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文化总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文化称为桂系文化、八桂文化,从属于岭南文化 。早在商周时期,骆越人已建立起岭南地方政权“骆越方国”,并根据商周中央王朝的指令,开发和管理岭南和南海。骆越方国主要中心在今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大明山南麓马头镇到骆越镇(地图标为陆斡镇)一带。骆越方国地域广大,包括广西西江以南,广东西南部,海南岛,南海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中国岛礁及相关海域,一度管理到交趾和九真。骆越方国开发岭南和南海成绩斐然,创造了繁荣的稻作文化,留下了辉煌的花山岩画,开发了南海和海上丝绸之路,培育了闻名世界的合浦南珠等。

壮、布壮,原是壮族自称。在汉文史书中译写为“撞”、“徸”等,读音“壮”,最早见于宋代文献中。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写为“僮”。1965年10月12日,把僮族的“僮”改为强壮的“壮”字。壮族历来有聚族而居的习俗,古代壮族的大姓莫氏、黄氏、侬氏、韦氏、覃氏、罗氏、岑氏、蒙氏、闭氏、甘氏等,都是在原来氏族制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并长期聚族而居,所谓“举洞纯一姓者”是也。一些壮族地区的宗族组织和宗族文化比较发达,建有祠堂,立有族规,并修有族谱。壮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在布洛陀神话基础上创造的《布洛陀》长诗,是壮族的一部古老而宏伟的创世史诗。 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三月三”歌节最为隆重。壮族传统的丧葬习俗,主要有两大葬法,即土葬和火葬。清代中叶以后,土葬成为主要葬法。壮族的土葬,以“二次葬”为主要葬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的汉族发展情况比较复杂,各具特点,称谓很多,有客人、土州人、民户、黎民、百姓、新民、来人、菜园人、蔗园人、射耕人、疍民、官人、军人、客家、平语人、伢人、六甲、土拐、白话人、湘人、广佬、福佬、反壮、先人、唐人、平原人、高山汉、山湖广等不下数十百种。有人曾以语言作区分,将广西汉族分为“官、平、白、客”数支,但仅仅语言差别还不足以全面反映民族内部的分支及特点。近年有的学者主要根据习俗文化心理与民族关系特征,参照地域、语言(方言)特点将广西汉族划分为:普通汉族、客家人、蔗园人、百姓人、六甲人、疍民、伢人、福建人等数支。 边陲地区的移民传说已经得到了比较深入的讨论,无论是否土著,这类传说往往以中原某地为原乡,目的在于确立某种正统性的身份。在明代成化年间所制的石刻文字中,广西恩城赵氏土司便把自身祖源追溯至跟随狄青南征侬智高的宋代将领,并视山东青州为祖籍地。清代乾隆年间广西归顺州的覃恩祚在为其祖父树立的墓碑中,讲述了从广东南海迁徙的故事。尽管在明代覃印峰本人的墓碑上并无丝毫相关的记载,但时至今日,靖西市的绝大多数姓氏均声称来自广东南海。明代发端的山东青州说集中在土司或头目家族中,清代兴起的广东南海说则遍布普通民众之家。尽管这些说法明显缺乏史料支持,有的已为学者所辨伪,严肃的学者多用其测度一个时代的社会情境,而不是将其当作真实的历史,但这些传说依然意义重大。这类祖源叙事在部分学者看来不过是自卑者的攀附,但它们既是特殊地域国家整合的方式,也是国家整合的结果,体现了地域人群身份与认同的建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

世居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2个民族除回族转用汉语外,其他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并都在使用,分别是汉语、壮语、瑶语、苗语、侗语、仫佬语、毛南语、京语、彝语、水语、仡佬语。其中,汉语、壮语、瑶语、苗语、彝语还各有自己的方言土语。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汉语有粤语、西南官话、平话、客家话、湘语、闽语等6种方言,粤语使用人数大约为1200万 [80] ,主要流布于整个桂东南地区和横县、南宁以及左右江一带县城集镇;西南官话使用人口在500万以上,主要流布于桂北地区及其他一些地区的县城;客家话主要流布于陆川、柳江、柳城等县,并散布全区各地;平话北起灵川、南至凭祥,西至百色,东达灵山的广大地区之交通要道附近;湘语主要流布于桂北的全州、灌阳、资源三县和兴安县大部;闽语主要流布于南流江沿线博白、陆川等地及西江上溯沿其支流到达贺州、平乐、桂平等地,流布范围大而分散。

壮语分南部和北部两大方言区。唐宋以来,壮族民间曾流行“土俗字”,这种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利用汉字的音、义组合而成。不过,由于古壮字地区差别较大,缺乏规范,因此各地壮族之间无法形成统一的壮族文字,主要依靠汉文进行交流。1955年,党和人民政府帮助壮族人民创制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并培训壮文骨干。20世纪80年代,又完成了《壮文方案》的修订工作。壮文的推行,有利于壮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瑶语是瑶族使用的勉语、布努语、拉珈语三种语言的统称。布努语内部有布努、巴唔、炯奈、唔奈、优诺等5个方言;拉珈语内部没有方言土语的分化。苗语内部分黔东、湘西和川黔滇等3个方言。侗语、仫佬语、毛南语、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京语、仡佬语语属尚未定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普通话(汉语)和规范汉字,广西的经济社会领域和公共服务行业用语基本为汉语普通话。随着国家通用语言传播力度的加强以及广播、电视、网络、通讯等新旧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广西原来使用人口较少的民族语言及其方言土语面临着衰退、弱化并逐步走向濒危,甚至消失的态势。广西仡佬族的多罗方言、哈给方言、俫话,瑶族的拉珈语、炯奈话、巴哼话,京族的京语,水族的水语,彝族的彝语,毛南族的毛南语,仫佬族的仫佬语以及学术界仍有争议的布央语、五色话、茶洞话等都处于不同程度濒危状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饮食

广西壮族自治区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但境内南北亦有些许变化,在桂东南的玉林、梧州、贺州、南宁、北海、钦州等主要以清淡,在北部的柳州、桂林等部分地区有吃辣习惯。据旅行家徐霞客所记载,广西境内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早期的饮食已有种食稻谷和蔬菜、腌菜、饮茶、行酒礼等习惯。其中以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钦州猪脚粉、桂林两江松花糖、防城牛腩粉、梧州龟苓膏、巴马香猪、宾阳白切狗、宾阳酸粉、玉林牛巴、玉林云吞、玉林酸料以及各地的米粉、切粉、滤粉等为代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俗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 ,壮族三声部民歌历史悠久,发源于唐宋时期,分布在广西马山县和广西上林县交界处大石山壮族地区的壮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是“马山文化三宝”之一。 2007年被列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牛魂节”,又称“牛王节”、“开秧节”。多在春耕以后的一天进行,有的地区固定于农历四月初八进行,因为相传这一天是牛王的诞辰。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将牛梳洗一番,并修整牛栏,带着一篮五色糯米饭和一束鲜草,到牛栏旁边祭牛魂,然后把一半食品及鲜草分给每头耕牛吃。

宾阳炮龙节,主要有百龙舞宾州炮龙之夜文艺晚会和烟花燃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炮龙展示、百家宴以及书画、摄影展等活动。

“三月三”歌圩,原名“三月三”歌节,自1985年起先后举办了18届,2003年后更名为“歌圩”,推出山歌擂台赛、千人竹杠阵等富有壮乡特色的活动项目。

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主要活动有开幕式、布洛陀之夜晚会、布洛陀民间祭祀大典、壮民族山歌歌王大赛、国际雄狮大赛、壮民族歌圩体育运动会、布洛陀文化研究成果发布会、商贸活动等。

环江毛南族分龙节,活动内容主要有敬祭仪式、民族体育竞技表演、山歌对唱、民族特产及工艺品展销、民族文艺晚会、千人傩面狂欢篝晚会等。

龙胜红瑶晒衣节,红瑶(瑶族的一个支系,以崇尚红色为美,妇女所穿衣服多为红色而得名)文化讲古、劳动场景展示、红瑶习俗展示、民族歌舞表演、千人送新娘表演等活动。

瑶族盘王节,主要活动有瑶族歌舞专题晚会、开幕式及大型文艺表演、三省十三县节目展演、瑶族服饰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奇石、盆景展和书画、摄影展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吉祥物

2018年4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徽标和吉祥物,总体设计以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发展为理念,徽标名为“锦绣辉煌,扬帆启航”,吉祥物名为“欢欢”和“喜喜”。

广西壮族自治区戏曲

粤剧流布于广西粤方言区,明万历年间,就有戏班在广西梧州演出。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粤剧演出在广西非常兴盛。西江流经的主要码头成了粤剧演出的重要场所。

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广西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一带部分官话地区,波及湖南南部地区。桂南采茶戏是主要流传在广西玉林、钦州、贺州、贵港等地的汉族地方戏,有近500年历史。

少数民族戏剧和地方戏种:壮剧、壮欢、彩调剧、邕剧、苗剧、毛南剧、壮族提线木偶戏、壮族师公戏。壮剧大体上可分为师公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乐西土戏等六种。师公剧主要流传于河池、柳州等地的壮族地区,是在“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传唐代就有了。传统剧目有《莫一大王》、《白马姑娘》、《顺知戽海》等。

据统计,广西18个民族小剧种已濒危14个、消亡2个。桂南采茶戏、壮族师公戏等历史积累深厚,与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精神信仰息息相关的民族剧种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但大部分民族剧种,则在缺乏关注、后继无人的情况下日渐式微,甚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