年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1754.6亿元,增长136.3%;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2175.6亿元,增长92.3%。

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有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1637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3个;产品、服务、管理体系认证机构55个(包含在皖分部、分公司),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1231个;法定及授权计量检定技术机构226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624.3万台(件)。累计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47项、国家标准3954项,制定、修订地方标准3333项。累计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84个、有效注册商标101.1万件。

安徽高新区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马鞍山市博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铜陵狮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池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界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区合肥庐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淮北龙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铜陵狮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鞍山高新技术开发区

安徽省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1个,普通高校(含独立学院)121所,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不含技工学校)271所,普通高中679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8%。初中2825所,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99.99%。小学6964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4%。

2021年全省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指标招生数(万人)在校生数(万人)毕业生数(万人)
研究生3.79.92.1
普通本专科47.3150.532.7
中等职业教育29.875.226.3
普通高中39.1116.336.0
初中阶段76.2229.970.1
小学76.7468.775.7

安徽省高等学校名单

城市层次名称
合肥市本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建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合肥学院、安徽外国语学院、安徽艺术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合肥城市学院、合肥经济学院、巢湖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安徽新华学院、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专科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合肥科技职业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徽商职业学院、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万博科技职业学院
芜湖市本科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皖南医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芜湖学院
专科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蚌埠市本科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蚌埠学院、蚌埠工商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专科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马鞍山市本科安徽工业大学、皖江工学院、马鞍山学院
专科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淮南市本科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
专科淮南联合大学、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滁州市本科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学院
专科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阜阳市本科阜阳师范大学、阜阳理工学院
专科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阜阳科技职业学院、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旅游职业学院
淮北市本科淮北师范大学、淮北理工学院
专科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安庆市本科安庆师范大学
专科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黄山市本科黄山学院
专科黄山职业技术学院、黄山健康职业学院
六安市本科皖西学院
专科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宿州市本科宿州学院
专科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宿州航空职业学院
铜陵市本科铜陵学院
专科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池州市本科池州学院
专科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亳州市本科亳州学院
专科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宣城市本科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专科宣城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省文化事业安

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拥有文化馆123个,公共图书馆131个,博物馆230个(含非国有博物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50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1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9项,省级名录479项。

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有广播电视台78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有线电视用户771.7万户。全年出版报纸88种,总印数5.6亿份;期刊(杂志)181种,总印数0.34亿册;图书10126种,总印数3.2亿册。年末全省有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125个,馆藏档案资料5554.8万卷(件、册),档案馆总建筑面积63.1万平方米。

安徽省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有医疗卫生机构29547个,其中医院133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762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59个、其他卫生机构12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院135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14个,村卫生室1563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2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26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06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43.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3万人,注册护士20.1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7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2万张,其中医院31.9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9万张。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3.6亿人次。

安徽省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384.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457.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616.6万人,全年为15.6万名失业人员发放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718.1万人和700.1万人。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6662.9万人。

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31.7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76.9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供养对象33.4万人。

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2690个,床位38.8万张,收养救助人员13.3万人;不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和设施2.5万个,其中社区服务站1.6万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4.4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4.5亿元。

分类
安徽省

安徽省经济

安徽省经济

安徽省经济综述

安徽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业基地,汽车、机械、家电、化工、电子、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2021年,安徽省生产总值42959.2亿元,比上年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6%。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3360.6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17613.2亿元,增长7.9%,其中工业增加值13081.7亿元、增长8.9%,制造业增加值11354.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为26.4%、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1985.4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4:40.0:51.6调整为7.8:41.0:51.2。预计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132467元/人,比上年增加15463元/人。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0321元(折合10900美元),比上年增加7910元。

2021年,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9.4%。其中,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7.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4%,民间投资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9.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9%。工业投资增长13.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4.6%。

2021年,安徽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98.2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税收收入2389.9亿元,增长8.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91.1亿元,增长1.6%。重点支出项目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2.5%,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4.8%,教育支出增长4.3%,城乡社区支出下降0.3%。全年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288.3亿元。新增减税降费334.3亿元。

2022年,安徽省生产总值4504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13.7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8588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22943.3亿元,增长2.2%。

安徽省第一产业

2021年,安徽省粮食播种面积10964.4万亩,比上年增加30.1万亩;粮食产量4087.6万吨,比上年增产1.7%。其中,夏粮1699.9万吨,增产1.7%;早稻99.2万吨,增产8.8%;秋粮2288.5万吨,增产1.4%。油料产量167.1万吨,增产2.9%。棉花产量2.9万吨,下降28.7%。

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生猪存栏1582.5万头,比上年增长11.5%;全年生猪出栏2797.8万头,增长30.1%。猪牛羊禽肉产量455.2万吨,增长15.2%。禽蛋产量177.1万吨,下降3.9%。牛奶产量47.6万吨,增长26.3%。水产品产量236.5万吨,增长1.8%。

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农业机械总动力692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8%。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2.1%。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51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5.3万亩。

安徽省第二产业

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553户,比上年增加1184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1.8%,股份制企业增长8.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2.3%。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3.6%,制造业增长8.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5%。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保持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3.2%,汽车制造业增长17.4%,金属制品业增长14.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2%。工业产品中,汽车、微型计算机设备、移动通信手持机产量分别增长29.5%、19.1%和5.7%。

2021年,安徽省煤炭产能12876万吨,发电装机容量8465.7万千瓦,其中燃煤火电装机5274.1 万千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2964.6万千瓦。

2021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26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811.6亿元,增长12.2%;股份制企业2273.2亿元,增长13.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40.4亿元,增长15.6%;私营企业846.3亿元,增长9.2%。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259.4亿元,增长45.4%;制造业2381.5亿元,增长18.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8.9亿元,下降81.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29元,比上年增加0.27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96%,下降0.16个百分点。

2021年,安徽省建筑业增加值4559.3亿元,比上年增长5.2%。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7274家,比上年增加1396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3888.6万平方米,增加4511.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4012.9万平方米,减少593.4万平方米。

安徽省第三产业

2021年,安徽省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0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56.9亿元,增长8.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98.5亿元,增长17.2%;金融业增加值2779.5亿元,增长5.9%;房地产业增加值3300.2亿元,增长6.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964亿元,增长10.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1267.4亿元,增长9.8%。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6.8%,其中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新兴行业为代表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8.4%。

2021年,安徽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721.8亿元,增长16.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749.3亿元,增长18.2%。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8550.3亿元,增长14.5%;餐饮收入2920.9亿元,增长37.3%。

2021年,安徽省进出口总额6920.2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出口4094.8亿元,增长29.5%;进口2825.4亿元,增长23.4%。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增长35.5%和37.5%。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790.1亿元,增长36%。其中,出口1285.9亿元,增长30.7%;进口504.1亿元,增长51.7%。

分类
安徽省

安徽省政治

安徽省政治

安徽党政领导一览(截止2023年3月)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员会书记韩俊
副书记王清宪、 程丽华
省委常委张西明、刘海泉、虞爱华、张韵声、丁向群、郭强、张红文、王贵胜、费高云、刘惠、陈舜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副主任陶明伦、何树山、王翠凤、杨光荣、刘明波、韩军、魏晓明
秘书长白金明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王清宪
副省长费高云、张红文、张曙光、钱三雄、任清华、单向前、孙勇
秘书长白金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唐良智
副主席孙云飞、周喜安、郑宏、李和平、郑永飞、张祥安、陶仪声、马传喜
秘书长张岳峰
【说明】:以上资料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安徽党政领导人物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