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甘肃省

甘肃省友好城市

甘肃省友好城市

甘肃省国际友好城市名单

序号地区国家省级友城结好日期
1日本Japan秋田县AkitaPrefecture1982.08.05
2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库斯塔奈州KostanaiRegion2004.09.15
3伊朗*Iran库姆省QomProvince2011.11.12
4吉尔吉斯斯坦*Kyrgyz奥什州OshiRegion2013.06.19
5蒙古*Mogolia戈壁阿尔泰省Gobi-AltaiProvince2016.09.20
6阿富汗*Afghanistan巴米扬省BamyanProvince2017.09.19
7埃及*Egypt吉萨省GizaGovernorate2004.07.21
8津巴布韦Zimbabwe西马绍纳兰省MashonalandWestProvince2004.10.22
9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阿齐那那那区AtsinananaDistrict2005.12.09
10纳米比亚Namibia奥希科托省OshikotoRegion2009.05.22
11匈牙利*Hungary绍莫吉州SomogyCounty1997.04.21
12罗马尼亚*Romania阿尔巴县AlbaCounty2004.09.01
13法国France科雷兹省CorrezeDepartment2005.01.20
14西班牙Spain纳瓦拉自治区CharteredCo毫米unityofNavarre2005.08.16
15爱尔兰Ireland斯来果郡CountySligo2006.04.13
16英国U.K.法夫大区FifeCouncil2006.10.11
17白俄罗斯*Belarus格罗德诺州GrodnoRegion2007.07.08
18俄罗斯*Russia奔萨州PenzaRegion2001.06.21
19瑞士Switzerland索罗图恩州CantonofSolothurn2010.04.02
20大洋洲新西兰NewZealand克赖斯特彻奇市ChristchurchCity1984.04.22
21美国U.S.A俄克拉何马州OklahomaState1985.06.12
22智利Chile奥希金斯将军解放者大区RegionofLibertadorGeneralBernardoO’Higgins2005.04.04
23巴西Brazil戈亚斯州GoiasState2005.04.08
24墨西哥Mexico科阿韦拉州CoahuilaState2005.04.15
25乌拉圭Uruguay佛罗里达省FloridaDepartment2006.04.20
26古巴Cuba奥尔金省HolguinProvince2006.04.26

分类
甘肃省

甘肃省荣誉称号

甘肃省荣誉称号

2017年,中国甘肃被《孤独星球》评为亚洲最佳旅游地第一名。

2020年8月,甘肃省入选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

2020年12月25日,甘肃省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分类
甘肃省

甘肃省著名人物

甘肃省著名人物

古代名人

姓名事迹姓名事迹
伏羲人文始祖不窋古代周族部落首领
女娲上古之神鞠陶不窋之子
轩辕黄帝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嫘祖嫘祖始蚕
歧伯华夏民族人文始祖公刘古代周部落首领
秦襄公大秦开国之君秦非子秦的开国君主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的皇帝段会宗西汉著名外交家
李广西汉名将李陵西汉将领,李广之孙
赵充国西汉屯田安邦名将甘延寿西汉将领、出身名门、义成侯
公孙贺平定七国之乱、官拜丞相马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
公孙敖从大长公主手中救卫青王符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著《潜夫论》36篇
李雄成汉开国皇帝李特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奠基人
隗嚣西汉末年将领李敢西汉名将、被霍去病暗箭射杀
马腾东汉末年割据凉州一带的军阀李陵西汉名将
张绣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赵壹东汉著名辞斌家
董卓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皇甫谧魏晋著名学者,医学家
马超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贾诩三国时期魏国谋士
姜维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庞德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韩遂三国名将索靖晋代著名书法家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傅玄魏晋时期著名学者
阴铿南朝著名诗人五言律诗的先驱张芝东汉大书法家
盖勋东汉著名清官吕光后凉的建立者
姚苌后秦武昭帝宋繇西凉、北凉大臣名儒
姚兴后秦文桓帝李暠西凉开国皇帝
苻洪十六国时期前秦建立者刘雄北周大将军、柱国、赵郡公
苻坚前秦世祖宣昭皇帝李穆北周名将、屡建奇功,隋朝位列三公
李世民唐朝君主李渊政治家和战略家
李翱唐代散文家、哲学家梁肃唐文学家
李思训唐代大将军、山水画家李益唐代诗人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梁肃唐文学家
李翱唐代散文家、哲学家王仁裕五代文学家
郭虾蟆金朝名将范振绪近代甘肃文化界代表人物之一
李梦阳明代”前七子”的领袖人物赵邦清明代邦清仕途十年,清名播天下
米万钟明代著名书画家刘尔炘近代著名学者
金銮明代散曲家安维峻清代著名的谏官、“陇上铁汉”
张澍清代著名学者封芝琴刘巧儿的原型
蒋云台国民党陆军中将李世军曾任国民政府南京(首都)市长
杜堃国民党陆军中将牛鉴清道光朝两江总督

当代名人

姓名事迹姓名事迹
任继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秦大河首个横穿南极的中国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朵英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95式枪族之父杨子恒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第一位华人
葛宝丰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中国骨科奠基人之一卢柯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有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院士
柴天佑中国工程院院士施雅风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学家、冰川学家
贾承造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灿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德龙中国工程院院士文兰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
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学忠四川省省委书记
王进喜大庆油田“铁人”陈宝生现任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李希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 。李栓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
胡亚权《读者》杂志的创办人蔡武前文化部部长
李建华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王石万科集团创始人、华大集团联席董事长
咸辉(女,回族)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田学斌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苟仲文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慈国巍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主任
赵季平著名电影作曲家马萧萧中国十佳军旅诗人
刘希模天鸿集团总裁王晓银著名画家
闫希军天津天士力集团总裁张维著名书法家
李阳疯狂英语创始人雷达著名作家
马三立相声大师魏晨中国内地男歌手、演员
朱军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水均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裴新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修平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张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莉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耿萨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马斌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张腾岳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和佳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黄轩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张芷溪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承远财经作家

分类
甘肃省

甘肃省特色饮食

甘肃省特色饮食

兰州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俗称“牛肉面”,是兰州著名的风味小吃,被当地人誉为兰州的麦当劳。兰州牛肉面创始于光绪年间,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兰州牛肉面有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子油红)、四绿(香菜绿)、五黄(面条黄亮)五大特点。面条根据粗细可分为大宽、宽、细、二细、三细、毛细、韭叶子等种类。面条用手工现场拉成,一碗面不到两分钟即可做好,再浇上调好的牛肉面汤、白萝卜片,调上辣椒油、蒜苗、香菜。

百花全鸡

百花全鸡用发菜作配料的名菜。用一只肥母鸡,取下鸡脯、鸡里脊,加脂肉剁成细泥,加水、蛋清、精盐,搅成鸡茸。剩下部分加葱、姜、精盐上笼蒸烂取出,留头、爪、翅膀,将其余的肉切成五分大的片铺在鱼盘中。另将菠菜、发菜、蒸熟的蛋黄分别制成细末。这时,将鸡茸抹在盘内铺的鸡片上做成菱形块(也可做成其它图案)将菠菜、发菜、蛋黄这四种碎末整齐地撒在鸡茸上。将鸡头用刀劈开摆在鱼盘前端,鸡爪去尖按鸡形摆在鱼盘的另一端,翅膀摆在两边。上笼蒸十分钟,勾流水芡即成。这道菜操作精细,图案新颖,香嫩可口,清淡不腻。

浆水面

浆水既可做清凉饮料,又能在吃面条时做汤,兰州、定西、天水、临夏等地的群众,都喜欢吃浆水面。浆水有清热解暑之功效。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碗浆水,或者吃上一碗浆水面,立即会感到清凉爽快,还能解除疲劳,恢复体力。浆水对某些疾病也有疗效。有的高血压病患者经常吃一点芹菜浆水,能起到降低和稳定血压的作用。据说对肠胃和泌尿系统的某些疾病,浆水也有一定的疗效。有的医院,曾用浆水配合药物,治疗烧伤病人。

酿皮子

定西、武威酿皮子是面粉制的食品,色泽晶莹黄亮,半透明如玉,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状食品,再加上精心酿制香醋、蒜汁、辣椒油、精盐等调料即可食用。在凉州城里,几乎每街都有卖的,为数亦不少。酿皮子价廉物美,其味酸辣凉爽,柔韧可口,是一种大众化的地方风味食品。

糊锅

酒泉的特色小吃。酒泉最具代表性的小吃应该就算“糊锅”了,尤其是老酒泉人最爱吃,卖糊锅的店主在店门口架上一口大锅,汤料用鸡汤,投入蚕豆粉汁,成糊状,再加蚕豆粉制成的粉块、粉条、以及鸡丝、肉片,再把炸好的大麻花掰成麻花瓣,放入配好的汤中即成,其味鲜香,突出姜与胡椒的辣味。

分类
甘肃省

甘肃省地方特产

甘肃省地方特产

截至2022年11月,甘肃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共67个。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名称属地公告号名称属地公告号
礼县大黄陇南市2004年第192号两当狼牙蜜陇南市2008年第140号
文县纹党陇南市2008年第80号武都油橄榄陇南市2005年第176号
武都花椒陇南市2012年第51号红川酒陇南市2013年第137号
文县绿茶陇南市2013年第128号西和半夏陇南市2007年第221号
礼县苹果陇南市2010年第159号康县黑木耳陇南市2008年第147号
金徽酒陇南市2011年第178号龙神茶陇南市2006年第197号
徽县银杏陇南市2013年第184号成县核桃陇南市2014年第109号
礼县大黄陇南市2003年第108号定西贞芪扶正药品定西市2004年第152号
定西马铃薯定西市2017年第117号陇西黄芪定西市2003年第100号
临洮大丽花定西市2004年第192号陇西腊肉定西市2004年第3号
渭源马铃薯种薯定西市2003年第108号渭源白条党参定西市2003年第108号
岷县当归定西市2002年第133号陇西白条党参定西市2003年第100号
通渭苦荞麦定西市2017年第98号定西马铃薯脱毒种薯定西市2004年第152号
环县荞麦庆阳市2010年第110号庆阳黄花菜庆阳市2006年第189号
庆阳香包庆阳市2014年第39号环县皮影庆阳市2014年第13号
庆阳苹果庆阳市2014年第39号庆阳刺绣庆阳市2016年第128号
靖远枸杞白银市2012年第222号靖远黑瓜籽白银市2015年第96号
靖远羊羔肉白银市2016年第9号小口大枣白银市2010年第53号
会宁胡麻油白银市2017年第117号靖远文冠果油白银市2017年第117号
民勤蜜瓜武威市2010年第110号民勤羊肉武威市2014年第109号
民勤甘草武威市2010年第110号河西走廊葡萄酒武威市2012年第111号
民勤红枣武威市2016年第112号民勤枸杞武威市2016年第112号
瓜州蜜瓜酒泉市2011年第103号酒泉洋葱酒泉市2011年第70号
玉门酒花酒泉市2010年第14号敦煌葡萄酒泉市2012年第222号
敦煌李广杏酒泉市2016年第128号酒泉夜光杯酒泉市2016年第128号
甘谷辣椒天水市2011年第103号秦安蜜桃天水市2008年第77号
秦安苹果天水市2018年第33号秦安花椒天水市2009年第41号
花牛苹果天水市2007年第168号民乐紫皮大蒜张掖市2009年第66号
甘加藏羊甘南藏族自治州2015年第24号甘南牦牛奶粉甘南藏族自治州2017年第98号
迭部蕨麻猪肉甘南藏族自治州2017年第98号迭部羊肚菌甘南藏族自治州2017年第98号
临泽小枣张掖市2008年第64号平凉金果平凉市2006年第208号
静宁苹果平凉市2006年第125号兰州百合兰州市2004年第137号
大河家鸡蛋皮核桃临夏回族自治州2012年第222号

分类
甘肃省

甘肃省风景名胜

甘肃省风景名胜

截止2022年,甘肃省共有世界地质公园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个(截至2018年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个,国家地质公园4个,国家草原自然公园2个,国家级沙漠公园10个(截至2018年),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22个,国际重要湿地4个,国家湿地公园12个,甘肃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甘肃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录38个村,3个镇(截至2021年12月31日)。

等级类别名单
世界地质公园张掖世界地质公园、敦煌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黄河首曲、漳县珍稀水生动物、太子山、连城、兴隆山、民勤连古城、张掖黑河湿地、太统-崆峒山、甘肃祁连山、安西极旱荒漠、盐池湾、安南坝野骆驼、敦煌西湖、敦煌阳关、白水江、小陇山、甘肃莲花山、洮河、尕海-则岔、甘肃多儿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武威、张掖、敦煌、天水
国家地质公园甘肃敦煌雅丹、甘肃刘家峡恐龙、甘肃景泰黄河石林、甘肃平凉崆峒山
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甘肃阿万仓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甘肃美仁国家草原自然公园
国家级沙漠公园敦煌阳关国家沙漠公园、高台骆驼驿国家沙漠公园、金昌国家沙漠公园、金塔拦河湾国家沙漠公园、临泽小泉子国家沙漠公园、民勤沙井子国家沙漠公园、玉门青山国家沙漠公园、民勤黄案滩国家沙漠公园、凉州头墩营国家沙漠公园、阿克塞库木塔格国家沙漠公园。
国家水利风景区甘肃庆阳南小河沟水利风景区、酒泉市金塔县鸳鸯池水库水利风景区、武威市凉州天梯山水利风景区、平凉市崆峒水库水利风景区、酒泉市赤金峡水利风景区、高台县大湖湾水利风景区、庄浪县竹林寺水库水利风景区、泾川县田家沟水利风景区、嘉峪关禹苑水利风景区、瓜州县瓜州苑水利风景区、临泽县双泉湖水利风景区、张掖市二坝湖水利风景区、张掖市大野口水库水利风景区、张掖市临泽县平川水库水利风景区、陇南市西河县晚霞湖水利风景区、山丹县李桥水库水利风景区、阿克塞县金山湖水利风景区、迭部县白龙江腊子口水利风景区、临潭县冶力关水利风景区、民勤县红崖山水库水利风景区、敦煌市党河风情线水利风景区、玛曲县黄河首曲水利风景区、康县阳坝水利风景区、卓尼县洮河水利风景区、两当云屏河水利风景区、崇信龙泽湖水利风景区、肃南隆畅河风情线水利风景区、庆阳市庆阳湖水利风景区、景电水利风景区(截止2022年1月20日)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第一批);崆峒山风景名胜区、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第三批);关山莲花台风景名胜区(第九批)
国家森林公园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云崖寺国家森林公园;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贵清山国家森林公园;麦积国家森林公园;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沙滩国家森林公园;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大峪国家森林公园;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周祖陵国家森林公园;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峡沟国家森林公园;子午岭国家森林公园。
国际重要湿地甘肃尕海国际重要湿地、甘肃张掖黑河国际重要湿地、甘肃盐池湾国际重要湿地、甘肃黄河首曲国际重要湿地、甘肃敦煌西湖国际重要湿地 。
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甘肃嘉峪关草湖国家湿地公园、甘肃金川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甘肃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甘肃兰州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甘肃酒泉花城湖国家湿地公园、甘肃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甘肃金塔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甘肃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甘肃临洮洮河国家湿地公园、甘肃景泰白墩子盐沼国家湿地公园。
甘肃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酒泉市(肃州区)、临夏市、灵台县、庆城县(庆阳县)、夏河县、陇西县、会宁县、兰州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哈达铺镇、榆中县青城镇、永登县连城镇、古浪县大靖镇、秦安县陇城镇、临潭县新城镇、榆中县金崖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麦积区麦积镇街亭村、麦积区麦积镇胡家大庄村

甘肃省5A级景区

甘肃省5A级旅游景区名录(7家)

嘉峪关文物景区(嘉峪关市)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平凉市)

七彩丹霞景区(张掖市)

麦积山景区(天水市)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敦煌市)

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甘肃省临夏州)

官鹅沟景区(陇南市)

甘肃省其他A级景区

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截至2021年12月31日)

等级所在市州景区名称
4A级旅游景区兰州市兰州兴隆山景区、兰州青城古镇景区、兰州水车博览园景区、兰州市安宁区仁寿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兰州市皋兰县什川世界第一古梨园景区、兰州市永登县兰州吐鲁沟公园景区、兰州市七里河区石佛沟景区
兰州新区兰州西部恐龙水乐园景区
嘉峪关市东湖生态旅游景区、方特欢乐世界景区、紫轩葡萄酒庄园景区、鸿翔孔雀苑景区
金昌市紫金花城景区、金水湖景区、骊靬古城景区
白银市景泰黄河石林大景区、会宁县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景区、白银区水川黄河湿地景区、白银区大坪凤园花海旅游景区、白银市会宁县红军长征会师旧址景区范围拓展(会宁长征景园)、白银市靖远县水岸三合旅游景区
天水市武山水帘洞景区、甘谷大像山景区、张家川县回乡风情园、秦州区伏羲庙景区、秦州区南郭寺景区、秦州区玉泉观景区、秦安县凤山景区、青鹃山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
武威市武威市雷台景区、武威文庙景区、武威市凉州区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景区、天梯山石窟景区、武威市沙漠公园景区、凉州白塔寺景区、古浪战役纪念馆景区、冰沟河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民勤苏武沙漠大景区、武威市民勤县沙井文化民俗旅游景区
张掖市张掖大佛寺景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高台大湖湾文化旅游景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高台月牙湖公园、山丹大佛寺旅游景区、焉支山国家森林公园、肃南裕固族民俗度假区、马蹄寺景区、中华裕固风情走廊、祁丰文殊寺石窟群旅游景区、冰沟丹霞景区、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景区、平山湖大峡谷、临泽县流沙河景区、滨河九粮液文化旅游景区、芦水湾生态旅游景区、张掖市甘州区甘泉红色历史文化旅游区、张掖市屋兰古镇旅游景区、张掖市临泽县丹霞口文旅小镇景区、张掖市国家沙漠体育公园景区、张掖市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旅游景区
平凉市崇信县龙泉寺景区、泾川县大云寺•王母宫景区、庄浪县云崖寺景区、灵台县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田家沟景区、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景区
酒泉市敦煌世界地质公园-雅丹景区、敦煌阳关旅游景区、西汉酒泉胜迹、玉门赤金峡旅游景区、瓜州锁阳城景区、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玉泽湖生态旅游景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景区、酒泉天宝景区、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景区、肃北雪域紫亭文化生态景区、酒泉六分湿地景区、酒泉生态文化博览园景区、酒泉市阿克塞县博罗转井影视基地景区
庆阳市庆阳市庆城县周祖陵景区、庆阳市华池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庆阳庆城药王洞养生小镇、庆阳市西峰区龙栖谷旅游景区、庆阳市环县环州故城景区
定西市定西市通渭县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会议纪念馆景区、通渭县悦心国际书画村、定西市渭源县渭河源景区、定西市渭源县首阳山景区、贵清山/遮阳山国家旅游景区、陇西县李家龙宫景区、定西市临洮县岳麓山景区、定西市岷县狼渡滩草原景区、定西市岷县岷州会议旧址红色旅游景区、定西市临洮县南屏山生态旅游景区
陇南市武都区万象洞旅游景区、成县西峡颂旅游景区、康县阳坝旅游景区、宕昌官鹅沟旅游景区、西和县晚霞湖旅游景区、徽县金徽酒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两当县云屏三峡旅游景区、两当兵变红色旅游景区、康县花桥村旅游景区、文县天池旅游景区、文县白马河民俗风情旅游景区、宕昌县哈达铺红色旅游景区、徽县金徽矿业旅游景区、康县王坝生态民俗旅游区、康县岸门口古村康养旅游区、礼县秦文化博物馆旅游景区、陇南市徽县花映三泉生态旅游景区、陇南成县陈院生态园景区
临夏州临夏八坊十三巷景区、和政松鸣岩景区、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积石山大墩峡景区、和政县法台山景区、和政县桦林万兽谷景区、康乐县胭脂湖景区、临夏州康乐县草长沟景区、临夏州永靖县刘家峡国际滑翔营地景区
甘南州夏河县拉卜楞寺景区、临潭县冶力关景区、卓尼县大峪沟景区、合作市当周草原景区、碌曲县则岔石林景区、舟曲县拉尕山景区、碌曲县郎木寺景区、碌曲县尕秀藏寨文化生态旅游景区、迭部县扎尕那景区、迭部县腊子口景区、迭部县俄界会议遗址景区、玛曲县阿万仓湿地景区
3A级旅游景区兰州市兰州石源景区、玉泉山庄景区、龙泉山庄、兰州金城公园、皋兰石洞寺景区、安宁银滩港景区、兰州植物园景区、甘肃天庆博物馆旅游景区、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兰山三台阁旅游风景区、兰州市城关区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工业遗存旅游景区、兰州市城关区白塔公园、兰州市城关区兰州徐家山森林公园景区、永登猪驮山景区、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越国开心农场旅游景区、榆中县老家•浪街景区、榆中县云上清谷景区
兰州新区兰州新区晴望川民俗文化村景区
嘉峪关市嘉峪关城市博物馆、讨赖河生态文化景区
金昌市金川公园、北武当山景区
白银市白银火焰山国家矿山公园主题公园景区、甘肃农垦条山农场旅游区、靖远法泉寺景区、靖远县水岸三合旅游景区、白银区水川花村•顾家善景区、平川区陶都花苑景区、平川区陶瓷小镇景区、景泰县柏林山庄文化旅游生态观光园、景泰县大水䃎“石头部落”景区、会宁县状元红新农庄旅游景区(2022年4月认定)
天水市佳•水岸小镇旅游度假区、齐寿山文化旅游风景区、秦州区炳灵寺、大地湾遗址景区、武山县木梯寺景区、武山县卧牛山森林公园、武山县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区、麦积区崇福寺景区、甘谷县姜维墓景区、甘谷县古坡草原景区、清水县温泉休闲养生旅游景区、清水县三皇谷景区、清水县花石崖景区、张家川宣化冈拱北景区
武威市天乙生态园景区、塔儿湾景区、鸠摩罗什寺景区、武威温泉度假村景区、头道槽大漠景区、普康田园综合体景区、武威市民勤县沙生药材科技文化博览园、武威市民勤县朗福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民勤石羊河大景区、金水源丝路驿站、民勤乡村记忆博物馆
张掖市二坝湖景区、中共甘州中心县委旧址旅游景区、香古寺景区、梨园口战役纪念馆、祁连葡萄庄园、圣天寺旅游景区、南湖生态植物示范园、公航旅•张掖国际露营基地、临泽县红桥庄园景区、临泽县德源农庄景区、高台县博物馆、民乐县金阳光生态农业观光园、方舟温泉水世界、高台县科技馆、赐儿山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景区、青龙山旅游景区、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景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巴尔斯生态旅游景区、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旅游景区、张掖海升智慧农业旅游景区
平凉市华亭莲花台景区、米家沟生态园、柳湖公园、南山生态公园、莲花湖人文生态景区、静宁成纪文化城景区、华亭双凤山公园、庄浪紫荆山公园、泾川县锦绣凤凰旅游景区、泾川县白家民俗文化景区、泾川县汭丰镇郑家沟景区、泾川县完颜民俗文化景区、泾川县吴焕先烈士纪念馆、泾川县王村知青记忆园、崇信县华夏古槐王景区、灵台县干槐树旅游示范村、灵台县皇甫谧文化园、庄浪县朝那湫景区
酒泉市敦煌古城、金塔县鸳鸯湖景区、酒泉常青苑景区、阿克塞哈萨克民族风情园、敦煌三危山景区、阿克塞金山湖景区、瓜州县红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景区、敦煌(沙洲)夜市景区、敦煌市党河生态公园、敦煌市雷音寺景区、肃北县党河峡谷民族文化风情园景区、敦煌农场同舟岛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区、敦煌市光电博览园、敦煌市月牙泉小镇、酒泉大法幢寺、酒泉民俗博物馆、玉门市黄闸湾镇泽湖村果巷花苑景区、玉门市赤金镇铁人故里景区、阿克塞博罗转井影视基地、阿克塞县多坝沟胡杨峡景区、玉门市天境昌马旅游景区、玉门“红田园”旅游景区
庆阳市合水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环县东老爷山景区、宁县古豳文化旅游区、正宁县调令关森林公园、宁县印象义渠莲花池景区、环县山城堡战役纪念园、庆阳黑老锅景区、潜夫山景区、镇原县北石窟驿景区
定西市定西市通渭县温泉度假区、定西市陇西县仁寿山森林公园景区、定西市临洮县甘肃洮河石文化博览园景区、定西市临洮县平长人家景区、定西市临洮县南屏山生态旅游景区、临洮县爱上山﹒后地湾景区、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景区、定西市岷县岷州会议纪念馆景区
陇南市宕昌县牛头寺旅游景区、礼县祁山武侯祠旅游景区、文县碧口古镇旅游景区、武都区朝阳洞旅游景区、成县陈院生态园旅游景区、康县凤凰谷旅游景区、徽县花映三泉生态旅游景区、徽县稻坪古村生态旅游景区、成县杜公祠旅游景区、成县锦绣云轩生态休闲康养旅游景区、礼县西汉水风情线景区、两当县乔河旅游景区、徽县泰湖风情园旅游景区、宕昌县山湾梦谷古羌民俗旅游景区、康县珍爱茶山旅游景区
临夏州临夏市枹罕山庄、临夏市东郊公园、临夏市东公馆、甘肃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临夏县关滩沟景区、临夏州博物馆、临夏市八坊牛乐园、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刘家峡滑翔伞、临夏县龙首山景区、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康乐县白桦林景区、康乐县竹子沟景区、盛世旅游度假村、唐汪杏花村景区
甘南州合作安多米拉日巴佛阁景区、夏河县熊猫沟景区、夏河县土门关景区、夏河县达尔宗湖景区、迭部县茨日那毛主席旧居景区、迭部县白云景区、合作市华羚牦牛乳产业园工业旅游观光景区、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纪念园景区、舟曲县巴寨沟景区、舟曲县各皂坝景区、舟曲县土桥子景区、玛曲县外香寺景区
国家2A级旅游景区兰州市榆中万和丽景景区、兰州水车园景区、兰州市安宁区安宁滑雪场、兰州市皋兰县生态农业观光园景区、青龙山公园景区、兰州星河种植园景区
金昌市花田小镇景区、宁远堡镇野狐湾景区、金川区双湾镇文昌园景区
天水市秦州区李广墓景区服务中心、秦州区诸葛军垒、秦安县文庙景区、秦安县上关明清街、秦安县可泉寺景区、麦积区卦台山景区、麦积区龙园景区、麦积区凤凰山景区、麦积区马跑泉公园景区、麦积区导流山景区、甘谷县新兴镇蔡家寺景区、甘谷县尖山寺景区、甘谷县海潭寺景区、甘谷县天门山景区、清水县赵充国陵园、清水县小华山景区、张家川县卧龙山老庵寺景区、张家川县街亭遗址森林公园、张家川县云凤山景区
武威市磨嘴子神泉山庄景区、武威市民勤县红崖山水库景区
张掖市双泉湖景区、山丹县博物馆
平凉市庄浪县陈家洞景区、庄浪县赵墩梯田生态景区
酒泉市花城湖生态旅游景区
庆阳市华池双塔森林公园、西峰东湖公园、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
定西市定西市通渭县秦嘉徐淑公园景区、渭源县灞陵桥公园景区、定西市渭源县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区、定西市临洮县佛归寺生态旅游园景区、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西湖公园景区、定西市临洮县三易花卉园景区、定西市渭源县南谷新村景区、定西市漳县泰山公园景区、定西市漳县石崖寺景区、二郎山省级森林公园、定西市安定西岩山公园景区、定西市安定区玉湖公园景区
陇南市武都区水濂洞旅游景区、武都区五凤山旅游景区、两当县陈沟旅游景区、康县庄科村旅游景区、两当火神庙旅游景区
临夏州积石民俗村风景区、临夏人民红园、和政县罗家集乡三岔沟自然风景区
甘南州夏河县桑科草原景区、夏河县京东拉卜楞甘南馆景区、夏河县拉卜楞摩尼宝旅游文化产业园、临潭县古战术布景区、临潭县新城景区、卓尼县阿子塘宝塔景区、舟曲县翠峰山景区、舟曲县亚哈景区、玛曲县天下黄河第一弯景区、玛曲县欧拉克琼湖景区、玛曲县河曲马场景区
国家A级旅游景区酒泉市敦煌白马塔景区

分类
甘肃省

甘肃省历史文化

甘肃省历史文化

甘肃省历史文化综述

甘肃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地域特征。文化甘肃疆域狭长,东西跨度大,文化类型在组成系列上丰富多样。

按照时代划分,史前时代有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先秦时期有寺洼文化、辛店文化、沙井文化、西戎文化、周秦早期文化等。秦汉以来有三国文化、五凉文化、吐蕃文化、西夏文化等;按照性质来分,则有彩陶文化、青铜文化、边塞文化、丝路文化、敦煌文化、简牍文化、石窟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特有民族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旱作农业文化及以红色文化和以《读者》《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为代表的现代文化等;按照民族成分来讲,则有氐羌文化、大月氏文化、匈奴文化、鲜卑文化、吐蕃文化、党项文化、蒙古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等。这些文化类型极大地充实了华夏文明的内涵和组成体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敦煌文化、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伏羲文化、红色文化等。

文化类型主要内容
敦煌文化敦煌文化是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佛教文化于一身,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文化博大精深。敦煌文化是多民族文化,中西文化的集成及交融的结果,吸收世界各种文化而形成的世界文化。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中国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
丝路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包括长城、石窟、汉简、彩陶、青铜器、铜奔马、古遗址、遗书经卷等主要内容。 [80] 而甘肃是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门户,也是东西方交往的主干道和最活跃的地方之一。古丝绸之路贯穿甘肃境内1600多公里,敦煌、武威、张掖、天水4座城市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名;从东向西,大地湾遗址和伏羲、周祖教民渔猎稼穑的故事,以及马家窑彩陶和纵贯河西走廊的长城遗迹、以莫高窟为代表的石窟群落、甘肃出土的6.1万余枚简牍、武威雷台的汉代铜奔马等,都彰显了丝绸之路黄金路段的甘肃文化的底蕴和绚丽。
黄河文化甘肃省位于黄河流域的上游,多年来受到了黄河流域的充分滋养,孕育出了丰富的文化,比如新石器时代文化、先秦文化、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及宗教文化,从而形成了一个丰富又多彩的黄河流域文化体系,同时甘肃也是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伏羲文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文化的本源。伏羲氏主要成就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物质文明成就:结网罟,兴渔猎;豢育牲畜,发展牧业;作历度,兴农业;钻木取火,养蚕化布,建造屋庐,进化生活。而精神文明成就有创立龙文化,奠创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创立八卦学说,肇启华夏文明之源;制瑟作乐,开中国音乐艺术之先河;造书契,开中国文字之先河;始制嫁娶,促进了人类自身进化的进程。
红色文化甘肃被誉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和转折点,在中国革命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遍布全省的720余处红色遗址遗迹,记录了甘肃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在党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陇东到河西,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陇东边区、哈达铺会议、榜罗会议、会宁会师、腊子口战役等辉煌灿烂的革命历史文化。从而产生的“长征精神”“会师精神”“南梁精神”“红西路军革命精神”,以及“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大批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良的革命传统,是陇原儿女的历史铭鉴和精神动力。

甘肃省地名由来

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肃省文物古迹

甘肃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52处,其中古遗址50处、古墓葬11处、古建筑53处、石窟寺和石刻2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4处。庆阳市(23处)、酒泉市(21处)、张掖市(19处)、天水市(18处)、武威市(13处)和平凉市(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分列市州前五位。武威市凉州区(10处)、张掖市甘州区(9处)、华池县(7处)、民乐县(6处)和瓜州县(6处)分列县区前五位。

甘肃省非遗文化

截止2022年11月,甘肃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83项,世界文化遗产3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项。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四批)合计404项。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 [89]
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甘肃省)、甘肃敦煌莫高窟、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甘肃5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河西宝卷、格萨(斯)尔、裕固族民歌、花儿(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唢呐艺术、高跷(苦水高高跷)、兰州太平鼓、曲子戏(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道情戏(陇剧)、皮影戏(环县道情皮影戏)、贤孝(凉州贤孝、河州贤孝)、兰州鼓子、庆阳香包绣制、夜光杯雕、临夏砖雕、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太昊伏羲祭典
第二批宝卷(河西宝卷、岷县宝卷)、米拉尕黑、藏族民歌(华锐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佛教音乐(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道教音乐(清水道教音乐)、傩舞(文县池哥昼、永靖七月跳会)、鼓舞(凉州攻鼓子、武山旋鼓舞)、多地舞、巴郎鼓舞、秦腔、武都高山戏、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秦安小曲、藏族唐卡(甘南藏族唐卡)、剪纸(庆阳剪纸)、雕漆技艺、毛纺织及擀制技艺(东乡族擀毡技艺)、砚台制作技艺(洮砚制作技艺、洮砚制作技艺)、窑洞营造技艺、藏医药(甘南藏医药)、七夕节(乞巧节)、元宵节(永昌县卍字灯俗)、民间信俗(西王母信俗)、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庄浪县高抬)、蒙古族服饰、裕固族服饰
第三批巴当舞、曲子戏、藏戏(南木特藏戏)、通渭小曲戏、河州平弦、剪纸(会宁剪纸)、婚俗(裕固族传统婚俗)
第四批花儿(张家川花儿)、皮影戏(通渭影子腔)、剪纸(定西剪纸)、生铁冶铸技艺、地毯织造技艺(天水丝毯织造技艺)、古建筑修复技艺、女娲祭典(秦安女娲祭典)、民间信俗(岷县青苗会)
第五批祝赞词(肃北蒙古族祝赞词)、甘州小调、两当号子、锅庄舞(甘南锅庄舞)、陇西云阳板、曲子戏(民勤曲子戏)、龙头琴弹唱、拔河(万人扯绳赛)、藏族唐卡(天祝唐卡)、传统面食制作技艺(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麻纸制作技艺(西和麻纸制作技艺)、中药炮制技艺(岷县当归加工技艺)、元宵节(东山转灯)、龙神赛会

甘肃省戏曲

甘肃省境内现有戏曲剧种13个,分别为秦腔、陇剧、曲子戏、民勤曲子戏、陇南影子腔、玉垒花灯戏、灵台灯盏头剧、高山戏、半台戏、南木特藏戏、眉户、京剧、豫剧。其中:秦腔、陇剧、曲子戏、民勤曲子戏、眉户演出团体、从业人员相对较多,剧目创作较为丰富,为省内较为活跃且发展稳定的剧种。 

据《中国戏曲志·甘肃卷》记载:甘肃传统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明清时期,是甘肃戏剧形成、发展、完善的第一个高峰期。明代文献出现了关于西秦腔的记载,这种被称为甘肃调的秦腔成为中国秦腔艺术的早期分支。清代,甘肃秦腔广泛流布全省。清中后期,形成甘肃三路秦腔的流传格局。抗战时期,甘肃因作为大后方汇集了全国各地的著名艺术家和剧种、曲种。京剧、蒲剧、豫剧都是在本时期传入,并异常兴盛。 

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跻身于全国戏剧大省的先进行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剧目常演不衰,多部戏剧精品在全国文艺评奖和展演中屡获殊荣,扩大了甘肃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甘肃省方言

甘肃省主要分布有三种官话方言: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其中主要分布区如下图:

甘肃方言分布表

中原官话陇中片渭河流域片包括六盘山以西的平凉市的静宁县和庄浪县,定西市的安定区、通渭县、渭源县(东部),天水市的秦州区、麦积区、秦安县、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白银市的会宁县,共计11县区。
洮河流域片临洮县、渭源县(西部),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康乐县,共计3个县。
秦陇片陇东小片包括六盘山以东的平凉市和庆阳市的13各县、区,白银市的靖远方言也可归入。
陇南小片包括陇南市的康县、两当县(广金乡除外)、成县、徽县、礼县、西河县6个县。
陇西小片包括定西市的陇西县、漳县,天水市的甘谷县、武山县,共计4个县。
洮岷小片主要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县,定西市的岷县、陇南市宕昌县的一部分,共计3个县区,还有定西市渭源县的一部分。
白龙江流域片主要包括陇南市的武都区、文县(除碧口镇在外)、宕昌县一部分、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舟曲县4个县区。
河州片包括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临夏市、临夏县、和政县、广和县、永靖县(不包括黄河以东的三个乡),共计5个县市。另外,青海省的同仁、循化、民和、乐都都属于本片。
兰银官话金城片兰州小片包括兰州市的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含永靖县的黄河以东的三个乡)、皋兰县(含景泰县南面与皋兰县接壤的一部分)、榆中县、武威市民勤县、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永靖县的黄河以东的三个乡、白银市的白银区和景泰县南面与皋兰县接壤的一部分。
永登小片只有永登一点。
红古小片只有红古区。
河西走廊片(河西片)包括武威市的凉州区、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金昌市的金川区、永昌县,张掖市的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酒泉市的肃州区、玉门市、金塔县、安西县,嘉峪关市所辖的三个乡,共计15个县市区。
西南官话文县的碧口镇。

分类
甘肃省

甘肃省社会事业

甘肃省社会事业

甘肃省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末,甘肃省共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9家。全年登记省级科技成果1851项,其中,基础理论618项,应用技术类成果1188项,软科学45项。专利授权量22490件,下降13.6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472件,增长9.72%。有效发明专利1200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82件。共签订技术合同13241项,增长30.11%;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38.57亿元,增长20.73%。全省气象雷达观测站点8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2个。全省共有地震台站(点)1808个,其中,有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14个,无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点)1794个。

甘肃省教育事业

2021年,甘肃省研究生教育招生1.97万人,在学研究生5.47万人,毕业生1.28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17.98万人,在校生61.34万人,毕业生14.0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39万人,在校生20.22万人,毕业生5.24万人。普通高中招生17.18万人,在校生51.52万人,毕业生17.11万人。初中招生30.53万人,在校生88.48万人,毕业生29.40万人。普通小学招生33.13万人,在校生202.50万人,毕业生30.74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36万人,在校生2.20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97.03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7.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5.3%。

甘肃省高校名单

地区层次高校名称
兰州市本科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武警指挥学院兰州分院、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财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文理学院、兰州工业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兰州工商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兰州信息科技学院
专科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兰州科技职业学院、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兰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甘肃财贸职业学院
天水市本科天水师范学院
专科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庆阳市本科陇东学院
专科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张掖市本科河西学院
专科培黎职业学院
平凉市本科甘肃医学院
专科平凉职业技术学院
甘南州本科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专科
武威市本科
专科武威职业学院、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白银市本科
专科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白银希望职业技术学院
陇南市本科
专科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定西市本科
专科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酒泉市本科
专科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嘉峪关市本科
专科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金昌市本科
专科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临夏州本科
专科临夏现代职业学院

甘肃省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甘肃省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46%,比上年末提高0.03个百分点;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52%,提高0.03个百分点。

甘肃省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甘肃省共有体育场地82581个,体育场地面积5180.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7平方米。全年体育获得各类奖牌33枚,其中金牌15枚。

甘肃省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甘肃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5267个。其中医院706个,医院中有综合医院355个,中医医院120个,专科医院18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4072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01个,卫生院1357个,村卫生室1626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63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9个,卫生监督所(中心)95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19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20.7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23万人,注册护士9.47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8.90万张。其中,医院14.46万张,卫生院2.97万张。全年总诊疗人次10076.70万人次,出院人数408.22万人。

甘肃省社会保障

2022年,甘肃省城镇新增就业32.02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3.91万人。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27.3万人,其中,省外输转230.7万人,省内输转296.6万人。

截至2022年末,甘肃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17.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0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86.55万人,减少1.3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555.2万人,减少31.9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74.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02.76万人,增加6.68万人。截至2022年末,甘肃省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87.22万人,增加8.48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38.78万人,减少4.8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56.9万人,增加6.2万人。截至2022年末,甘肃省共有31.62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49.54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51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截至2022年末,甘肃省共有各类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5684个。其中,社区服务指导中心7个,社区服务中心561个,社区服务站4705个,社区专项服务机构和设施411个。共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9468个。其中,未登记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构117个,全托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412个,日间照料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941个,互助型社区养老设施5900个,其他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98个。

从2023年1月1日起,甘肃省实施内地居民结婚登记“省内通办”。

甘肃省环境保护

2022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5344.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7%。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4825.7万吨标准煤,增长4.1%。省内74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为95.9%。2022年,甘肃省14个市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0.2%,与上年持平。省内监测的14个城市中,城市区域声环境评价(昼间)总体较好,14个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均为二级。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56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个。国家地质公园12个,省级地质公园24个。

甘肃省安全生产

2022年,甘肃省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02起,比上年下降12.37%;死亡487人,下降17.74%;受伤368人,下降23.65%;直接经济损失1.74亿元,下降0.7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43人,下降24.56%;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33人,下降12.73%;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111人,下降18.52%;十二类营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9.088人,下降9.18%。

分类
甘肃省

甘肃省交通运输

甘肃省交通运输

甘肃省交通

截至2022年末,甘肃省铁路营业里程4860.3千米,增长3.9%;公路里程15.7万千米,增长0.4%,其中等级公路15.4万千米,增长0.7%。

甘肃省主要铁路列表

铁路名称起点终点
高速铁路
兰新高速铁路兰州乌鲁木齐
徐兰高速铁路徐州兰州
银西高速铁路银川西安
京兰客运专线(在建)北京兰州
快速铁路
兰渝铁路兰州重庆
成兰铁路(在建)兰州成都
天陇铁路(在建)天水陇南
城际铁路
兰州至中川城际铁路兰州中川机场
普速铁路
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
兰新铁路兰州乌鲁木齐
包兰铁路包头兰州
兰青铁路兰州西宁
宝中铁路宝鸡中卫
宝成铁路宝鸡成都
干武铁路干塘站武威
红会铁路白银红会
嘉镜铁路嘉峪关镜铁山
嘉策铁路嘉峪关策克口岸
敦煌铁路柳沟敦煌
清绿铁路清水绿园
西平铁路西安平凉
天平铁路天水华亭
敦格铁路敦煌格尔木

甘肃省主要高速公路列表

京藏高速公路青兰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兰海高速公路
张汶高速公路定武高速公路柳格高速公路十天高速公路平绵高速公路
兰州机场高速公路兰郎高速公路陇渭高速公路金永高速公路银川—百色高速公路

甘肃省主要机场列表

地区机场级别状态ICAOIATA备注
兰州市兰州中川国际机场4E使用中ZLLLLHW
酒泉市敦煌国际机场4D、兼顾4E使用中ZLDHDNH
嘉峪关市嘉峪关机场4C使用中ZLJQJGN
张掖市张掖甘州机场4C使用中ZLZYYZY军民合用
金昌市金昌金川机场4C使用中ZLJCJIC
陇南市陇南成县机场4C使用中ZLLNLNL
定西市定西机场使用中军用
庆阳市庆阳西峰机场4C使用中ZLQYIQN
天水市天水麦积山机场3C使用中ZLTSTHQ军民合用
天水中梁机场4C迁建军民合用
甘南州甘南夏河机场4C使用中ZLXHJXH

甘肃省运输

2022年,甘肃省货物运输总量72945.1万吨,比上年下降4.2%;货物运输周转量3680.6亿吨千米,增长27.5%。旅客运输总量8096.9万人次,下降48.2%;旅客运输周转量220.7亿人千米,下降37.9%。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完成旅客吞吐量740.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9.7%;货邮吞吐量5.8万吨,下降26.2%。

截至2022年末,甘肃省民用汽车保有量439.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4.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78.9万辆,增长4.6%。民用轿车保有量197.1万辆,增长5.1%,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77.0万辆,增长5.4%。

分类
甘肃省

甘肃省经济

甘肃省经济

甘肃省经济综述

2022年,甘肃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01.6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5.3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3945.0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5741.3亿元,增长4.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3.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968元,比上年增长4.7%。2022年,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3278.77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9.3%。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1%。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6.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7.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7%。基础设施投资下降0.5%。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社会领域投资增长7.1%。全年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4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77.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9.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9.0%。

财税收支

2022年,甘肃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7.6亿元,按自然口径下降9.4%,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和上年一次性收入因素,同口径增长4.9%。其中,税收收入582.7亿元,同口径增长4.9%;非税收入324.8亿元,同口径增长5.0%。从主体税种看,国内增值税207.6亿元,同口径增长6.9%;企业所得税84.7亿元,增长5.8%;个人所得税23.6亿元,下降1.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63.5亿元,增长5.7%。其中,民生支出3338.8亿元。

人民生活

2022年,甘肃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73.1元,比上年增长5.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72.4元,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65.2元,增长6.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3.09,比上年缩小0.08。

2022年,甘肃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489.4元,比上年增长0.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207.0元,下降2.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494.2元,增长2.6%。全省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7%,其中城镇为29.9%,农村为32%。

2022年,甘肃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7%。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0.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3.5%。

甘肃省第一产业

农业

2022年,甘肃省粮食种植面积270.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3万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73.9万公顷,增加2.8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107.4万公顷,增加2.3万公顷;马铃薯种植面积57.6万公顷,减少1.0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5.4万公顷,增加1.9万公顷。中药材种植面积29.9万公顷,增加0.7万公顷。果园面积33.2万公顷,增加0.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7.0万公顷,增加0.7万公顷。2022年,甘肃省粮食产量1265.0万吨,比上年增产2.7%。其中,夏粮产量342.3万吨,增产3.8%;秋粮产量922.7万吨,增产2.4%。2022年,甘肃省蔬菜产量1736.6万吨,比上年增产4.9%。中药材产量137.5万吨,增产4.6%。园林水果产量575.4万吨,增产6.7%。

畜牧业

2022年,甘肃省猪牛羊禽肉产量141.5万吨,比上年增长5.6%。牛奶产量91.8万吨,增长37.8%。年末牛存栏531.8万头,增长3.7%;牛出栏247.8万头,增长0.4%。羊存栏2595.6万只,增长6.4%;羊出栏2278.0万只,增长8.2%。生猪存栏699.5万头,增长2.1%;生猪出栏895.7万头,增长6.0%。

甘肃省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甘肃省全部工业增加值3297.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3%;集体企业增长34.5%,股份制企业增长5.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2%;私营企业增长12.9%。分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增长1.5%,省属企业增长13.3%,省以下地方企业增长8.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2.2%,重工业增长7.4%。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8.9%,制造业增长5.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截至2022年末,甘肃省发电装机容量6780.8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0.2%。其中,火电装机容量2312.6万千瓦,增长0.2%;水电装机容量971.8万千瓦,增长0.5%;风电装机容量2073.0万千瓦,增长20.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417.4万千瓦,增长23.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5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474.1亿元,增长24.2%。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2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制造业298.6亿元,下降21.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2.4亿元,增长2.7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2元,比上年增加1.1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提高0.2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1%,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建筑业

2022年,甘肃省建筑业增加值657.6亿元,比上年增长4.6%。年末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670个,比上年末增加296个。

甘肃省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2年,甘肃省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95.6亿元,比上年下降0.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55.6亿元,增长17.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55.0亿元,下降7.5%;金融业增加值925.1亿元,增长2.9%;房地产业增加值573.2亿元,下降3.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681.0亿元,增长6.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4%,利润总额增长6.3%。

国内贸易

2022年,甘肃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2.2亿元,比上年下降2.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16.2亿元,下降2.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06.0亿元,下降3.0%。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3515.9亿元,下降1.4%;餐饮收入额406.3亿元,下降13.5%。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1%,烟酒类下降1.5%,化妆品类下降18.9%,金银珠宝类下降2.3%,日用品类下降13.7%,中西药品类增长9.9%,汽车类下降12.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27.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2.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1%。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5.9%。

对外经济

2022年,甘肃省外贸进出口总值584.2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出口127.3亿元,增长31.4%;进口456.9亿元,增长15.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78.3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占全省外贸总值的47.6%。其中,出口45.3亿元,增长70.4%;进口233亿元,增长17.6%。

招商引资

2022年,甘肃省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9个,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1248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0%。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4554万美元,增长1.58%。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金额57783万美元,增长31.68%。

房地产业

2022年,甘肃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9%,其中住宅投资增长0.1%。房屋施工面积12268.4万平方米,下降7.0%,其中住宅施工面积8953.6万平方米,下降4.1%。在房屋施工面积中,房屋新开工面积2105.3万平方米,下降37.5%,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660.8万平方米,下降35.0%。房屋竣工面积917.8万平方米,下降37.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27.9万平方米,下降32.3%。商品房销售面积1470.4万平方米,下降33.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388.2万平方米,下降34.5%。

邮电通信

2022年,甘肃省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49.5亿元,比上年下降0.7%。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678.1万件;包裹业务28.3万件;快递业务量2.0亿件,增长6.1%;快递业务收入38.2亿元,增长3.2%。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96.5亿元,增长21.5%。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21.5万个,其中4G基站11.0万个,5G基站3.7万个。全省年末电话用户总数3084.2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2784.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中4G移动电话用户1636.4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894.6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11.8部/百人,比上年增加2.1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用户1092.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7.5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1067.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3.9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47.8亿GB,比上年增长13.6%。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754.3万个,增长8.1%。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普及率43.9部/百人。

旅游业

022年,甘肃省共接待国内游客1.35亿人次,比上年下降51.2%;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665亿元,下降63.9%。旅游人均花费493元,比上年减少174元。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甘肃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896.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1%,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826.5亿元,增长10.1%。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5389.8亿元,增长6.2%,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281.0亿元,增长6.5%。截至2022年末,甘肃省境内上市公司37家,比上年末增加3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36家,H股上市公司1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3197.5亿元,比上年增长1.6%。

保险业

2022年,甘肃省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90.9亿元,比上年增长0.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58.0亿元,下降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