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河北省

河北省政治

河北省政治

河北省主要领导

河北省主要领导

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委员会书记倪岳峰
副书记王正谱、廉毅敏
省委常委廉毅敏、张超超、刘昌林、张政、张国华、夏延军(女)、柯俊、董晓宇、武卫东、赵革、 王继平
秘书长董晓宇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倪岳峰
副主任董仚生、周仲明、张妹芝(女)、高云霄(女)、吴晓华、陈平
秘书长安忠起
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正谱
副省长时清霜、严鹏程、胡启生、金晖(女)、王立彤、董兆伟
秘书长朱浩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委员会主席廉毅敏
党组副书记冉万祥、夏延军
副主席冉万祥、葛会波、高志立、张古江、王宝山、常丽虹、康彦民、张福成、何秉群
秘书长陈书增

河北省省会变迁

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决定将国都迁北平(迁都后改称北京),并将北平行都司更名为大宁都司,迁驻保定,负责京畿附近的护卫与安全。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正式设立直隶省,巡抚驻大名府。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府,省会遂迁往保定,直至晚清

清同治九年(1870年)以后,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总督夏在天津,冬在保定,这样一直延续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和天津后才改变。北洋政府时期,直隶总督在天津办公。

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河北省名出现),省会仍在天津,但10月即迁北平。民国十九年(1930年)10月,省会再迁天津。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天津改为直辖市,河北省会又迁保定。随着抗日战争的开始、解放战争的进行,当时的省政府如风雨飘摇中的一叶小舟,不断地变换地点,民国二十八年至民国二十九年(1939-1940年),省会驻在河北省保定,后还曾一度流落到陕西。抗战胜利后,河北省政府在西安恢复办公,不久回迁北平。

1949年7月,华北地区大部解放,华北人民政府决定,建立统一的河北省。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相继在保定成立,保定成为河北省省会。1958年4月大跃进时期,为了工农互促,全面跃进,省一届人大七次会议决定,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1966年,美国扩大了侵略越南的战争,中苏关系恶化。为响应毛泽东同志“备战、备荒”指示,河北省委决定将省会撤出天津,迁回保定。省会回保没几天,“文化大革命”爆发,河北省党政大权被造反派夺走。

1968年1月,北京军区在北京召开河北省革命委员会筹备会议。认为,石家庄工人阶级队伍比较坚强,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建议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至石家庄市。同年2月3日,经中央批准的河北省革委会在石家庄成立,石家庄成为河北省新省会。省会迁石后并不平静,又有一番“留石”和“回保”的争论。1971年3月,周恩来总理批示,河北省省会就地建设,不要再迁了。从此,省会便驻石家庄。

2016年5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河北省人民政府机关由石家庄市桥西区维明南大街46号迁移至石家庄市长安区裕华东路113号,自2016年5月3日起正式在新址办公。

分类
河北省

河北省人口

河北省人口

河北省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河北省常住总人口742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5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65%,比上年末提高0.51个百分点。出生人口45.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09‰;死亡人口58.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8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1‰,比上年下降1.28个千分点。

河北省民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河北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1389092人,占95.6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221143人,占4.32%。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2527759人,增长3.67%;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28266人,增长7.63%。河北省主体民族为汉族,少数民族有满、回、蒙、壮、朝鲜、苗、土家等55个。

分类
河北省

河北省自然资源

河北省自然资源

河北省动物资源

河北省的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现知陆栖(包括两栖)脊椎动物530余种,约占全国同类动物种类的29.0%,其中兽类80余种,约占全国的20.3%;鸟类420余种,约占全国的36.1%;爬行类、两栖类分别有19种和10种。全省拥有国家和省重点保护动物137种。在野生动物资源中,有不少全国珍贵、稀有种类,如鸟类中褐马鸡是河北特有,世界珍禽,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其它珍稀动物还有白冠长尾雉、天鹅、猕猴、金钱豹、青羊、黄羊、白鼬等

河北省盛产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鲂鱼、黑鱼、鳝鱼、虾、蟹等。坝上的细鳞鱼,沽源的鲫鱼,秦皇岛的香鱼、文昌鱼,白洋淀的鳜鱼、桂鱼,都很有名。沿海鱼类主要有:带鱼、黄花鱼、梭鱼、比目鱼、偏口鱼、鲆鱼、鲳鱼、面条鱼、墨鱼等110多种。有虾类20多种,其中琵琶虾产量最大,对虾驰名国内外。蟹类有10多种,也很有名。贝类,有文蛤、青蛤、蛏、牡蛎、蚶等。藻类有紫菜、石花菜、海参等。

河北省植物资源

河北省是中国植物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植物种类总共有204科、940属、2800多种,其中蕨类植物21科,占全国的40.4%;裸子植物7科,占全国的70%;被子植物144科,占全国的49.5%。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野大豆、水曲柳、黄檗、紫椴、珊瑚菜等。

河北省森林主要分布于冀北山地。其中燕山地区林地面积占全省60%以上,冀西北盆地、太行山和坝上地区林地面积占全省23%。主要树种有油松、华北落叶松、山杨、白桦、柞栎。全省森林资源由北向南依次递减,主要分布在山区,山区森林覆盖率排序依次是:冀北山地47.65%,冀西北山地21.45%,太行山区19.84%。城镇、村屯等人口聚集区绿化水平相对较低。森林资源以中幼龄林为主,所占比例为84.22%,河北省森林覆盖率34%。

河北省栽培作物主要有: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水稻、高粱、豆类等,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麻类等,木本植物500多种,包括用材树100多种,驰名中外的树种有青杨、香椿、栓皮栎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有云杉、油松、柏树、华北落叶松、榆、椴、槐、杨、青檀、白楸及桦木材类等;特种经济树种漆树、杜仲、泡桐、黄连木等也有分布。

河北省的果树有百余种,干果主要有板栗、核桃、柿子、红枣及花椒等,板栗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居全国第一;鲜果主要有梨、苹果、红果、杏、桃、葡萄及石榴等,梨的产量居全国第一,野果猕猴桃、酸枣、榛子、山杏、山葡萄等也有一定产量。河北省果品拥有许多著名产品,如赵县雪花梨,深州蜜桃,宣化葡萄,昌黎苹果,沧州金丝小枣,阜平、赞皇大枣、迁西板栗,卢龙露仁核桃等畅销国内外。灌木的种类很多,分布较广,有些野果及药材也属灌木,草本植物的种类也很多,仅坝上地区即有300多种,包括不少优良牧草,如禾本科的羊草、无芒麦草、冰草,豆科的紫花苜蓿,山野豌豆等。药用植物已被利用的有800多种,主要有葛藤、甘草、麻黄、大黄、党参、枸杞、枣仁、柴胡、防风、知母、白芷、远志、桔梗、薄荷及黄芩等。

河北省水资源

2019年,河北省平均降水量442.7毫米,比上年减少64.9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89.0毫米。全省地表水资源量51.3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97.86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重复计算量,全省水资源总量113.5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50.5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减少91.19亿立方米。全省总供水量182.2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78.32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96.44亿立方米,其他水源供水量为7.53亿立方米。全省总用水量为182.29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102.91亿立方米,林牧渔畜用水量11.4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18.81亿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量4.89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量22.15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22.09亿立方米。

河北省矿产资源

截至2021年底,河北省已发现矿产159种(以下涉及矿种均为亚矿种),其中有查明资源量的矿产133种,无查明资源量的矿产26种;列入《2021年河北省矿产资源储量表》(以下简称《储量表》)的矿产94种,未列入《储量表》的矿产39种。列入《储量表》矿产地1560处,按矿产大类划分:能源矿产167处、金属矿产911处、非金属矿产482处;按矿产地规模划分:大型213处、中型369处、小型978处。列入《储量表》的矿产中,资源量排位居全国前5位的有铁矿、冶金用白云岩等39种;位次在6至10位的有钼矿、熔剂用灰岩等17种。主要矿产中,煤炭居全国第13位;铁矿居全国第3位;钼矿居全国第10位;金矿居全国第18位;冶金用白云岩居全国第5位;水泥用灰岩居全国第13位。

河北省风能资源

河北省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坝上地区、秦皇岛、唐山、沧州沿海地区以及太行山、燕山山区。截止2019年底河北省已累计实现风电装机1760万千瓦,居全国第三位。

河北省地热资源

河北省地热资源比较丰富,分布广泛,且埋藏较浅,为对流型、传导型、多种成因迭加复合型等。根据区域地质构造及地形地貌,全省地热资源可划分为冀北山地区、冀西山地区、冀西北山间盆地、河北平原区四大热水区。如果将已探明的深层地热资源和浅层地热能加在一起,换算成标准煤之后的总量1751.28亿吨。平原区地热水的可开采总量14.04亿立方米,实际年开采量5000多万立方米,占总量的3.6%。

河北省生物质能资源

2018年,河北省秸秆可收集量5842万吨,资源化利用5656万吨,利用96.8%。按年能源化5.1%的水平,河北省每年可以得到298万吨以上的生物质燃料。按照获得的热量计算,可以替代约210万吨标准煤。河北省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居全国前列。河北省森林覆盖率34%。

河北省太阳能资源

河北省太阳年辐射量为4981-5966兆焦/平方米,日照率50%-70%,冀北的张家口、承德地区年日照小时数平均为3000-3200小时,冀中、冀东地区为2200-3000小时,分别为太阳能资源二类和三类地区。截止2019年第三季度河北省已累计实现光伏装机1363万千瓦,居全国第三位。

分类
河北省

河北省地理环境

河北省地理环境

河北省位置境域

河北省环抱首都北京,地处东经113°27′~119°50′,北纬36°05′~42°40′之间,横跨华北、东北两大地区,总面积18.85万平方千米,省会石家庄市。北距北京市283千米,东与天津市毗连并紧傍渤海,东南部、南部衔山东省、河南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北部与辽宁省接壤。隶属廊坊市的“北三县”三河、大厂、香河,被京津两市包围,成为河北省的一块“飞地”,为首都的“后花园”。

河北省地形地貌

河北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有坝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坝上高原属蒙古高原一部分,地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200~1500米,面积15954平方千米,占河北省总面积的8.5%。燕山和太行山山地,包括中山山地区、低山山地区、丘陵地区和山间盆地4种地貌类型,海拔多在2000米以下,高于2000米的孤峰类有10余座,其中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为河北省最高峰。山地面积90280平方千米,占河北省总面积的48.1%。

河北省平原区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按其成因可分为山前冲洪积平原,中部中湖积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3种地貌类型,全区面积81459平方千米,占河北省总面积的43.4%。

河北省气候

河北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2303.1小时,年无霜期81~204天;年均降水量484.5毫米,降水量分布特点为东南多西北少;1月平均气温在3℃以下,7月平均气温18℃至27℃,四季分明。

河北省水文

河北省河流众多,长度在18千米以上1000千米以下者就达300多条。境内河流大都发源或流经燕山、冀北山地和太行山山区,其下游有的合流入海,有的单独入海,还有因地形流入湖泊不外流者。主要河流从南到北依次有漳卫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蓟运河、滦河等,分属海河、滦河、内陆河、辽河4个水系。其中海河水系最大,滦河水系次之。

分类
河北省

河北省行政区划

河北省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2月,河北省辖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衡水11个设区市;167个县(市、区),其中,市辖区49个、县级市21个、县91个、自治县6个;2254个乡镇(街道、区公所),其中,街道310个、镇1287个、乡617个、民族乡39个、区公所1个。

河北省区划详情

行政区车牌代码面积(平方千米)下辖县级行政区
石家庄市冀A14897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井陉矿区、裕华区、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辛集市*、晋州市、新乐市、井陉县、正定县、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平山县、元氏县、赵县
唐山市冀B13472路北区、路南区、古冶区、开平区、丰南区、丰润区、曹妃甸区、遵化市、迁安市、滦州市、滦南县、乐亭县、迁西县、玉田县
秦皇岛市冀C7813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抚宁区、青龙满族自治县、昌黎县、卢龙县
邯郸市冀D12000邯山区、丛台区、复兴区、峰峰矿区、肥乡区、永年区、武安市、临漳县、成安县、大名县、涉县、磁县、邱县、鸡泽县、广平县、馆陶县、曲周县、魏县
邢台市冀E12486襄都区、信都区、任泽区、南和区、南宫市、沙河市、临城县、内丘县、柏乡县、隆尧县、巨鹿县、新河县、广宗县、平乡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宁晋县
保定市冀F20817竞秀区、莲池区、满城区、清苑区、徐水区、安国市、高碑店市、涿州市、定州市*、涞水县、阜平县、定兴县、唐县、高阳县、涞源县、望都县、易县、曲阳县、蠡县、顺平县、博野县
张家口市冀G36860桥东区、桥西区、宣化区、下花园区、崇礼区、万全区、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涿鹿县、赤城县、怀来县
承德市冀H39519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平泉市、承德县、兴隆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沧州市冀J13419运河区、新华区、泊头市、黄骅市、河间市、任丘市、沧县、青县、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肃宁县、南皮县、吴桥县、献县、孟村回族自治县
廊坊市冀R6500广阳区、安次区、霸州市、三河市、固安县、永清县、香河县、大城县、文安县、大厂回族自治县
衡水市冀T8815桃城区、冀州区、深州市、枣强县、武邑县、武强县、饶阳县、安平县、故城县、阜城县、景县
雄安新区冀X1770容城县、安新县、雄县
雄县、容城、安新三县由雄安新区托管,行政区划隶属保定市;辛集、定州为省直管试点

分类
河北省

河北省历史沿革

河北省历史沿革

古称冀州。舜分置十二州,河北为幽州。《禹贡》亦为冀州。《周礼·职方》曰幽州。

公元前15世纪,商王祖乙迁都于邢(今邢台市),经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至南庚迁奄,约130多年。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召公之子于燕国,封周公之子于邢国,河北成为燕、邢之地。

春秋时期,河北省北部属于燕国,南部属于中山国、赵国和魏国、西北部属代国。邯郸和邢台曾是赵国都城。

秦始皇时,属巨鹿郡、邯郸郡、恒山郡、齐郡、济北郡、上谷郡、代郡、渔阳郡、右北平郡的地域。

西汉时,河北属幽州、冀州、并州小部分,幽州治所在蓟(今北京市),冀州治广川国(今河北冀州市旧城),并州则治晋阳(今山西太原)。东汉时属幽州、冀州。三国时属幽州、冀州。

西晋时,属幽州、冀州、司州部分,幽州治涿(今北京市),冀治房子(今石家庄市高邑县)。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燕、北燕、南燕占领。南北朝时期先后属北魏、东魏、北齐、北周。

隋代时,属冀州。辖武阳郡(大名)、清河郡(清河)、武安郡(永年)、恒山郡(正定)、河间郡(河间)、上谷郡(易县)、北平郡(卢龙)、信都郡(冀县)、襄国郡(邢台)、赵郡(赵县)、博陵郡(定州)等。

唐代时,属河北道、河东道小部分,河北道幽州范阳郡(北京)、沧州景城郡(沧县)、冀州信都郡(冀州)、瀛州河间郡(河间)、定州博陵郡(定州)、邢州钜鹿郡(邢台)、莫州文安郡(任丘)、易州上谷郡(易县)、深州饶阳郡(深州)、妫州妫川郡(怀来)、魏州魏郡(大名)、恒州常山郡(正定)、贝州清河郡(清河)、洺州广平郡(永年)、平州北平郡(卢龙)、赵州赵郡(赵县)等,河东道蔚州安边郡(蔚县)。

五代后晋时,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辽国。周世宗复三关,与契丹以白沟河为界。

北宋时,南部属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北部属于辽国南京道、西京道东部、中京道西部。河北东路辖大名府、开德府、河间府三府;十一州:沧州、冀州、博州、棣州、莫州、雄州、霸州、德州、滨州、恩州,清州;河北西路辖真定府(正定),中山府(定州),信德府(邢台),庆源府(赵县)四府。州九:相州,浚州,怀州,卫州,洺州,深州,磁州,祁州,保州。

金朝时,属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完颜亮定都于燕(今北京市)改置中都等路。

蒙古,初置燕京路。至元四年,定都于燕京,改大都路,置中书省。元代河北为中央直属的中书省。河北地区辖有保定路(清苑)、真定路(正定)、顺德路(邢台)、广平路(永年)、大名路(大名)、河间路(河间)、永平路(卢龙)、大都路(北京)、上都路南部、兴和路南部、大宁路部分等。

明属北直隶、山西小部分、鞑靼小部分,仍属中央直辖,天津开始设县。北直隶辖顺天府(大兴、宛平)、永平府(卢龙)、大名府(大名)、顺德府(邢台)、广平府(永年)、保定府(清苑)、真定府(正定)、河间府(河间)、宣化府(宣化)等。

清代属直隶省,辖顺天府(大兴、宛平)、顺德府(邢台)、广平府(永年)、保定府(清苑)、正定府(正定)、天津府(天津)、河间府(河间)、承德府(承德)、大名府(大名)、永平府(卢龙)、宣化府(宣化)等。直隶省省会在保定。清雍正八年(1730年)起,直隶总督驻保定府(今保定市),现存有当时的直隶总督署。

中华民国成立后,今河北境域主要属直隶省,民国三年(1914年),设立津海道,保定道,大名道,口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因直隶省名不符实,以地在黄河以北为名,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民国十九年(1930年)11月,河北省省会迁至天津。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河北省省会迁往保定。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位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和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为河北省。1952年,撤销察哈尔省,将其原察南专区、察北专区划归河北省。1956年,撤销热河省,将其原大部分辖区划归河北省。1958年,将河北省的顺义、延庆、平谷、通县、房山、密云、怀柔、大兴等县划归北京市。1958年2月,天津划归河北省,1967年1月,天津恢复直辖市。1968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河北省的省会从保定市迁往石家庄市。1973年,将河北省的蓟县、宝坻、武清、静海、宁河等五县划入天津市,自此形成河北省现辖区规模。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2023年3月30日,雄安新区启用专属车牌冀X序列,“X”是雄的第一个字母,这标志着河北省和全国都多了一个新的车牌字母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