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陕西省

陕西省对外交流

陕西省对外交流

截止2021年11月17日,陕西省已与41个国家建立了101对国际友城关系,其中省级友城29对,地市级友城72对。地市级友城中西安市 37对,咸阳市12对(含区县级友城1对),渭南市4对,铜川市2对,延安市2对,榆林市1对,汉中市2对,宝鸡市5对,安康市4对,商洛市2对,杨凌示范区1对。

陕西省国际友好城市一览表

序号国别外方城市中方城市结好时间
1美国(13对)怀俄明州陕西省2015.6.3
2内布拉斯加州陕西省2016.11.9
3明尼苏达州陕西省1982.10.19
4密苏里州堪萨斯城西安市1989.4.29
5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延安市2017.9.18
6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西安市2014.7.24
7纽约州罗切斯特市咸阳市2006.1.6
8德克萨斯州贝敦市榆林市2008.3.24
9肯塔基州派克维尔市安康市2011.4.13
10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市咸阳市1995.1.18
11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妮卡市咸阳市2015.10.24
12内华达州北拉斯维加斯市渭南市2015.10.24
13加利福尼亚州约巴琳达市铜川市2015.10.24
14日本(13对)奈良县陕西省2011.9.2
15香川县陕西省1994.4.22
16爱媛县陕西省2015.7.30
17京都府陕西省1983.7.16
18奈良县奈良市西安市1974.2.1
19京都府京都市西安市1974.5.10
20千叶县船桥市西安市1994.11.2
21静冈县牧之原市安康市2019.11.20
22岛根县出云市汉中市1991.7.2
23京都府宇治市咸阳市1986.7.24
24千叶县成田市咸阳市1988.9.14
25香川县三丰市咸阳市三原县2010.5.19
26京都府八幡市宝鸡市1992.11.2
27韩国(12对)庆尚北道陕西省2013.4.5
28世宗特别自治市陕西省2015.5.22
29庆尚北道庆州市西安市1994.11.18
30庆尚南道晋州市西安市2016.5.15
31安东市西安市2020.11.30
32庆尚北道龟尾市渭南市2014.11.17
33庆尚北道奉化郡铜川市1998.9.28
34庆尚北道义城郡咸阳市2003.10.17
35庆尚南道咸阳郡咸阳市2015.11.19
36全罗北道镇安郡商洛市2015.5.25
37庆尚北道醴泉郡宝鸡市2016.5.26
38全罗北道扶安郡安康市2021.4.28
39俄罗斯(2对)卡卢加州陕西省2000.8.8
40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穆尔共青城市渭南市2016.3.24
41德国(5对)图林根州陕西省1997.11.19
42贝莱蒽一威斯特法伦州多特蒙德市西安市1992.7.22
43下萨克森州奥尔登堡市西安市2017.9.11
44图林根州埃尔富特市延安市2000.10.2
45巴尔尼姆专区宝鸡市2003.11.28
46意大利(3对)特雷维索省陕西省1988.7.21
47翁布里亚大区陕西省1995.11.29
48坎帕尼亚区庞贝市西安市2007.10.13
49法国(2对)阿基坦大区波城西安市1986.9.15
50萨尔特省勒芒市咸阳市2001.9.12
51英国(2对)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市西安市1985.4.16
52大曼切斯特郡斯托克波特市宝鸡市2004.7.2
53巴基斯坦(1对)旁遮普省拉合尔市西安市1992.6.20
54菲律宾(1对)八打雁省陕西省2019.11.27
55泰国(1对)素可泰府陕西省2005.5.21
56比利时(3对)安特卫普省陕西省1985.5.7
57布鲁塞尔大区西安市2020.10.9
58安特卫普省特恩豪特市汉中市2001.9.27
59匈牙利(2对)琼格拉德州陕西省1995.11.21
60琼格拉德州塞格德市渭南市1999.10.27
61荷兰(4对)德伦特省埃门市商洛市2011.4.3
62格罗宁根省陕西省2003.10.31
63德伦特省陕西省2010.4.8
64格罗宁根省格罗宁根市西安市2011.11.7
65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陕西省2014.5.24
66(3对)奥什州奥什市西安市2019.6.13
67
楚河州莫斯科区杨凌示范区2014.11.5
68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陕西省2017.8.31
(1对)
69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陕西省2008.4.7
(1对)
70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撒马尔罕市西安市2013.11.29
(1对)
71土库曼斯坦马雷州马雷市西安市2014.5.12
(1对)
72埃及(1对)开罗省陕西省2008.4.17
73罗马尼亚(3对)布泽乌县陕西省2008.4.11
74胡内多阿拉省陕西省2021.3.22
75摩尔达维亚区雅西市西安市1994.12.6
76巴西(2对)巴西利亚市西安市1997.10.26
77马托格罗索州陕西省1996.12.14
78柬埔寨(1对)暹粒省陕西省2019.5.11
79伊朗(1对)伊斯法罕省伊斯法罕市西安市1989.5.6
80土耳其(1对)科尼亚省科尼亚市西安市1996.9.8
81尼泊尔(2对)加德满都市西安市1996.9.12
82第五省布特瓦尔市西安市2019.10.13
83黑山(1对)科托尔州科托尔市西安市2013.11.25
84澳大利亚(4对)塔斯马尼亚霍巴特市西安市2015.3.29
85维多利亚州莫兰德市咸阳市1997.7.31
86维多利亚州班尤市安康市2007.3.17
87维多利亚州墨尔顿市宝鸡市2002.10.30
88亚美尼亚(1对)希拉克州久姆里市西安市2015.6.8
89塞尔维亚(1对)舒马迪亚州克拉古耶瓦茨市西安市2016.6.18
90摩洛哥(1对)非斯市西安市2019.11.14
91希腊(1对)伯罗奔尼撒大区卡拉马塔市西安市2009.9.17
92加拿大(2对)育空区陕西省2012.9.18
93魁北克省魁北克市西安市2001.5.11
94阿根廷(1对)科尔多瓦省科尔多瓦市西安市2006.12.19
95冰岛(1对)雷克雅内斯贝尔市咸阳市2014.11.26
96乌克兰(1对)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西安市1995.10.27
97厄瓜多尔(1对)昆卡市西安市2010.9.8
98新西兰(1对)坎特伯雷区阿什伯顿市咸阳市2018.7.17
99西班牙(1对)瓦伦西亚市西安市2020.11.24
100白俄罗斯(1对)莫吉廖夫州陕西省2021.11.17
101摩尔多瓦(1对)基希讷乌市西安市2021.11.17

分类
陕西省

陕西省荣誉称号

陕西省荣誉称号

2020年12月25日,陕西省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分类
陕西省

陕西省著名人物

陕西省著名人物

陕西省古代著名人物

华夏始祖
华胥氏神农炎帝轩辕黄帝有巢氏女娲
政治家
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吴王泰伯周穆王秦襄公秦穆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
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宣帝隋文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杜如晦李泌
寇准李靖
军事家
白起司马错王翦蒙恬王离马援马超杜预法正郭子仪
李靖侯君集韩世忠刘光世李显忠杨素耿弇郭侃窦融李定国
韦孝宽韦皋蒙武李孝恭王贲班超李自成张献忠班固刘宏基
屈突通殷开山长孙顺德
思想家
马融贾逵傅玄张载吕大临吕大钧吕大防王恕冯从吾
外交家
张骞班超苏武
文学家
白居易颜真卿杜牧韦应物韦庄鱼玄机薛涛韩偓杨炯令狐楚
党怀英司马迁班固王九思康海杜佑颜师古
宗教大师
钟馗刘海赵公明寇谦之僧肇吴筠王重阳
书法家、画家
阎立本周昉张萱韩干韩滉范宽关仝颜真卿柳公权杨凝式王世镗
科学家
孙思邈王微

陕西省现代著名人物

政治家
习近平习仲勋连战符浩胡希捷白克明白如冰白栋材白纪年赵乐际
胡启立贺军科孙新阳贾治邦柳斌杰景俊海陆治原王东峰李仰哲齐玉
郝鹏
军事家
胡琏关麟征张灵甫杜聿明杨虎城李云龙胡景翼刘玉章谢子长刘志丹
李达张又侠张宗逊张升民
影视明星
文章闫妮尤勇智景甜白冰董维嘉王姬张延苗圃凌潇肃
周杰张嘉益戴春荣郭达李琦石国庆郭涛陆树铭刘晓虎孙菲菲
王茜华冯远征刘怡君张涵予马跃吴京安罗京民王成阳张艺洋窦骁
社会活动家
于右任高又明柏惠民宋向震马胜利杨强生周守谦孙恒
陕西商人
张朝阳赵步长高乃则冯仑
作家
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肖云儒周明叶广岑高建群京夫李若冰
赵熙莫伸沉沙流商子雍杜鹏程雷抒雁吴宓屈涛刘成章孙见喜
李春平释一尘张浩文陈生玺
主持人
胡蝶柴璐王筱磊
作曲家
赵季平饶余燕纪溪坪曹晓声张豪夫程大兆
画家
石鲁刘文西崔振宽王西京袁振西江文湛杨晓阳陈忠实陈国勇赵振川
苗重安王有政郭全忠王金岭张之光张修安罗平安陈斌石丹张寒泊
书法家
陈泽秦于右任卫俊秀刘自椟邱星程克刚吴三大雷珍民赵熊钟明善
石宪章杜中信茹桂李成海周一波李振龙杨建才
歌手
郑钧张艺洋王杰许巍孙浩孙萌黄鑫苏醒付辛博党宁
韩真真吴向飞曹轩宾王二妮哈辉彭光琴张楚张皓强
导演
张艺谋顾长卫黄建新王全安李杨冯小宁侯咏张子恩刘惠宁广龙
吴天明杨树鹏丁黑曹盾

分类
陕西省

陕西省风景名胜

陕西省风景名胜

陕西省风景名胜概况

陕西省A级旅游景区总数已达到257家,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8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景区、黄帝陵景区、大雁塔—小雁塔景区、华山景区、法门寺佛文化景区、金丝峡景区、宝鸡太白山景区), [81] 国家4A级旅游景区70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140家,国家2A级旅游景区54家,国家1A级景区2家。

在自然景观方面,有位于华阴市的西岳华山、宝鸡眉县的太白山,还有西安周边的临潼骊山华清池、终南山、翠华山,秦晋交界处的黄河壶口瀑布等。

陕西省著名景点

西安风景名胜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一级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阿房宫

阿房宫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

未央宫

未央宫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汉帝国的大朝正宫,汉宫的代名词,存世1041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时间最长的皇宫。丝绸之路起点。

大明宫

大明宫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东方宫殿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

大雁塔

大雁塔世界文化遗产、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唐朝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

小雁塔

小雁塔世界文化遗产、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又称“荐福寺塔”,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的重要标志,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兴教寺塔

兴教寺塔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窥基和新罗弟子圆测的舍利墓塔,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楼阁式塔,展现了佛教沿丝绸之路传至长安后的发展及其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华清池

华清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亦名华清宫,是唐代帝王游幸的别宫,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

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西安钟楼

西安钟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老城区的象征,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大唐不夜城

大唐不夜城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盛唐文化为背景的大型仿唐建筑群步行街 。街区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500米,建有大雁塔北广场、玄奘广场、贞观广场、创领新时代广场四大广场,西安音乐厅、陕西大剧院、西安美术馆、曲江太平洋电影城等四大文化场馆,大唐佛文化、大唐群英谱、贞观之治、武后行从、开元盛世等五大文化雕塑,是西安唐文化展示和体验的首选之地。

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建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杏园、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唐市等许多仿古建筑,是中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

西安世博园

西安世博园是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盛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曾在此举办了大规模水运博览和商品交易会,展示了唐代商贸的发达和水运的畅通,创世界博览会之发端,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博览会。

宝鸡风景名胜

法门寺

法门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被评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

太白山

太白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秦岭山脉的主峰,主峰拔仙台海拔3771.2米,是中国大陆境内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一高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著名的道教文化圣地。

周公庙

周公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同类建筑中存世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周公庙。《诗经》中描述此地为“有卷者阿,飘风自南”。

咸阳风景名胜

茂陵

茂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汉武帝刘彻的陵墓,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乾陵

乾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的合葬墓,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

彬县大佛寺石窟

彬县大佛寺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丝绸之路重要的地理坐标,陕西境内最大的石窟群,体现了石刻大佛艺术自西域东传及在关中地区的流行,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关中第一奇观”。

铜川市风景名胜

药王山

药王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药王山为纪念医学大师孙思邈,后人在此修庙、建殿、塑像、立碑,是著名的医宗圣地。

玉华宫

玉华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初唐时皇家避暑行宫,玄奘法师在此译经四载,完成了20万颂的《大般若经》,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二月五日圆寂于此。

照金香山

照金香山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渭南风景名胜

华山

华山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地质公园。华山是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少华山

少华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道教名山,西岳华山的姊妹山,自古并称“二华”。据神话传说,华山因高五千仞被玉帝封为太华之主,盟冠五岳,少华山高四仟仞,被封为太华之辅,赐号少华。

洽川

洽川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诗经》开篇之作《关雎》的发生地。

延安风景名胜

黄帝陵

黄帝陵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号称“天下第一陵”,又称“华夏第一陵”、“中华第一陵”。被国务院编为“古墓葬第一号”,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宝塔山

宝塔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延安地标,中国革命圣地的象征。

榆林风景名胜

镇北台

镇北台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和“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

红碱淖

红碱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陕西省十大自然风景名胜区。

白云山

白云山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道教名山,又名嵯峨岭,素以“关西名胜”闻名于世。

汉中风景名胜

午子山景区

午子山景区也称“午子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堰口镇堰口社区,是集自然山水风光、珍稀植物、茶园、果园、田园风光、堰上古镇、宗教文化活动等于一体的旅游风景名胜区,为道教活动圣地和陕南道教活动中心,素有“汉南胜景区、陕南小华山、陕南小武当”之美称,是观光旅游、宗教朝拜的圣地。

张骞墓

张骞墓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辟者张骞的墓葬。

张良庙

张良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张良庙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紫柏山有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风景如画,为秦巴千里栈道“第一名山”。

华阳景区

华阳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千年古船城,秦岭第一镇”之称,是观赏“秦岭四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的理想场所。

安康风景名胜

南宫山

南宫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瀛湖

瀛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独具秦巴汉水自然风光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陕西十大美景之一,列入全国首批15个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

凤堰古梯田

凤堰古梯田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秦巴山区考古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美丽田园”。

商洛风景名胜

金丝大峡谷

金丝大峡谷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被誉为“峡谷奇观,生态王国”。

牛背梁

牛背梁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东段最高峰,是西安市和陕南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因其山脊像牛背而得名。

天竺山

天竺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以雄、险、奇、幽、秀而闻名,有“秦岭奇观”之美称。

分类
陕西省

陕西省历史文化

陕西省历史文化

陕西省历史文化综述

陕西地跨西北和西南,古为雍州、梁州之地(陕北、关中属雍州、陕南为梁州),又称为三秦大地,纵贯南北,连通东西,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区,处于黄河中游和汉江中上游,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这里有人类诞生初期的西安蓝田猿人,是仰韶文化最集中的发现地,这里有最具原始社会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遗址和杨官寨遗址,有世界四大古都的长安,这里是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的诞生地、部族发源地及陵寝所在地,相传也是更为久远的华胥古国或华胥氏的所在。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元祖,她分别繁衍下了女娲、伏羲,后来女娲、伏羲繁衍了少典,而炎帝、黄帝二帝又是少典的后裔,故华夏和中华中的华字皆源于华胥氏(一说是源于华山,也位于陕西)。

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桥陵等都记录印证了陕西古代文化,其中已开发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就展现了一个巨大地下雕塑艺术宝库,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陕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关中

西秦文化,是中国西部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上古时代蓝田猿人,到中华文明的发源华胥古国,再到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三皇”,从半坡的仰韶文化到西周定都丰镐、秦王朝的建立、汉隋唐帝国的延续,再至近代的西安事变,一直到国家在西安宣布实施西部大开发。

陕北

延安宝塔山陕北是中国现代革命圣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陕北革命精神。陕北境内的革命文物达140多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延安市区内的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县瓦窑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等国家级保护文物。从商周时代起,陕北成为中原华夏民族(汉族前身)和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与交流,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战国时代秦国大将蒙恬,秦朝时代秦始皇长子扶苏都曾经驻守这里,并且修筑长城,留下了中国古代边防的丰富的历史和人文遗迹;而作为革命圣地,陕北又是新中国的发祥地和革命精神的象征。

陕南

中部和西部为蜀文化,东部为秦、楚文化;是汉族重要的发祥地。刘邦曾被封为汉中王,汉朝因此得名,汉族也因此得名。刘备曾在汉中称王,因此刘备政权被称作“蜀汉”。陕西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大约在80万—120万年前,关中地区的蓝田猿人和陕南汉中龙岗寺人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开始制造和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采集果实和狩猎鸟兽。龙岗寺旧石器在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早期,绝对年代距今120万年以上,早于蓝田猿猴人遗址,是陕西最早的旧石器文化,龙岗寺旧石器遗址被誉为是“亚洲三大旧石器遗址之一”。

陕西省方言

陕西方言是指陕西省管辖范围内的方言。受地理、历史、政治及迁徙等因素的影响,陕西各地方言从语音到词语都有很大的差异。从整体语感来看,陕西方言分为关中话、陕北话、陕南话三部分。秦岭以南除洛南、商州、丹凤外是陕南方言区,延长、甘泉、延安以北除定边外是陕北方言区,陕南、陕北两方言区以外的地域是关中方言区。

关中方言分为西府方言(宝鸡、咸阳西部)和东府方言(西安、咸阳大部、渭南、铜川),是中国最古老的语言。西周时期,关中方言被称为“雅言”,《诗谱》记载:“商王不风不雅,而雅者放自周。”关中方言曾经是周秦汉唐四大朝代的官方语言。汉代的大一统格局更促使了西安话影响全国各地的方言,唐代达到鼎盛。

陕北方言属西北官话和晋方言,方言受山西影响较大,仍被保留入声。陕南方言多属于巴蜀方言(西南官话),有关中话、江淮官话、楚语、赣语、湘语、客家话的少量分布。

陕西省文物古迹

截至2011年,陕西有各类文物点3.58万处、博物馆151座、馆藏各类文物90万件(组),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中国首位,著名的有:长城、秦始皇兵马俑、乾陵、茂陵、阳陵、黄帝陵、法门寺等,西安城墙、西安碑林、西安钟鼓楼、大小雁塔等。在陕西,仅有名有姓的古代帝王陵墓就有72座,被誉为“东方帝王谷”。

截至2019年,陕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增至270处。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表明,陕西省境内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陕西各地的博物馆内陈列的西周青铜器、秦代铜车马、汉代石雕、唐代金银器、宋代瓷器及历代碑刻等稀世珍宝,昔日的周秦风采、汉唐雄风从中可窥一斑。

陕西境内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序号文物保护单位建造时间地区
1延安革命遗址1937—1947年延安市
2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汉至宋汉中市
3大雁塔西安市
4小雁塔西安市
5兴教寺塔西安市
6西安城墙西安市
7西安碑林汉至近代西安市
8药王山石刻隋至明铜川市
9半坡遗址新石器时代西安市
10丰镐遗址西安市
11阿房宫遗址西安市
12秦陵兵马俑西安市
13汉长安城遗址西汉西安市
14大明宫遗址西安市
15黄帝陵延安市
16秦始皇陵西安市
17茂陵(汉武帝刘彻墓)西汉咸阳市
18霍去病墓西汉咸阳市
19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咸阳市
20乾陵(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墓)咸阳市
21顺陵(武则天之母杨氏墓)咸阳市

陕西省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

长城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
小雁塔兴教寺塔大明宫
未央宫彬县大佛寺石窟张骞墓

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华山西安城墙
党家村古建筑群统万城
石峁遗址黄帝陵
秦蜀古道(蜀道)秦直道遗址
丝绸之路拓展项目:茂陵、鸠摩罗什舍利塔、昭陵、乾陵、大唐西市、兴庆宫、天坛、含光门、延平门、明德门遗址、法门寺地宫、大秦寺塔、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
周原及丰镐遗址:周原遗址、丰镐遗址
秦都城及陵墓遗址:秦雍城遗址、秦咸阳城遗址、阿房宫遗址、秦东陵
汉唐帝陵:汉文帝霸陵、汉宣帝杜陵、汉武帝茂陵、汉昭帝平陵、汉成帝延陵、汉平帝康陵、汉元帝渭陵、汉哀帝义陵、汉惠帝安陵、汉高帝长陵、汉景帝阳陵、唐高祖献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乾陵、唐中宗定陵、唐睿宗桥陵、唐玄宗泰陵、唐肃宗建陵、唐代宗元陵、唐德宗崇陵、唐顺宗丰陵、唐宪宗景陵、唐穆宗光陵、唐敬宗庄陵、唐文宗章陵、唐武宗端陵、唐宣宗贞陵、唐懿宗简陵、唐僖宗靖陵
中国汉传佛教祖庭:大慈恩寺、兴教寺、大兴善寺、青龙寺、草堂寺、净业寺、香积寺、华严寺

陕西省革命圣地

近现代的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19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从此,中共中央在陕北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延安成为中国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陕西省历史名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个):西安、延安、韩城、榆林、咸阳、汉中。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个):黄陵、凤翔、乾县、三原、蒲城、华阴、城固、勉县、府谷、神木、佳县。

陕西省非遗文化

截至2022年,陕西省共有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咸阳茯茶4个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9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74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分类
陕西省

陕西省社会事业

陕西省社会事业

陕西省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末,陕西省认定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2208家。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68546项,合同成交金额3053.50亿元。其中,技术开发合同18688项,成交金额681.02亿元;技术转让合同1197项,成交金额14.96亿元;技术咨询合同2295项,成交金额40.85亿元;技术服务合同46211项,成交金额2309.23亿元,技术许可合同155项,成交金额7.45亿元。全年共获授权专利79375件,其中发明专利18963件,实用新型专利54496件,外观设计专利5916件。截至2022年底,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2069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0.762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0253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7.653件。

陕西省教育事业

西安是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聚集的城市之一,在校学生人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居中国第三位,是中国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是中国三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

截至2022年末,陕西省共有高等学校111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97所、成人高校14所。研究生招生6.66万人,在学研究生20.16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38.05万人,在校生130.44万人;成人本专科招生11.69万人,在校生23.72万人;网络本专科招生11.40万人,在校生29.47万人。全省共有中等职业学校225所,招生10.78万人(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30.14万人(不含技工学校)。全省共有幼儿园8028所,入园幼儿38.40万人,在园幼儿132.56万人;小学4407所,招生48.27万人,在校生298.80万人;初中1666所,招生45.72万人,在校生127.14万人;普通高中444所,招生23.86万人,在校生67.70万人。

陕西省普通高等院校

地区层次名单
西安市本科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财经大学、西安邮电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边海防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安飞行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西安通信学院、西安航空学院、西安医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文理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西安培华学院、西安工商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交通工程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京学院、西安思源学院、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西安信息职业大学、西安汽车职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长安大学兴华学院、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专科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西安海棠职业学院、西安健康工程职业学院、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工商职业学院、陕西旅游烹饪职业学院、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咸阳市本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专科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汉中市本科陕西理工大学
专科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延安市本科延安大学
专科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宝鸡市本科宝鸡文理学院
专科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宝鸡三和职业学院、宝鸡中北职业学院、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榆林市本科榆林学院
专科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职业技术学院、榆林能源科技职业学院
渭南市本科渭南师范学院
专科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商洛市本科商洛学院
专科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安康市本科安康学院
专科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铜川市本科
专科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重点大学

序号大学名称学校属性主管部门
1西安交通大学双一流、九校联盟(C9联盟)教育部直属
2西北工业大学双一流、“七五”“八五”十五所重点大学工信部直属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双一流、111计划教育部直属
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双一流、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直属
5陕西师范大学双一流、教育部六大直属师范教育部直属
6长安大学双一流、 111计划教育部直属
7西北大学双一流、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陕西省属
8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四医大)双一流、军队2110工程、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中央军事委员会后勤保障部
9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军队2110工程解放军空军总部直属
10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军队2110工程解放军火箭军总部直属
1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军队2110工程武警总部直属
12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边海防学院军队2110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部
1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安飞行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14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原西安政治学院)中央军事委员会
15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西安校区(原西安通信学院)中央军事委员会

省高水平或省部共建高校

序号大学名称学校属性主管部门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老八校之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省高水平陕西省
2西安理工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省高水平陕西省
3陕西科技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省高水平陕西省
4西安科技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省高水平陕西省
5西安外国语大学省高水平陕西省
6西北政法大学五院四系之一、立格联盟成员、省高水平陕西省
7西安美术学院省高水平陕西省
8延安大学省部共建、省高水平陕西省
9西安工业大学兵工七子、省高水平陕西省
10西安工程大学省高水平陕西省
11西安石油大学省部共建、省高水平陕西省
12西安邮电大学省部共建、省高水平陕西省
13西安财经大学省部共建陕西省
14西安体育学院省部共建陕西省

陕西省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陕西省文旅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0个,文化馆122个。全省公共图书馆117个,全年总流通1363万人次。

陕西省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陕西省向国家集训队选派优秀运动员63名,教练员13名。开展优秀竞技后备人才“选星计划”,组建省级训练营19个,参训739人。纳入省队试训187人,并向国家训练营输送56人。统筹1.45亿元建成277个全民健身工程项目,推动全省179个场馆实施免费低收费开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陕西运动员参加国内高水平比赛共获得24金10银18铜。

陕西省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陕西省共有卫生健康机构34779个(包括村卫生室21951个)。其中,医院128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19个,卫生院1552个。全省共有床位28.96万张。其中,医院病床23.83万张,卫生院病床3.74万张。全省共有卫生人员45.59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7.82万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12.56万人,注册护士16.31万人。

陕西省社会保障

劳动就业

2022年,陕西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2.9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4.2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4.27万人,登记失业人员实有数23.83万人。

社会保险

截至2022年末,陕西省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1280.84万人。其中,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857.33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人数225.5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92.5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52.45万人。

社会福利

截至2022年末,陕西省共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885个,床位11.63万张,收养人数6.04万人;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有14815个,社区养老服务床位10.45万张,服务人次数达240.55万人次。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城市低保9.43万户16.45万人,平均保障标准652元/人月;农村低保50.14万户110.56万人,平均保障标准5385元/人年。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五保)12.46万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约3.65万人,基本生活标准6279—15840元/人年,照料护理标准根据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分别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0%、15%和25%。2022年,临时救助53.5万人次。

陕西省安全生产

2022年,陕西省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55起,同比减少190起,下降34.86%;死亡345人,同比减少138人,下降28.57%。其中,发生较大事故14起,死亡54人。未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分类
陕西省

陕西省交通运输

陕西省交通运输

陕西省交通

公路

西宝高速、西康高速、西铜高速、西汉高速(京昆高速公路陕西段)、包茂高速(陕西段)、青银高速(陕西段)、福银高速(陕西段)、沪陕高速(陕西段)、柞水至山阳高速公路、坪坎至汉中高速公路

铁路高铁

铁路高铁:西宝高速铁路、大西高速铁路、西成高速铁路、宝兰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西银高速铁路、武西高速铁路。普铁: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宁西铁路、西康铁路、襄渝铁路。

航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汉中城固机场、榆林榆阳机场、延安南泥湾机场、安康富强机场。

地铁

西安地铁(Xi’an Metro),是服务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境内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第一条线路于2011年9月16日开通试运营,使西安为中国内地第14座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西北地区第1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截至2022年12月,西安市开通运营地铁线路共有8条,分别为: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9号线和14号线,均采用地铁系统,运营里程长度共计279千米;共设车站176座,其中换乘车站17座。

陕西省运输

2022年,陕西省货物运输总量16.47亿吨,比上年增长2.5%;货物运输周转量4369.64亿吨千米,增长10.7%。旅客运输总量1.38亿人,下降35.7%;旅客运输周转量347.98亿人千米,下降39.3%。

分类
陕西省

陕西省经济

陕西省经济

陕西省经济综述

2022年,陕西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772.68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5.34亿元,增长4.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9%;第二产业增加值15933.11亿元,增长6.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6%;第三产业增加值14264.23亿元,增长2.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5%。人均生产总值82864元,比上年增长4.3%。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6898.3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1.6%,占比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陕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8.1%,农户投资下降2.0%。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8.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5%。全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0.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7%,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4.0%,文化产业投资下降12.5%。

财税收支

2022年,陕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11.58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26.8%。其中,各项税收2682.85亿元,同口径增长29.2%;非税收入628.73亿元,增长16.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66.34亿元,增长11.5%。其中,节能环保支出增长3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1.9%,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8.1%。

人民生活

2022年,陕西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16元,比上年增加1548元,增长5.4%。其中,工资性收入16053元,增长5.4%,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3.3%;经营净收入3896元,增长5.3%,占12.9%;财产净收入1925元,增长4.6%,占6.4%;转移净收入8242元,增长5.7%,占27.4%。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848元,比上年增加502元,增长2.6%。

2022年,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431元,比上年增加1718元,增长4.2%。其中,工资性收入24219元,增长4.2%;经营净收入3207元,增长4.8%;财产净收入3348元,增长3.4%;转移净收入11657元,增长4.4%。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766元,比上年减少18元,下降0.1%。

2022年,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4元,比上年增加960元,增长6.5%。其中,工资性收入6497元,增长6.5%;经营净收入4702元,增长6.1%;财产净收入259元,增长4.3%;转移净收入4246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094元,比上年增加936元,增长7.1%。

2022年,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0∶1,较上年缩小0.06。2022年,陕西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2.0%;食品价格上涨3.2%,非食品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2.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3%。

陕西省第一产业

2022年,陕西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10.56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增加值2004.54亿元,增长3.9%;林业增加值52.11亿元,增长11.1%;牧业增加值496.61亿元,增长4.9%;渔业增加值22.07亿元,增长6.6%。

农业

2022年,陕西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17.4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4%。其中,夏粮1105.10千公顷,与上年持平略增;秋粮1912.37千公顷,增长0.7%。

林业

2022年,陕西省森林覆盖率46.84%。全年营造林面积390.6千公顷,森林蓄积量5.7亿立方米,林地面积12530千公顷,林业自然保护区60个,林业自然保护区面积1119.3千公顷。

畜牧业

2022年,陕西省肉类总产量132.09万吨,比上年增长3.2%。其中,猪肉产量101.6万吨,增长4.1%。禽蛋产量63.6万吨,增长0.3%。生牛奶产量107.9万吨,增长3.1%。年末生猪存栏903.5万头,比上年末增长2.1%;牛存栏150.6万头,增长0.9%;羊存栏878.3万只,下降0.3%;家禽存栏7701.2万只,增长0.1%。

渔业

2022年,陕西省水产品产量17.35万吨,比上年增长1.6%。

陕西省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陕西省全部工业增加值13158.3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1%,制造业增长5.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1%;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8.2%,非能源工业增长5.8%;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4.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3520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4%;营业利润4600.3亿元,增长25.2%。

建筑业

2022年,陕西省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893.0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0067.87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总产值6598.29亿元,增长11.2%;签订合同额24520.56亿元,增长12.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0252.73万平方米,增长10.1%。

陕西省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2年,陕西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其中,金融业增长7.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3.0%。1—11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684.87亿元,增长3.6%。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1.3%,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17.9%。

国内贸易

2022年,陕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0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071.27亿元,增长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30.34亿元,增长6.2%。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9273.52亿元,增长1.9%;餐饮收入1128.09亿元,下降1.8%。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7%,中西药品类增长14.5%,粮油、食品类增长13.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3%,烟酒类增长4.8%,家具类增长2.7%,汽车类增长1.3%,金银珠宝类增长0.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1%,通信器材类下降1.5%,日用品类下降2.8%,化妆品类下降2.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1.2%。

对外经济

2022年,陕西省进出口总值4835.34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出口3011.35亿元,增长17.8%;进口1823.99亿元,下降16.4%。

招商引资

2022年,陕西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14家,较上年同期增加2家;合同外资62.13亿美元,同比增长3.3倍;实际利用外资14.64亿美元,同比增长37.6%。

房地产业

2022年,陕西省房地产开发投资4254.79亿元,比上年下降4.2%。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8711.61万平方米,下降4.2%。商品房销售面积3308.72万平方米,下降22.3%。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58.92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3.7%。

邮电通信

2022年,陕西省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83.89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快递业务量11.28亿件,增长0.9%。电信业务总量455.20亿元,增长25.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76.2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834.36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2627.81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1654.58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1760.44万户。

旅游业

2021年,陕西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9057.9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9.4%;国内旅游收入3433.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3%。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陕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1956.81亿元,同比增长13.4%,比年初增加7331.7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8860.45亿元,同比增长10.1%,比年初增加4481.12亿元。截至2022年末,陕西省境内证券公司3家。各类证券营业部240家(含外地公司在陕西的营业部),比上年减少8家。年末证券开户数777.9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92.72万户。

保险业

2022年,陕西省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1102.02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财产险272.79亿元,增长7.1%;人身险829.23亿元,增长4.0%,累计赔付支出360.36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67.96亿元,下降1.0%;人身险赔付支出192.40亿元,增长13.9%。

分类
陕西省

陕西省政治

陕西省政治

陕西省党政领导一览(截止2023年3月)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委员会书记赵一德
副书记赵刚
省委常委王兴宁、王晓、 方红卫、  郭永红、刘强、蒿慧杰、王琳、赵天翔、孙大光、李明远
秘书长王琳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赵一德
副主任庄长兴、郭青、方光华、李晓英(女)、樊维斌、杨广亭
秘书长韩水岐
陕西省人民政府党组书记、省长赵刚
副省长王晓、叶牛平、戴彬彬、窦敬丽(女)、徐明非、钟洪江
秘书长方玮峰 、王海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党组书记、政协主席徐新荣 
党组副书记郭永红
副主席李兴旺、杨冠军、刘宽忍、张晓光、孙科、范九伦、李忠民、高岭
秘书长闫超英

分类
陕西省

陕西省人口

陕西省人口

截至2022年末,陕西省常住人口3956万人,比上年增加2万人。其中,男性2018万人,占51.01%;女性1938万人,占48.99%,性别比为104.13。出生人口29.1万人,出生率7.36‰;死亡人口30.2万人,死亡率7.64‰;自然增长率-0.28‰。城镇人口2532万人,占64.02%;乡村人口1424万人,占35.98%。人口年龄构成为0—14岁人口占16.78%,15—64岁人口占68.53%,65岁及以上人口占1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