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湖南省

湖南省自然资源

湖南省自然资源

湖南省水资源

湖南省河流众多,河网密布,水系发达,5km以上的河流有5341条。全省水系以洞庭湖为中心,湘、资、沅、澧四水为骨架,主要属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约占全省总面积96.7%,其余属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赣江水系及直入长江的小水系。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50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8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68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91.5亿立方米(地下水非重复量为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全国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略高于全国水平,具有一定的水资源优势。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水多、水少、水脏”的三个问题,仍然是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湖南省植物资源

湖南省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拥有5个森林类型、12个植被型组、23个植被型亚组、63个群组、143个群系。湿地生态系统分为江河、湖泊、沼泽湿地。经科学测算,全省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1.22万亿元,其中森林为1.01万亿元,湿地0.21万亿元。湖南省的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拥有全球200个具有国际意义生态区的两个区,即武陵雪峰山脉和南岭罗霄山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区,跨北纬20到30度典型亚热带5个纬度,被誉为全球同纬度地带最有价值的生态区。植被丰茂,四季常青。2020年,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3个,面积91万公顷。其中,国家级23个,省级30个。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71个,面积68.1万公顷。其中,国家级22个,省级49个。世界地质公园2个,国家地质公园14个。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8.1万公顷,年末林地面积1298.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6.1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9.96%。

湖南省动物资源

湖南省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是全国乃至世界珍贵的生物基因库之一,有华南虎、云豹、麋鹿等1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省分布维管束植物1089属、5500多种,占热带性属的47.9%,其中包括南方红豆杉、资源冷杉、绒毛皂荚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4种。区系成分复杂、地理成分多样、起源古老,被植物界誉为自白垩纪以来变动不大的古老植物王国,是古老孑遗裸子植物富集之乡。

湖南省土地资源

湖南省耕地面积414.88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1%;林地面积1221.03万公顷,约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4.8%;牧草地面积47.48万公顷,约占全国牧草地总面积的0.22%。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这为湖南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湖南省矿产资源

湖南省已发现矿种146种,探明资源储量矿种111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9种,非金属矿产63种,水气矿产2种。财政出资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247个,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58处。

分类
湖南省

湖南省地理环

湖南省地理环

湖南省位置境域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省境绝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称湖南;湘江贯穿省境南北,故简称湘。介于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8′~30°08′之间,东以幕阜、武功诸山系与江西省交界;西以云贵高原东缘连贵州省;西北以武陵山脉毗邻重庆市;南枕南岭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省接壤。省界东到桂东县黄连坪,西至新晃侗族自治县韭菜塘,南起江华瑶族自治县姑婆山,北达石门县壶瓶山。东西宽667千米,南北长774千米。土地总面积211829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1%。

湖南省地形地貌

湖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在自西向东呈梯级降低的云贵高原东延部分和东南山丘转折线南端。地貌类型多样,有半高山、低山、丘陵、岗地、盆地和平原。东面有山脉与江西相隔,包括幕阜山脉、连云山脉、九岭山脉、武功山脉、万洋山脉和诸广山脉等,多为北东-西南走向,呈雁行排列,海拔大都在1000米以上。南面是由大庾、骑田、萌渚、都庞和越城诸岭组成的五岭山脉(南岭山脉),多北东-南西走向,山体大体为东西向,海拔大都在1000米以上。西为北东-南西走向的雪峰武陵山脉,跨地广阔,成为湖南省东西自然景观的分野。北段海拔500~1500米,南段海拔1000米~1500米。石门县境内的壶瓶山海拔2099米。2002年湖南省第二测绘院测定,2003年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复函炎陵县,确定炎陵县境内的酃峰海拔2115.2米。虽然高程数据已由省国土资源厅作为专项安排,有了准确数据,但因地名命名未确认,所以不能对外公布。 湘中大部分为断续红岩盆地、灰岩盆地及丘陵、阶地,海拔在500米以下。北部是湖南省地势最低、最平坦的洞庭湖平原,海拔大都在50米以下;长沙市岳麓区最低点洋湖垸海拔21.6米,为省内最低点。湖南省的地貌轮廓是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丘岗起伏,北部湖盆平原展开,沃野千里,是朝东北开口的不对称马蹄形地形。

湖南省地质

湖南省可划分为六个地貌区:湘西北山原山地区、湘西山地区、湘南丘山区、湘东山丘区、湘中丘陵区、湘北平原区。地貌按成因可分为:以流水地貌为主,占湖南省总面的64.76%,岩溶地貌次之,占25.97%;湖成地貌最小,仅占2.88%,水面积占6.39%。按组成物质(不含水域)分沉积岩(包括砂质岩、碳酸盐岩、红岩、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地貌为主,占全总总面积的57.75%;变质岩类地貌次之,占24.99%;岩浆岩类地貌,仅占8.87%。按海拔高度(含水域)分,以300米以下地貌为主,占湖南省总面积44.27%;300米到500米地貌次之,占22.58%;500~800米地貌占18.43%;800米以上地貌占11.72%。按形态分,山地(含山原)占湖南省总面积51.22%,丘陵占15.40%,岗地占13.87%,平原占13.11%,水面占6.39%。湖南省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合占总面积的66.62%。

湖南省气候

湖南省为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光、热、水资源丰富,三者的高值又基本同步。第二,气候年内变化较大。冬寒冷而夏酷热,春温多变,秋温陡降,春夏多雨,秋冬干旱。气候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第三,气候垂直变化最明显的地带为三面环山的山地。尤以湘西与湘南山地更为显著。湖南省各县气象站资料统计表明,各地年平均气温一般为16~19℃,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都在4℃以上,日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天数平均每年不到10天。春、秋两季平均气温大多在16~19℃之间,秋温略高于春温。夏季平均气温大多在26~29℃之间,衡阳一带可高达30℃左右。湖南热量充足,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以上的活动积温为5600~6800℃;10℃以上的活动积温为5000~5840℃,可持续238~256天;15℃以上的活动积温为4100~5100℃,可持续180~208天;无霜期253~311天。湖南的热量条件在国内仅次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与江西接近,比其他诸省都好。

湖南省水文

湖南省河网密布,流长5千米以上的河流5341条,总长度9万千米,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大河17条。省内除少数属珠江水系和赣江水系外,主要为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水及其支流,顺着地势由南向北汇入洞庭湖、长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洞庭湖水系。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七大支流之一;洞庭湖是湖南省最大的湖泊,跨湘、鄂两省。

分类
湖南省

湖南省行政区划

湖南省行政区划

湖南省区划沿革

2018年6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撤销株洲县,设立株洲市渌口区。以原株洲县的行政区域为渌口区的行政区域,渌口区人民政府驻渌口镇学堂路1号。2019年7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邵东县,设立县级邵东市,以原邵东县行政区域为邵东市的行政区域,邵东市人民政府驻大禾塘街道兴和大道288号。邵东市由湖南省直辖,邵阳市代管 。9月16日,邵东市正式揭牌成立 [93] 。2021年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祁阳县,设立县级祁阳市。行政区划变更后,祁阳市行政区域范围和人民政府驻地保持原祁阳县行政区域范围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由湖南省直辖,永州市代管 。5月17日,湖南省第19个县级市祁阳市正式揭牌成立

湖南省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湖南省辖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6个市辖区、19个县级市、67个县(其中7个自治县),422个街道、1134个镇、388个乡(其中83个民族乡)。湖南省人民政府驻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西路号。 [133]

行政区划代码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人口(万人)面积(平方千米)政府驻地街道
430100长沙市
73811816岳麓区94695
430102
芙蓉区4343东屯渡街道13

430103天心区51137青园街道14

430104岳麓区86539望岳街道162
430105开福区52189芙蓉北路街道16

430111雨花区74292圭塘街道121
430112望城区60951高塘岭街道105
430181浏阳市1494997关口街道4271
430182宁乡市1432912玉潭街道4214
430121长沙县821756星沙街道513
430200株洲市
40211248天元区37617
430202
荷塘区21152桂花街道61
430203芦淞区23217枫溪街道71
430204石峰区24166响石岭街道71
430211天元区29328嵩山路街道43
430212渌口区351054禄口镇
8
430281醴陵市1052156仙岳山街道519
430223攸县812649联星街道413
430224茶陵县642496云阳街道4102
430225炎陵县192030霞阳镇
55
430300湘潭市
2895005岳塘区253510
430302
雨湖区50446雨湖路街道1032
430304岳塘区35206五里堆街道111
430381湘乡市931966望春门街道4153
430382韶山市12247清溪镇
22
430321湘潭县982140易俗河镇
143
430400衡阳市
79715300蒸湘区4211431
430405
珠晖区28219广东路街道712
430406雁峰区1983雁峰街道61
430407石鼓区20105黄沙湾街道71
430408蒸湘区29112蒸湘街道42
430412南岳区6179祝融街道111
430481耒阳市1422648蔡子池街道6195
430482常宁市962048宜阳街道4144
430421衡阳县1242559西渡镇
178
430422衡南县1092614云集街道3191
430423衡山县44935开云镇
75
430424衡东县771927涞水镇
152
430426祁东县1051871玉合街道4173
430500邵阳市
82620822大祥区3611353
430502
双清区27135东风路街道921
430503大祥区32215城南街道1112
430511北塔区1084状元洲街道41
430581武冈市831539迎春亭街道4113
430582邵东市1341778大禾塘街道3184
430522新邵县821762酿溪镇
132
430523邵阳县1072001塘渡口镇
128
430524隆回县1302868花门街道2185
430525洞口县902179文昌街道3146
430527绥宁县382917长铺镇
89
430528新宁县652756金石镇
88
430529城步苗族自治县282588儒林镇
75
430600岳阳市
57014858岳阳楼区298814
430602
岳阳楼区69408五里牌街道1712
430603云溪区17378云溪街道32
430611君山区25627柳林洲街道14
430681汨罗市761670归义镇1171
430682临湘市541719长安街道410
430621岳阳县732810荣家湾镇
122
430623华容县721591章华镇
122
430624湘阴县721541文昌街道1122
430626平江县1124114汉昌街道2185
430700常德市
60418176武陵区4310719
430702
武陵区62412南坪街道1522
430703鼎城区792340玉霞街道7181
430781津市市23556襄阳街街道54
430721安乡县541086柳深镇
84
430722汉寿县872091龙阳街道4163
430723澧县912075澧阳街道415
430724临澧县451204安福街道272
430725桃源县974442漳江街道2243
430726石门县673970楚江街道4134
430800张家界市
1699534永定区103330
430802
永定区482169西溪坪街道677
430811武陵源区6398军地坪街道2
2
430821慈利县693492零阳镇21410
430822桑植县473475澧源镇
1211
430900益阳市
47312320赫山区11729
430902
资阳区42572大码头街道251
430903赫山区931279赫山街道7101
430981沅江市732129琼湖街道211
430921南县761327南洲镇
141
430922桃江县882068桃花江镇
132
430923安化县1014945东坪镇
194
431000郴州市
53419342北湖区239937
431002
北湖区41819骆仙街道1022
431003苏仙区391340苏仙岭街道68
431081资兴市372730唐洞街道292
431021桂阳县912958龙潭街道3172
431022宜章县652118玉溪镇
145
431023永兴县701980便江街道2104
431024嘉禾县44699珠泉镇
91
431025临武县381383舜峰镇
94
431026汝城县422401卢阳镇
95
431027桂东县191452沤江镇
74
431028安仁县461462永乐江镇
58
431100永州市
64422259冷水滩区3211139
431102
零陵区621964徐家井街道673
431103冷水滩区561217梧桐街道1081
431181祁阳市1052538长虹街道3203
431122东安县642204白牙市镇
132
431123双牌县181726泷泊镇
65
431124道县802448濂溪街道7123
431125江永县291629潇浦镇
64
431126宁远县892501舜陵街道4124
431127蓝山县421798塔峰镇
86
431128新田县451000龙泉镇2101
431129江华瑶族自治县543234沱江镇
97
431200怀化市
52427573鹤城区1110390
431202
鹤城区40673红星街道712
431281洪江市502283黔城镇4715
431221中方县291515中方镇
111
431222沅陵县645833沅陵镇
813
431223辰溪县541987辰阳镇
914
431224溆浦县953429卢峰镇
187
431225会同县372259林城镇
810
431226麻阳苗族自治县401566高村镇
810
431227新晃侗族自治县261502晃州镇
92
431228芷江侗族自治县382095芷江镇
99
431229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282208渠阳镇
65
431230通道侗族自治县242223双江镇
92
431300娄底市
4558110娄星区195414
431302
娄星区62628长青街道751
431381冷水江市37438冷水江街道451
431382涟源市1151830蓝田街道3152
431321双峰县901593永丰街道2113
431322新化县1523620上梅街道3187
433100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9515470吉首市107530
433101
吉首市311078乾州街道651
433122泸溪县311566武溪镇
74
433123凤凰县421734沱江镇
134
433124花垣县311109花垣镇
93
433125保靖县301755迁陵镇
102
433126古丈县141286古阳镇
7
433127永顺县543812灵溪镇
1211
433130龙山县603130民安街道4125
分类
湖南省

湖南省历史沿革

湖南省历史沿革

远在旧石器时代湖南境地就已有古人类活动。距今1.2万多年前人类即在此种植稻谷,距今5000年前湖南先民开始在此过定居生活。湖南在原始社会时为三苗、百濮与扬越(百越一支)之地,据宁乡县、安乡县、津市、澧县、道县和平江县等地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证明,湖南境内在40万年前有旧石器时期的人类活动,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有种植稻谷,早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湖南的先民就开始过定居生活。夏、商和西周时,湖南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时代,属于楚国苍梧郡,洞庭郡二郡。秦始皇设黔中郡、长沙郡两郡。西汉初期,属于长沙国,汉武帝之后属荆州刺史部辖区,辖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郡。

岳阳楼(始建220年前后,重建1879年)三国时,属吴国荆州,置昭陵郡,为荆南五郡。西晋时,分属荆州和广州;东晋时分属荆州、湘州、江州。南朝宋、齐、梁时,分属湘州、郢州和小部分荆州,南朝陈时分属荆州、沅州。隋高祖开皇九年(589年)平南陈,而统一中国后,在湖南设长沙郡、武陵郡、沅陵郡、澧阳郡、巴陵郡、衡山郡、桂阳郡、零陵郡等八郡。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在衡州置湖南观察使,从此在中国行政区划史上开始“湖南”之名。五代十国时期,马殷据湖南,建立楚国,国都为长沙。宋朝,分全国为路,路下设州、府、军、监,各辖若干县。湖南主要在荆湖南路。

岳麓书院(始建公元976年)元代,实行行省制度。湖南属湖广行省,分14路3州:岳州路、常德路、澧州路、辰州路、沅州路、靖州路、天临路、衡州路、道州路、永州路、郴州路、宝庆路、武冈路、桂阳路、茶陵州、耒阳州、常宁州。元朝政府还在今湘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土司制度,置有10多个长官司或蛮夷长官司,分别隶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新添葛蛮安抚司和四川行省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管辖。明朝行省设布政使司,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省下为府(州),府下设县,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制。湖南属湖广布政使司,辖地在今湖南境的有7府、2州、2司:岳州府、长沙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宝庆府、辰州府、郴州、靖州、永顺军民宣慰使司、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

《曾国藩庆贺太平宴》清朝地方政权实行省、道、府(直隶厅、直隶州)、县(散厅、散州)四级制。康熙三年置湖广按察使司,湖广右布政使、偏沅巡抚均移驻长沙。湖广行省南北分治,湖南独立建省。长沙、衡州、永州、宝庆、辰州、常德、岳州7府,郴、靖2州由偏沅巡抚直接管辖。清康熙三年(1664年),建立湖南省,下设长宝道、岳常澧道、辰沅永靖兵备道、衡永郴桂道四道,道下为府,直隶州(厅),府(州)下为县。雍正元年(1723年),设湖南布政使司,雍正二年,偏沅巡抚易名湖南巡抚。会战与起义(2张)中华民国时,湖南废除府、厅、州,保留道、县两级。民国三年(1914年),湖南省设湘江道、衡阳道、武陵道、辰沅道四道,道下辖县 。民国五年(1916年)10月,省府裁撤武陵道,常德、岳阳、平江、临湘、华容、汉寿、沅江、澧县、安乡、临澧、南县11县划归湘江道,桃源、石门、慈利、大庸4县划归辰沅道。湖南省分为三道,湖南划分的三道一直延续到道制撤消。民国十一年(1922年),道制撤消,仅存省、县两级。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普遍设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湖南省划为九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湖南省调整为10个行政督察区,各区辖6—10县不等,并成立长沙市、衡阳市两省辖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湘鄂赣抗日根据地。 [95] 1949年,国民政府退守台湾以前,湖南省有2市、10行政督察区、77县,湖南省政府驻长沙;8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长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年,设置长沙地级市;1956年,设置株洲地级市,以及长沙、衡阳、郴县、常德、益阳、邵阳、永州7个直属专区,湘西行政区及所辖永顺、沅陵、会同3个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