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治
河北省主要领导
河北省主要领导
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委员会 | 书记 | 倪岳峰 |
副书记 | 王正谱、廉毅敏 | |
省委常委 | 廉毅敏、张超超、刘昌林、张政、张国华、夏延军(女)、柯俊、董晓宇、武卫东、赵革、 王继平 | |
秘书长 | 董晓宇 | |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主任 | 倪岳峰 |
副主任 | 董仚生、周仲明、张妹芝(女)、高云霄(女)、吴晓华、陈平 | |
秘书长 | 安忠起 | |
河北省人民政府 | 省长 | 王正谱 |
副省长 | 时清霜、严鹏程、胡启生、金晖(女)、王立彤、董兆伟 | |
秘书长 | 朱浩文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委员会 | 主席 | 廉毅敏 |
党组副书记 | 冉万祥、夏延军 | |
副主席 | 冉万祥、葛会波、高志立、张古江、王宝山、常丽虹、康彦民、张福成、何秉群 | |
秘书长 | 陈书增 |
河北省省会变迁
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决定将国都迁北平(迁都后改称北京),并将北平行都司更名为大宁都司,迁驻保定,负责京畿附近的护卫与安全。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正式设立直隶省,巡抚驻大名府。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府,省会遂迁往保定,直至晚清
清同治九年(1870年)以后,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总督夏在天津,冬在保定,这样一直延续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和天津后才改变。北洋政府时期,直隶总督在天津办公。
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河北省名出现),省会仍在天津,但10月即迁北平。民国十九年(1930年)10月,省会再迁天津。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天津改为直辖市,河北省会又迁保定。随着抗日战争的开始、解放战争的进行,当时的省政府如风雨飘摇中的一叶小舟,不断地变换地点,民国二十八年至民国二十九年(1939-1940年),省会驻在河北省保定,后还曾一度流落到陕西。抗战胜利后,河北省政府在西安恢复办公,不久回迁北平。
1949年7月,华北地区大部解放,华北人民政府决定,建立统一的河北省。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相继在保定成立,保定成为河北省省会。1958年4月大跃进时期,为了工农互促,全面跃进,省一届人大七次会议决定,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1966年,美国扩大了侵略越南的战争,中苏关系恶化。为响应毛泽东同志“备战、备荒”指示,河北省委决定将省会撤出天津,迁回保定。省会回保没几天,“文化大革命”爆发,河北省党政大权被造反派夺走。
1968年1月,北京军区在北京召开河北省革命委员会筹备会议。认为,石家庄工人阶级队伍比较坚强,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建议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至石家庄市。同年2月3日,经中央批准的河北省革委会在石家庄成立,石家庄成为河北省新省会。省会迁石后并不平静,又有一番“留石”和“回保”的争论。1971年3月,周恩来总理批示,河北省省会就地建设,不要再迁了。从此,省会便驻石家庄。
2016年5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河北省人民政府机关由石家庄市桥西区维明南大街46号迁移至石家庄市长安区裕华东路113号,自2016年5月3日起正式在新址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