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江西省

江西省荣誉称号

江西省荣誉称号

2014年,江西省列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

2015年1月,列入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省。

2017年10月,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2020年4月6日,国务院同意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1年12月31日,获准建设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2022年3月,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示为“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拟激励省”名单。

2022年8月,入选全国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

分类
江西省

江西省著名人物

江西省著名人物

总况

1.自唐至清,江西考中进士1.05万人,占全国10.67%,其中状元48人。宋代多有一门数进士的情形,如王安石、曾巩、刘恕、孔文仲等一门三进士;洪迈一门四进士;婺源潘钰及子孙“一门十进士”;乐安流坑董氏家族一门同科五进士,时号“五桂”。铅山更有“隔河两宰相,百里三状元,一门九进士”之说。明代常常是一科包揽一甲(状元、榜眼、探花),或是占据前十名的大多数。建文二年(1400)庚辰科一甲进士和永乐二年(1404)甲申科前七名进士均为吉安人,连续二科的三鼎甲均被吉安一府夺得,在中国科举史上空前绝后。江西人任宰相28位、副宰相62位,二十四史立传者500余人。明代有“朝士半江西”的说法,从解缙、胡广、杨士奇到费宏、夏言、赵汝愚、严嵩,出任宰辅者达18人。

2.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黄庭坚创立江西诗派;杨万里创造诚斋诗体;王安石创半山体;“元诗四大家”,江西虞集、范梈、揭傒斯占其三。《全宋词》收入江西词家174人,占全书作者12%;“宋词四大开祖”,晏殊、晏几道父子居其二,晏殊更有“北宋倚声家初祖”之誉;姜夔创立格律词派,或称骚雅词派,与辛弃疾豪放派齐名。辛弃疾南渡,客居上饶二十余载,80%的词创作于此。以文而言,唐宋八大家江西有三家,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刘攽、刘恕协助司马光撰修《资治通鉴》,任副主编;魏禧为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

3.南宋洪皓出使金国,被拘十五年,不忘故土,被称“宋之苏武”。宋末元初,江万里全家投“止水”拒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身殉国;谢枋得一门忠烈,毁家纾难,谥号“文节”。明清之际,八大山人朱耷、易堂九子、髻山七隐、程山七子等隐居避世。4.明代汤显祖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清代蒋士铨称乾隆间第一曲家。传说居住在南昌近郊洪崖丹井的黄帝音乐大臣伶伦是音乐创始人,唐代永新县有大唐歌妃许合子。姜夔、周德清、燕公楠、朱权、魏良辅等的音乐理论被音乐界视为“圣典”。江永所著《古韵标准》定古韵为十三部。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中国国音之鼻祖”。南唐董源、巨然首创宗画派。宋代扬无咎墨梅在绘画史上影响深远。明末清初朱耷为绘画大师。书法以黄庭坚为最,与苏轼、蔡襄、米芾并称“宋四家”。

5、朱熹,世尊称“朱子”,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陆九渊,“心学”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

时代分布
秦汉之交吴芮、梅鋗
汉朝徐稺、唐檀、程曾、陈重、雷义
三国吴聂友、徐整
晋朝陶侃、陶渊明、许逊、吴猛、慧远、周访、雷焕、周续之、熊远
南朝雷次宗、胡藩、邓琬、吴迈远、胡谐之、黄法氍
隋朝林士弘
唐朝郑谷、钟绍京、綦毋潜、刘昚虚、卢肇、王贞白、行思、吉中孚、王季友、许和子、吴武陵、熊孺登、陈陶、来鹏、来鹄、任涛、陶玉、杨筠松、黄令微
五代十国董源、巨然、徐熙、李颇、王定保、沈彬、孙鲂、宋齐丘、元德昭、钟传、卢光稠、危全讽、谭全播、刘江东、曾文辿
宋朝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晏殊、晏几道、黄庭坚、朱熹、陆九渊、杨万里、姜夔、文天祥、乐史、李觏、刘敞、刘攽、刘恕、洪皓、洪迈、洪适、洪遵、曾几、刘过、刘辰翁、谢枋得、王钦若、王安国、王雱、曾布、胡铨、周必大、赵汝愚、江万里、王韶、张叔夜、曾安止、陈自明、孔平仲、谢逸、惠洪、洪炎、徐俯、王庭珪、汪藻、裘万顷、邓剡、王炎午、向子湮、赵长卿、赵善括、袁去华、石孝友、张辑、俞国宝、朱弁、吴曾、罗大经、罗烨、姚勉、陆九龄、傅子云、李燔、徐元杰、欧阳守道、徐梦莘、徐天麟、罗泌、彭大雅、周应合、赵希鹄、杨无咎、陈彭年、陈恕、夏竦、陈执中、刘沆、欧阳澈、杨邦乂、汪应辰、京镗、崔与之、马廷鸾、侯叔献、张潜、舒翁、曾民瞻、严用和、赖文俊、佛印禅师、慧南、方会、陈景元、王文卿
元朝马端临、吴澄、虞集、揭傒斯、范梈、周德清、危素、朱思本、汪大渊、程钜夫、刘将孙、赵文、姚云文、曾允元、刘埙、陈苑、陈澔、刘时中、汪元亨、饶介、颜辉、方从义、陈汝言、熊朋来、阴时夫、熊梦祥、杜本、张留孙、刘玉、陈致虚、释惟则、赵友钦、危亦林、杜可用、彭莹玉、罗稚川
明朝解缙、汤显祖、宋应星、黄子澄、杨士奇、况钟、严嵩、夏言、谭纶、邓子龙、朱权、魏良辅、艾南英、吴与弼、胡居仁、娄谅、罗伦、罗钦顺、邹守益、聂豹、罗洪先、欧阳德、颜钧、何心隐、罗汝芳、王时槐、刘元卿、邹元标、练子宁、胡俨、陈诚、夏原吉、金幼孜、胡广、李时勉、陈循、周忱、彭时、费宏、桂萼、舒芬、毛伯温、张位、姜曰广、袁继咸、杨廷麟、朱宸濠、刘綎、梁寅、刘崧、张羽、李昌祺、邓志谟、陈际泰、郭子章、陈邦瞻、张自烈、魏良弼、胡直、章潢、邓元锡、邓以赞、郭诩、何震、廖均卿、龚廷贤、徐贞明、周颠、张宇初、邵元节、伍守阳、邓茂七、娄妃、陈九川、张中、慧经
清朝八大山人、魏禧、李绂、江永、蒋士铨、黄爵滋、陈宝箴、陈三立、文廷式、喻昌、王猷定、周亮工、吴宏、罗牧、牛石慧、闵贞、揭暄、雷发达、彭士望、谢文洊、朱轼、曹秀先、裘曰修、彭元瑞、蔡上翔、王谟、王聘珍、罗有高、谢启昆、戴衢亨、纪大奎、舒梦兰、刘凤诰、曾燠、乐钧、吴嵩梁、陈用光、陈孚恩、齐彦槐、杨希闵、高心夔、龙文彬、李有棠、尚镕、柳华阳、黄元吉、傅金铨、陈炽、朱益藩、张春发
中华民国陈寅恪、陈师曾、傅抱石、詹天佑、邹韬奋、方志敏、胡汉民、李烈钧、张勋、张国焘、蔡公时、黄维、桂永清、刘峙、熊式辉、熊雄、古柏、刘和珍、段锡朋、罗隆基、王造时、彭文应、许德珩、杨杏佛、黄远生、徐宝璜、梅汝璈、欧阳竟无、萧公权、姚名达、夏敬观、汪辟疆、龙榆生、游国恩、萧涤非、白采、饶孟侃、熊佛西、胡先骕、吴有训、饶毓泰、吴学周、杨惟义、陈桢、盛彤笙、蔡方荫、梅旸春、曾炯、程懋筠、萧长华、查阜西、汪野亭、李瑞清、黄秋园、陶博吾、王梦白、柳子谷、蔡若虹、蒋彝、傅亚夫、赵惟熙、周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
科学家袁隆平、黄家驷、陈述彭、谢光选、王梓坤、杨叔子、欧阳自远、何大一、饶毅、吴有训、王逸竹、王赣骏、吴学周、王磊
文人学者古龙、程抱一、杜宣、公刘、夏征农、彭荆风、凌力、陈世旭、方方、顾诚、刘述先、蔡仁厚、龚鹏程、黎鸣、何怀宏、蔡定剑、熊培云、刘瑜、阿乙、今何在
军政界曾庆红、吴官正、郭声琨、汪东兴、饶漱石、舒同、曾山、余秋里、梁兴初、丁盛、李井泉、肖华、赖传珠、陈奇涵、曾思玉、温玉成、杜平、王恩茂、甘祖昌、李作鹏、吴法宪、邱会作、陈正人、邵式平、熊光楷、梁保华、王太华、危朝安、王晓东、胡昌升、许达哲、冯飞、吴晓军、李尚福
工商界段永平、郭平、程维、梁汝波、王文京、彭小峰、陈淑宁、林印孙、傅光明、徐良喜
影视音乐邓超、刘果林、杨钰莹、刘荣锦、刘涛、陈红、黄磊、罗晋、彭昱畅、张慧雯、高希希、许还山、祝希娟、毕必成、喻宜萱、辛沪光、黄海怀、盛中国、喻恩泰、傅程鹏、罗琦、石兰、甘露、孙艺菲、朱婷、闵春晓、李泰、程前、方安娜、陈创、王羽臣、蔡炎东、程愫、符涛、米粒、严少辰、谈芳兵、周洲、李安、刘谦、谢东娜、吕燕、李冰
主持界陈蓓蓓、章艳 
体育许艳梅、童非、熊国宝、彭勃、杨文军、吴静钰、高玉兰、何汉斌、刘虹

分类
江西省

江西省风景名胜

江西省风景名胜

截至2013年,江西共有共有4项5处世界遗产、6处国家遗产,3个世界地质公园;10个5A级景区,106个4A级景区(2017年5月数据) ,2个5A级乡村旅游点,88个4A级乡村旅游点(2016年2月数据) ;18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017年4月数据) ;7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016年11月数据);1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016年12月数据) ;7个国家森林城市(2016年10月数据);森林公园180处,其中国家级46处、省级121处(2016年10月数据) ;湿地公园91处,其中33处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22处),省级湿地公园58个,面积11.72万公顷(2017年1月数据) ;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5年8月数据) ,有不可移动文物3283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00多处(2016年10月数据)。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5400多平方千米(2015年12月数据);湿地面积为91.0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45%(2016年8月数据) 。

2019年,江西省共接待国内旅游者79078.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9596.7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197.2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7亿美元。

等级类别名单
世界遗产庐山(世界文化遗产)、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龙虎山-龟峰(中国丹霞组成部分,世界自然遗产)、武夷山(铅山县境内部分,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世界地质公园江西庐山世界地质公园、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龙虎山-龟峰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瑞金市 、抚州市、九江市
国家地质公园江西庐山地质公园、江西三清山地质公园、江西武功山地质公园、江西龙虎山地质公园、江西石城地质公园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吉安槎滩陂、抚州千金陂 、江西省潦河灌区
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九江市庐山风景名胜区、吉安市井冈山风景旅游区、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上饶市三清山旅游景区、上饶市婺源江湾景区、景德镇市古窑民俗博览区、瑞金市共和国摇篮旅游区、宜春市明月山旅游区、抚州市大觉山景区、上饶市龟峰景区、南昌滕王阁旅游区、九江市庐山西海景区、萍乡市武功山景区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庐山风景名胜区、仙女湖风景名胜区、井冈山风景名胜区、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三百山风景名胜区、梅岭——滕王阁风景名胜区、龟峰风景名胜区、高岭—瑶里风景名胜区、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神农源风景名胜区、大茅山风景名胜区、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原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上饶灵山风景名胜区、湖口石钟山风景名胜区等
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第一批)
国家森林公园江西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江西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江西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马祖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鄱阳湖口国家森林公园、江西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江西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江西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江西泰和国家森林公园、江西鹅湖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龟峰国家森林公园、江西上清国家森林公园、江西梅关国家森林公园、江西永丰国家森林公园、江西阁皂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三叠泉国家森林公园、江西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铜钹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阳岭国家森林公园、江西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江西五指峰国家森林公园、江西柘林湖国家森林公园、江西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江西万安国家森林公园、江西三湾国家森林公园、江西安源国家森林公园、江西景德镇国家森林公园、江西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江西九连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岩泉国家森林公园、江西瑶里国家森林公园、江西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九岭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岑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五府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军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碧湖潭国家森林公园、江西怀玉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毓秀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圣水堂国家森林公园、江西鄱阳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彭泽国家森林公园、江西金盆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江西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江西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江西修河国家湿地公园、江西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江西药湖国家湿地公园、江西南丰傩湖国家湿地公园、江西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级候鸟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国家级候鸟自然保护区

分类
江西省

江西省地方特产

江西省地方特产

景德镇的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色闻名中外,中国的英文名“CHINA”就源于国外对中国瓷器的认识。

樟树四特酒,周恩来总理赞誉为“清、香、醇、纯”,四特酒由此而得名。

遂川狗牯脑茶,曾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南丰蜜桔,历史上是皇室贡品。

婺源所产“婺绿”同修水一带所产红茶,被誉为“绝品”。

庐山所产的“庐山云雾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水果以赣南脐橙、南丰蜜橘、广丰马家柚 、遂川金橘、南康甜柚等为名贵地方品种。

列入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种有9件。

分类
江西省

江西省历史文化

江西省历史文化

江西省名称由来

江西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古为干越之地和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

江西省书院文化

江西是古代书院的起源地,唐代德安义门东佳书院和高安桂岩书院是中国设立最早的书院之一。宋代白鹿洞书院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华林书院延四方讲席,鹅湖书院首创学术自由争辩之风,白鹭洲书院以人才辈出、延续办学800年而著称。

在明代1239所书院中,江西地区就有238所,占五分之一。据清光绪《江西通志·书院》记载,江西书院达526所。有学者根据其他各种史籍、志书、笔记、碑刻统计,认为江西古代书院足有千余所之多,迄今保存较完整的仍有85所

江西省地方文化

赣文化赣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子系统。经长期发展,它又派生出一系列自己的文化分支,构成层次丰富、脉络清晰的网络。赣文化包含了浔阳文化、豫章文化、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袁州文化、赣南客家文化等诸多子系统。其铜文化、瓷文化、书院文化、禅道文化、戏曲文化、傩文化、江西诗派、江西词派、江西画派、风水文化、江西理学、江西心学等,各自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系统,它们对中华民族文化史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
临川文化临川文化是以江西抚州为汇合中心,人文、风物、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医理、学术、宗教、民俗、体育、语言、建筑、美食等实行向性组合,而形成独具特色,自有特征,承上启下的区域文化。
庐陵文化庐陵文化以庐陵古治属为核心,辐射而涵盖现今吉安市十余县(区)及周边市区的区域性文化。庐陵文化源于七千年前的青铜文化,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而著称于世。“一门六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至今仍传为佳话。
赣南客家文化赣南客家人的进取精神、乡土意识和淳朴务实精神孕育了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盛唐诗人綦毋潜、北宋名医陈恕、宋代诗人曾几、散文家魏禧、孙中山先生的先祖孙勰,以及革命年代叱咤风云的将军古柏、肖华等名人。赣南600余幢客家围屋被称为“东方的古罗马”。客家民俗文化包括山歌、赣南采茶戏、东河戏流传至今。

江西省方言文化

赣方言学术上称赣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江西省内通行赣方言的有60多个县市。包括南昌、鹰潭、萍乡、宜春、抚州、吉安六个地区的各区县市;上饶、九江两个地区的大多数县市;景德镇的珠山、昌江、乐平也使用赣方言
客家方言习称客家话,主要分布在素有“客家摇篮”之称的赣州市,其他则分布在吉安市的中部和南部,以及赣西北的铜鼓、修水、万载、奉新、宜丰等县。此外,靖安县罗湾乡、躁都镇,高安市华林乡,武宁县石门乡,赣东北横峰县龙门乡上源排,戈家村等也说客家话。其他有的县份也有零星客籍,如莲花县荷塘乡等。
吴方言习称吴语,主要通行于上饶市的信州区、广丰区、广信区、玉山县仙岩镇。
江淮官话江淮官话分布在九江市的浔阳区、濂溪区、柴桑区、瑞昌市等。
徽方言习称徽州话。主要通行于景德镇市的浮梁县,上饶市的婺源县及其周边乡镇。
注:江西的其他少数民族,主要是畲族,不说自己的少数民族语言,只说当地的汉语方言。

江西省革命传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

江西省戏曲文化

明初形成的弋阳腔是南戏高腔源头,演变成京剧、川剧等40多种戏曲。明代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代表中国古典戏剧最高水平,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清代蒋士铨称乾隆间第一曲家。江西因盛产茶叶在清中期逐渐形成的采茶戏。

民间戏曲种类丰富,有号子、渔歌、山歌、小调、灯歌等,以兴国山歌最为著名。

江西省儒释道学

儒家战国时期,孔子弟子澹台灭明进入江西。宋明时期,婺源朱熹上承程颐、程颢而集理学之大成。金溪陆九渊成为陆王心学的创始人。理学发源于江西,定型于江西,中国儒家思想的哲学化、体系化在江西最后完成。
佛教江西是中国宗教文化的一大中心,历史上有“求官到长安,求佛到江西”的说法。佛教净土宗始于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对唐代以后佛教影响很大的南禅,主要根据地在江西。禅宗五家七宗之中,三家五宗源于江西。
道教道教则有汉代张道陵、张盛在鹰潭龙虎山开创天师道。葛玄在樟树閤皂山创道教灵宝派。晋代许逊(许真君)是净明道祖师、治水专家,百姓建万寿宫祭 。

江西省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江西九江庐山风景名胜区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江西上饶铅山武夷山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万年稻作文化系统 、中国南方稻作梯田系统(江西崇义客家梯田)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泰和槎滩陂、抚州千金陂、潦河灌区、上堡梯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婺源绿茶制作技艺、宁红茶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兴国山歌、傩舞(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舞)、永新盾牌舞、弋阳腔、青阳腔、广昌孟戏、徽剧(婺源)、宜黄戏、赣南采茶戏、徽州三雕(婺源三雕)、萍乡湘东傩面具、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歙砚制作技艺、金星砚制作技艺、全丰花灯、
第二批鲤鱼灯舞、萍乡春锣、湖口草龙、瓷板画、夏布织造技艺、石城灯会、万载开口傩、丰城岳家狮、瑞昌剪纸、萍乡烟花制作技艺、万载得胜鼓、瑞昌竹编、于都唢呐公婆吹、樟树药俗、武宁打鼓歌
第三批九江山歌、赣剧、西河戏、“古陂席狮、犁狮”、高安采茶戏、德安潘公戏、新干剪纸、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上坂关公灯、西山万寿宫庙会、抚州采茶戏 
第四批永新小鼓、东固传统造像、莲花打锡、夏布绣、客家古文、井冈山全堂狮灯、黎川舞白狮、宜黄禾杠舞、江西目连戏、永修丫丫戏、东河戏、花镲锣鼓、龙虎山正一天师道道教音乐、解缙故事、樟树中药炮制技艺、吉安中秋烧塔习俗、稻作习俗、赣南客家匾额习俗、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婺源绿茶制作技艺、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古戏台营造技艺、庐陵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第五批进贤文港毛笔制作技艺、景德镇瓷业水碓营造技艺、宁红茶制作技艺、宁河戏、石城砚制作技艺、德安义门陈家训传统、吉水鳌鱼灯、吉安采茶戏、都昌鼓书、江西莲花落、修水贡砚制作技艺、贵溪錾铜雕刻、甲路纸伞制作技艺、赣南客家唱船习俗、赣南客家服饰、渼陂彩擎、南昌清音、萍乡耍傩神
注:※为扩展项目

分类
江西省

江西省交通运输

江西省交通运输

江西省铁路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原南昌铁路局)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管理的18个铁路局之一,管辖江西省和福建省的全部铁路,全省以京九铁路、浙赣铁路、皖赣铁路、鹰厦铁路、铜九铁路、武九铁路6条铁路为骨干,另有横南、向乐、分文、弋樟、张塘、张建、新泰等众多支线。

有京台高速铁路、昆台高速铁路、沪昆高速铁路、京九铁路、浙赣铁路、皖赣铁路、鹰厦铁路、京九高铁、衢九铁路、合九铁路、铜九铁路、赣瑞龙铁路、昌九城际铁路、昌赣客运专线、武九客运专线、向莆铁路(昌福铁路)、衡茶吉铁路、赣深高铁等 。截至2019年,江西省铁路营运里程4534.7千米 ,其中高速铁路位居全国第三。

2022年末,江西省铁路营业里程4822公里。

江西省公路

江西境内有沪昆高速公路、昌九高速公路、杭瑞高速、梨温高速公路、昌金高速公路、昌赣高速公路、赣粤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大广高速、济广高速、厦蓉高速、大广高速、泉南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萍莲高速公路、九江绕城高速公路、沪瑞高速公路等上百条高速公路。

此外,省内有几十条国道,分别是东西向的316国道、319国道、320国道、323国道和南北向的105国道、206国道,其中105国道和206国道双双纵贯江西,另有351国道、530国道、531国道、532国道、220国道、322国道、238国道、236国道、319国道、357国道、535国道等等。

江西高速公路十分发达,位居全国第9位,全省境内线路密集,纵横交错,通车里程达6120千米,已实现县县通高速,打通28个出省通道,“四纵六横八射十七联”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形成了“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高速路网格局。

2022年末,江西省公路通车里程21071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731公里。

江西省航空

江西民用航空运输形成了一个以南昌为核心,赣州、九江、井冈山、景德镇、宜春等城市连接全国和世界各地的航空运输网,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赣州黄金机场 [138] 是中国及国际客运及货运的航空枢纽,江西还有井冈山、景德镇、宜春、九江等民航机场。

2019年,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1363.7万人次、增长0.8%。

江西省民用机场

城市机场名称机场所在地机场类型
南昌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南昌市新建区国际民航机场
赣州赣州黄金机场赣州市南康区
吉安吉安井冈山机场吉安市泰和县国内军民合用机场
宜春宜春明月山机场宜春市袁州区
九江九江庐山机场九江市柴桑区
景德镇景德镇罗家机场景德镇市浮梁县国内民航机场
上饶上饶三清山机场上饶市广信区

江西省水运

江西水路运输发达,南昌、九江为重要内河港口,九江港是江西省第一大港口、长江十大港口之一,水运干线形成以赣江和信江为两纵,长江和昌江为两横的格局,通航里程4937千米,还有抚河、饶河、修河、潦河、袁河、锦江等重要水系,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2019年,南昌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826.6万吨,增长32.7%,较上年扩大44.8个百分点;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9万标准箱,下降2.2%。九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333.4万吨,增长5.5%,较上年扩大5.8个百分点;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2.1万标准箱,增长21.4%。

江西省轨道交通

截至2021年末,江西省开通南昌地铁,该线运营线路4条,分别是1号线、2号线、3号线和4号线,运营车站70座,运营线路总长128.6千米 [158] ,均采用地铁制式,在建里程总长38.2千米。

分类
江西省

江西省社会事业

江西省社会事业

江西省科学技术

北宋德兴张潜著《浸铜要略》,其后胆水浸铜技术大规模用于生产,成为冶金史和化学史上的一大发明。江西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发现的距今1.2万年前的栽培水稻植硅石。元代广丰县尹王祯著《王祯农书》37卷。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成为中国科学史的巨匠。清代建昌(今永修)雷氏世代为皇家建筑设计师。婺源齐彦槐为著名天文学家。

江西省科学院是直属于江西省人民政府唯一的综合型自然科学研究开发机构。

2022年,江西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预计为1.8%。年末共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4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1个。全年授权专利7.6万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9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0255项,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758.2亿元。

2022年,江西省累计获省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机构1899个。其中,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0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340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41.2万台(件)。获得CCC认证证书的企业714家,获得CCC认证证书4783张。发放自愿性产品认证证书1.7万张,发放省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877张。测绘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4062幅,测绘基准成果591点,遥感影像成果2009.2万平方公里。

江西省教育事业

2022年末,江西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含普通、职业本专科)106所,普通高中561所,中等职业学校263所,初中阶段学校2233所,小学6324所。民办学校7739所。特殊教育在校生3.9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50.9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3.5%,普通高考录取率为81.1%。

教育概况

地区层次高校名称
南昌市本科南昌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南昌航空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江西农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江西警察学院※、南昌师范学院、南昌医学院、江西科技学院▲、南昌理工学院▲、南昌工学院▲、江西服装学院▲、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豫章师范学院、南昌职业大学▲、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南昌交通学院▲、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
专科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江西管理职业学院、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传媒职业学院、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南昌校区、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南昌影视传播职业学院▲、江西科技职业学院▲、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赣州市本科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大学、赣南医学院、赣南科技学院、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专科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和君职业学院▲
九江市本科九江学院、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专科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九江职业大学、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共青科技职业学院▲、九江理工职业学院▲
上饶市本科上饶师范学院
专科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
抚州市本科东华理工大学※、赣东学院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
专科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宜春市本科宜春学院
专科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洪州职业学院▲
吉安市本科井冈山大学※
专科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景德镇市本科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学院、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
专科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萍乡市本科萍乡学院
专科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萍乡卫生职业学院
新余市本科新余学院、江西工程学院▲
专科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赣西科技职业学院▲、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
鹰潭市本科
专科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备注:带▲为全日制普通民办高校;带※为省部共建大学(名单来源于教育部2022年公示

江西省文化事业

2022年末,江西省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81个,文化馆117个,公共图书馆114个,博物馆203个。广播电视播出机构96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646.7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643.5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8%。全年出版各类报纸64种、期刊165种、图书10760种,出版各类报纸71682万份、期刊7603万册、图书27554万册。

江西省医疗卫生

2021年12月31日,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等7个省份首批获准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2022年末,江西省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3569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6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9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8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2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00个。卫生技术人员31.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3万人,注册护士14.4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9.1万张。

江西省体育事业

2022年末,江西省共有青少年俱乐部202个,其中,国家级145个,省级57个。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5个。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5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37所,省级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8个。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共获得33枚金牌、36枚银牌和42枚铜牌。

江西省社会保障

2022年末,江西省城镇新增就业45.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0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8.3万人。

2022年末,江西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6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4.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81.1万人,增加6.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648.2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46.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002.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57.5万人,增加49.6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58.1万人,减少5.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03.9万人,增加23.5万人。城市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9.6万人,农村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4.3万人,农村居民纳入特困供养人数12.4万人,全年临时救助18.1万人次。

2022年末,江西省共有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964个,床位19.1万张,其中养老床位18.7万张。收养人数9.2万人。社区综合服务机构和设施总数2.2万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171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1.0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9.9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17.3亿元。

江西省脱贫攻坚

在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认定为完成年度计划、减贫成效显著、综合评价好,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奖励。2020年4月26日,江西宣布贫困县“清零”。

江西省环境保护

2022年,全省PM2.5年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6.2%,再创历史最优。长江干流江西段连续5年、赣江干流连续2年达到Ⅱ类水质,设区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

2022年,江西省完成人工造林101.2万亩,退化林修复(低产低效林改造)173.1万亩。完成油茶生产任务154.4万亩。新增森林药材种植面积29.4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53.1平方公里。

2022年,江西省全省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9%,平均浓度达国家二级标准。全年优良天数比例为92.1%,比上年下降4.0个百分点。

2022年,江西省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水质优良比例为93.6%,Ⅴ类比例为0.3%,劣Ⅴ类水质比例为0%。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6.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分类
江西省

江西省经济

江西省经济

江西省经济综述

2019年,江西省生产总值(GDP)24757.5亿元,比上年增长8.7%。

2020年,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25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3.8%。

2022年,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32074.7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2451.5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4359.6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15263.7亿元,增长4.2%。三次产业结构为7.6:44.8:47.6,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49.9%和4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0923元,增长4.6%。

2022年,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6%。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0.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1%。民间投资增长5.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4%。社会领域投资增长26.2%。

2022年,江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48.3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税收收入1788.9亿元,下降7.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8.3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全年为市场主体办理新增减税退税缓税(费)近千亿元,其中留抵退税444.4亿元,降低、缓缴各项社保费44.6亿元,减免房屋租金5.4亿元。

2022年,江西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19元,比上年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697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36元,增长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19,比上年缩小0.04。

2022年,江西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708元,比上年增长7.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976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984元,增长8.4%。全省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0%,其中城镇为31.2%,农村为33.4%。

2022年,江西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4%。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2.5%。

江西省第一产业

  • 历史发展

西汉时,鄱阳湖平原和赣江、抚河沿岸谷地农垦逐步兴起,南昌、九江开始成为江西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

西晋末年,北方迁入鄱阳湖周围地区的人口渐增,带来了北方的先进耕作技术。至南朝时,江西已有大量粮食东运。安史之乱以后,省境不仅北部平原及南北通道沿线地区农业兴盛,而且东北、西北及中部丘陵区也广泛开发,粮食、茶、麻等作物有很大发展。

南宋初,省境陆续兴修了多处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在农业较发达地区,农作物生产开始萌发专门化过程,茶叶产地日增,婺源茶叶誉为绝品;朱橘、柑橘、金橘运销京师;

明、清时期,省境民屯普遍,水利工程又有更大发。明初垦荒面积曾达43万余公顷;

清末,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江西已有所发展的茶叶、粮食、烟叶、苎麻、蓝靛等的生产备受排挤减产。

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江西粮食产量较抗战前最高年产量减少60%,森林面积缩减30%,70%的油茶林面积及85%的茶园面积陷于荒芜。

  • 产业现状

江西农业江西是中国江南以水稻为主的重要粮食产区之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0-70%。其中水稻常年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5-90%,稻谷总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95%。1957年以后双季稻面积不断扩大。小麦的分布以赣北为主,甘薯则以赣中、赣南最多,大豆则主产于鄱阳湖东岸、南岸及吉泰盆地。80年代以来,江西在鄱阳湖畔和吉泰盆地建设了一批商品粮基地县。

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在内的油料作物约占江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70%,其中油菜籽占40%以上。油茶是省内主要的木本油料,面积约100万公顷,略少于湖南,居全国第2位。棉花主要产于赣北、赣中和赣东北3大棉区。江西是中国南方产蔗区之一。苎麻为江西具有全国意义和地方特色的传统经济作物。黄红麻以余江、金溪为主要产地。烤烟主要分布于赣南。茶园以赣东北及赣西北的修水流域一带最为集中。柑橘栽培集中于新干、清江,抚河流域和赣南三大片。

江西是中国东南重要的木材、毛竹产地之一。全省活立木蓄积量达2.54亿立方米,竹材蓄积量为8.8亿株。森林以樟、楠、柏、栲、栎类等阔叶树居多,针叶树则有杉木、马尾松等。山地丘陵中还广泛分布有油茶、油桐、乌桕等多种经济林木。森林主要集中分布于三南、安寻、上犹江、遂川、幕阜山等11个林区。

畜牧业以养猪和水禽较有基础。赣江、抚河流域及鄱阳湖区为全省养猪业较发达的地区。全省有乐平猪、玉山黑猪、赣州白猪、兴国茶园猪和滨湖黑猪等优良猪种及杂种猪。养牛业以黄牛较盛,多分布于丘陵山区,滨湖及河谷平原地区则以水牛为主。此外有山羊和地方家兔等。水禽主要有肉用大余和宜春麻鸭及玉山大白鹅等。泰和武山的“武山鸡”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江西是中国淡水渔业重点省份之一。包括鄱阳湖在内的总水面达166.7万公顷,其中可供养殖的水面达26.7万公顷。省境长江沿岸一带水域,所产鱼苗除供全省养殖外,还运销国内许多省区。名贵鱼类有鲥鱼和婺源的荷包鲤、兴国的红鲤等。

2022年7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江西夏粮总产量23.4万吨,播种面积72.8千公顷。

2022年,江西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23.8亿元,比上年增长4.3%。粮食种植面积3776.4千公顷,增长0.1%。其中,谷物种植面积3477.6千公顷,下降0.4%。油料种植面积737.5千公顷,增长3.4%。其中,油菜籽种植面积524.6千公顷,增长4.0%。蔬菜种植面积704.4千公顷,增长2.6%。棉花种植面积19.7千公顷,增长78.8%。甘蔗种植面积13.7千公顷,增长2.0%。

2022年,江西省粮食产量2151.9万吨,比上年减产1.8%。油料产量137.5万吨,增产5.0%。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786.9万吨,增产3.3%。棉花产量2.2万吨,增产26.4%。甘蔗产量62.5万吨,增产3.0%。烟叶产量2.7万吨,增产4.7%。茶叶产量7.7万吨,增产4.5%。园林水果产量538.9万吨,增产4.0%。

2022年,江西省猪牛羊禽肉产量358.6万吨,比上年增长4.2%。其中,猪肉产量249.9万吨,增长4.8%;牛肉产量17.1万吨,增长2.5%;羊肉产量3.1万吨,增长8.8%;禽肉产量88.4万吨,增长3.0%。禽蛋产量68.4万吨,增长9.2%。水产品产量283.2万吨,增长5.1%。年末生猪存栏1730.1万头,比上年末增长2.8%;全年生猪出栏3064.6万头,比上年增长5.3%。

江西省第二产业

  • 工业

从汉代开始,江西就是内地重要的造船基地。龙泉(今遂川)郭氏父女创龙泉码,为传统木材贸易作出重大贡献 [19] 。“安史之乱”以后,江西境纺织、陶瓷以及银、铜、铁、铅等采冶业均有所发展。昌南(景德)镇瓷器则已名闻天下。南宋及元初,景德镇成为闻名全国的瓷都,渐为中国瓷器制造业中心之一。明初手工业以冶铁、炼铜铸币业著名;手工造纸遍布各地;制瓷业日趋发达,到明初官窑、民窑已近3000余座,年可产瓷器数十万件。

清末,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已有一定基础的纺织、造纸、瓷器等手工业遭严重打击。近代工业落后,唯煤矿和钨矿的开采略具规模。1898年萍乡煤矿大量开采,为便于煤炭外运,1905年修筑了萍(乡)株(洲)铁路,1908年又修筑了南浔铁路。省内丰富的钨矿资源亦深受帝国主义掠夺,从1917-1918年开始大规模土法开采赣南大庾、西华山一带钨矿,此后又扩及龙南、全南、崇义等县共30多个矿场,资源破坏严重。至1923年汉阳铁厂停办之后,萍乡煤矿产量大幅度下降。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江西工业破坏无遗。

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门类较齐全、布局较合理的工业体系,建立了汽车、机械、电子、化工、冶金、建材、食品、纺织、医药等多门类工业体系,其中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制瓷等居全国前列,到了2019年,江西实现工业增加值8965.8亿元,比上年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34个行业大类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实现增长,重点监测的359种主要工业品中223种实现了不同程度增长,形成了电子、汽车、电气机械、医药和农副食品五大重点行业。

江西有色金属采冶工业发达,逐步形成了“南钨北铜”为主体的国家重要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在赣州已建有钨冶炼厂。上饶、临川、九江、鹰潭等地正建设成为赣北铜业基地。贵溪冶炼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炼铜企业。江西钢铁工业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主要以省内铁矿和煤炭为原料,新余所产锰铁产量约占全国一半。龙南县为中国南方重要稀土生产地。

萍乡煤矿是开采历史较长、产量最大的老矿区,丰城煤矿为省内第2大煤矿,系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建的现代化煤矿。

南昌为中国飞机制造基地之一;南昌、临川、上饶等地兴建了汽车制造工业;瑞昌、九江、湖口崛起为重要船舶工业基地。此外有拖拉机、柴油机、电机、机床、矿山机械制造、精密光学仪器和仪表制造。电子工业是省内新兴工业,20世纪80年代初期已遍及全省,以南昌、景德镇、吉安等地为著。

制瓷工业历史悠久,著名瓷都景德镇历来是中国著名的瓷器生产中心。1949年以来,瓷器生产逐步机械化,产品分色釉瓷、彩绘瓷、刁镶瓷3大类,并恢复了金星绿、匀红、霁红等产品的制造。

轻工业以纺织、造纸、制糖等为重要。纺织工业以棉纺织工业为主,主要分布于九江、南昌、抚州3市;麻纺织和丝绸工业则以南昌为重点;化纤纺织工业以南昌和乐平为主。造纸工业以南昌、赣州、吉安为基础。制糖工业集中于赣南甘蔗产区的南康、赣县。

化学工业为江西新兴工业部门。九江已成为省内新兴的石油化工基地;南昌、新余以化肥生产为主;此外,还有九江、新干的制碱;南昌、鹰潭、德安的橡胶;南昌、于都、瑞金等地的塑料等。

木材加工工业以赣州、吉安、樟树、南昌为主。

2022年,江西省全部工业增加值11770.3亿元,比上年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8.3%;股份制企业增长7.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9%;私营企业增长2.4%。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3.5%,制造业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7.2%,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13.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3.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7.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2.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9%。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6%、16.9%、17.3%,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27.1%、40.5%、30.9%,比上年提高3.9、2.0、2.9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295.5亿元,比上年增长9.0%;实现利润总额3456.1亿元,增长11.6%;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6.65元,比上年增加0.22元。

2022年,江西省开发区投产工业企业16817家,比上年增加1442家。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增长7.9%,实现营业收入44745.7亿元,增长11.8%;实现利润总额3212.0亿元,增长14.9%。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开发区10个,比上年增加2个。

2022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原煤194.6万吨,比上年下降8.3%。原油加工量718.9万吨,增长7.8%。发电量1568.6亿千瓦时,增长8.6%。

  • 建筑业

2022年,江西省建筑业增加值2597.2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939家。

江西省第三产业

  • 贸易

“安史之乱”以后,江西境商业渐发达。唐代为发展对外贸易,再度开辟穿越大庾岭、南达广州的驿道,各国使臣也沿此路线利用长江水运辗转抵长安。南昌、九江成为商旅汇聚的繁荣都邑。明、清时期,除南昌、九江外,清江、吉安、临川、赣州等自明代起亦成为较大都邑。九江商业尤为繁盛,被列为中国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景德镇、樟树镇、河口镇、吴城镇号称江西四大镇。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繁盛的朝代,赣州在当时是全国36座名城之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58年九江辟为商埠,1861年正式开埠通商。尤当长江航运兴起后,九江成为江西最大物资集散中心。

2022年,江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53.5亿元,比上年增长5.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813.0亿元,增长5.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2040.5亿元,增长5.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11530.2亿元,增长5.3%;餐饮收入1323.3亿元,增长5.1%。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622.8亿元,增长14.4%。网上零售额2598.5亿元,增长18.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311.8亿元,增长17.5%。

2022年,江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53.5亿元,比上年增长5.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813.0亿元,增长5.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2040.5亿元,增长5.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11530.2亿元,增长5.3%;餐饮收入1323.3亿元,增长5.1%。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622.8亿元,增长14.4%。网上零售额2598.5亿元,增长18.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311.8亿元,增长17.5%。

2022年,江西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713.0亿元,比上年增长34.9%。其中,出口值5088.4亿元,增长38.7%;进口值1624.6亿元,增长24.2%。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254.0亿元,增长58.2%。

2022年,江西省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669家,比上年增加36家。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1.7亿美元,下降5.3%。利用省外项目实际进资10425.4亿元,增长9.3%。

  • 服务业

2022年,江西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263.7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844.5亿元,增长6.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41.7亿元,增长2.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55.5亿元,增长1.4%;金融业增加值2140.5亿元,增长5.6%;房地产业增加值2117.4亿元,下降1.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692.9亿元,增长9.4%。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3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利润总额231.3亿元,下降2.5%。

  • 运输业

2022年,江西省货物运输总量196931.5万吨,比上年下降0.9%;货物运输周转量5119.8亿吨公里, 增长4.8%。九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8亿吨,增长1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6.9万标准箱,增长18.6%。南昌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823.6万吨,下降23.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6万标准箱,下降12.2%。

2022年,江西省货物运输总量196931.5万吨,比上年下降0.9%;货物运输周转量5119.8亿吨公里, 增长4.8%。九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8亿吨,增长1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6.9万标准箱,增长18.6%。南昌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823.6万吨,下降23.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6万标准箱,下降12.2%。

2022年末,江西省民用汽车保有量760.9万辆,比上年增长6.0%;民用轿车保有量441.6万辆,增长7.7%,其中私人轿车427.4万辆,增长7.9%。

  • 邮政电信业

2022年,江西省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完成邮政函件业务706.1万件,下降5.2%;包裹业务36.9万件,增长9.8%。快递业务量18.2亿件,增长13.9%;快递业务收入161.7亿元,增长12.1%。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37.7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31.4万个,其中4G基站17.3万个,5G基站6.5万个。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48.2万户,比上年末下降5.4%。移动电话用户4694.5万户,增长4.4%。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03.9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958.3万户,增长15.2%。移动互联网用户3974.7万户,增长3.1 %。

  • 房地产开发

2022年,江西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2.6%,其中住宅投资下降11.6%;办公楼投资下降15.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14.6%。商品房销售面积6702.6万平方米,下降12.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663.1万平方米,下降15.2%。商品房销售额4905.2亿元,下降16.8%,其中住宅销售额4138.6亿元,下降19.0%。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83.6万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7.3%,其中住宅待售面积338.7万平方米,增长4.3%。

  • 旅游业

2022年,江西省旅游接待总人数65537.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1.8%;旅游总收入5758.7亿元,下降14.9%。

  • 金融

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22年末,江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3162.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2775.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9%。

2022年末,江西省境内证券市场共有上市公司77家,其中,主板公司51家,创业板公司20家,科创板公司5家,北交所公司1家。辖区内证券公司2家,分公司52家,证券营业部299家,证券交易额8.7万亿元;期货公司1家,分公司9家,期货营业部22家,期货代理成交金额3.9万亿元。

2022年,江西省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972.5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04.2亿元,寿险保费收入475.4亿元,健康险保费收入169.9亿元,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23.0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54.5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192.5亿元,寿险赔付74.6亿元,健康险赔付80.6亿元,人身意外伤害险赔付7.0亿元。

分类
江西省

江西省政治

江西省政治

江西省领导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员会书记尹弘
副书记叶建春、吴忠琼
常委梁桂 、马森述 、吴浩、李红军、任珠峰、庄兆林、鲍泽敏、史文斌 、黄喜忠、罗小云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尹弘
副主任胡世忠、张小平、王少玄、朱斌、张伟
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叶建春
副省长任珠峰、孙洪山、袁勤华、夏文勇、陈敏、史可、卢小青
秘书长徐延彬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唐一军
副主席陈俊卿、谢茹、尹建业、孙菊生、陈兴超、卢天锡、于秀明、辜清
秘书长彭世东
截至2023年3月

分类
江西省

江西省人口

江西省人口

江西省人口数量

2019年末,江西省常住人口466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679.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4%,比上年末提高1.4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0.7%,比上年末提高0.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58.6万人,出生率12.59‰,比上年下降0.84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8.1万人,死亡率6.03‰,下降0.0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6.56‰,下降0.81个千分点。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江西省的常住人口为4518.86万人。

常住人口总数

江西省常住人口总数为45188635人(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居住在省内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员),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456747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621160人,增长1.39%。

户别人口

江西省共有家庭户14072847户,集体户719123户,家庭户人口为41329294人,集体户人口为3859341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4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0.73人。

民族人口

江西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4969369人,占99.51%,是中国汉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省份之一;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19266人,占0.4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554305人,增长1.25%;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66855人,增长43.86%。

地区人口

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中,常住人口超过350万以上的城市有7个,在100万人至200万人之间的有4个,全省人口分布总体仍然呈现“七大四小”格局,形成以南昌、九江、赣州、上饶、宜春等为中心城市。

全省人口性别构成

江西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3318533人,占总人口的51.60%;女性人口为21870102人,占总人口的48.4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62,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降0.84。

地区人口性别构成

江西省11个设区市中,总人口性别比高于全省的设区市有6个,低于全省的设区市有5个。

全省人口年龄构成

江西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922364人,占总人口的21.96%;15-59岁人口为27641490人,占总人口的61.17%;60岁及以上人口为7624781人,占总人口的16.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371021人,占总人口的11.8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06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4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29个百分点。

地区人口年龄构成

江西省11个设区市中,0-14岁人口比重高于全省的设区市有5个,低于全省的设区市有6个;15-59岁人口比重高于全省的设区市有5个,低于全省的设区市有6个;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高于全省的设区市有7个,低于全省的设区市有4个;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高于全省的设区市有7个,低于全省的设区市有4个。

受教育程度人口

江西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375897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843634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6042444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433185人(以上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6847人上升为11897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2326人上升为15145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7789人下降为35501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0007人下降为27514人。

平均受教育年限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江西省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86年提高至9.70年。 江西省11个设区市中,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省的有5个,低于全省的有6个。

文盲人口

江西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87689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516830人,文盲率由3.13%下降为1.94%。

2021年,江西省常住人口4517.40万人,增量-1.46万人,出生人口37.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63‰。

2022年末,江西省常住人口4527.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5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10.5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07%,比上年末提高0.6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32.5万人,出生率为7.19‰,比上年下降1.1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31.4万人,死亡率为6.94‰,上升0.2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0.25‰,下降1.38个千分点。

江西省民族

江西省共有38个民族,主体民族为汉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少数民族有回族、畲族、壮族、满族、苗族、瑶族、蒙古族、侗族、朝鲜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彝族、黎族、高山族、藏族、水族等37个。少数民族中畲族聚居;瑶族部分聚居;其他各少数民族均为散居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