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重庆市

重庆市荣誉称号

重庆市荣誉称号

2017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2017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18年,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第6位
2018中国城市综合实力第7位;2018城市产业竞争力第7位2019年,入选“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市2019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第81位
2019新时代中国繁荣城市2019中国城市创意指数第8名2019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50强2019“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
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排名第1062020年,入选“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名单2020第二批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名单“2020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排名第2名
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2020“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2021年,入选2020年十佳数字阅读城市2021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2021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2021年,入选“2020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 2021全国首批“工业设计特色类示范城市”名单国务院明确的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2021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名单”,位居7名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名单2022年,入选“2021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十四五”期间首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
2021年中国城市海外短视频平台影响力十大榜单“2022中国活力城市百强榜”第六名;2022入选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2022福布斯中国·消费活力城市》榜单,重庆排名第三。
2022年8月,入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2022年8月19日,被授予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2022年9月。入选2022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名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

分类
重庆市

重庆市著名人物

重庆市著名人物

重庆市古代到近代著名人物

东周秦(前4世纪-前201年)巴蔓子巴寡妇清——————————————
西汉(前202年-9年)扶嘉谯君黄——————————————
东汉(25年-220年)甘宁严颜张修————————————
蜀汉(221年-263年)董和董允杨汰————————————
晋南北朝(264年-580年)范长生文立徐世谱徐世休——————————
隋唐五代(581年-959年)张武李阳冰陈抟李远幸夤逊龙景昭——————
宋朝(960年-1279年)冯时行蒲国宝赵智凤道隆桓渊度正谯定阳枋赵昴发
明朝(1368年-1644年)刘春蹇义张佳胤蹇达陈志江渊喻茂坚陈新甲刘岌
夏邦谟聂贤王应熊李养德高倬喻思恂程源胡世赏秦良玉
刘时俊胡子昭刘蒨邹智李实————————
清朝(1636年-1912年周煌张鹏翮周兴岱韩鼎晋王汝璧李宗羲王恕向荣鲍超
黄开基徐邦道胡超李如碧李芳述周天受周天培张玉良龚晴皋
竹禅李世棻程德全荣庆李稷勋韩良辅韩良卿韩勋——

重庆市近现代及当代著名人物

军政界杨尚昆杨庶堪潘大道张培爵邹容杨闇公赵世炎朱之洪胡子昂
刘伯承聂荣臻杨白冰陈崇功童宪章董鸿诗董鸿词李湛阳卞小吾
温少鹤石青阳邓懋修胡景伊郭汝栋郭汝瑰赵君陶李伯钊朱芾煌
江庸赵尚辅萧湘李肇甫李公度吴梅修杨柏舟李稷勋刘家义
唐仁健徐海荣张光军 ————————————
文教界龚秉枢龚秉权周文钦向楚文伯鲁梅际郇陶闿士汪云松陈光绩
朱必谦任鸿隽温少鹤赖以庄曾吉芝向宗鲁沈懋德江庸钟云舫
当代作家、诗人王利器吴芳吉刘孟伉杨明照何其芳马识途沈起予何洛沙鸥
三毛李华飞巴波钟惦棐刘盛亚张西洛汪文风邓均吾胡甫臣
工商界民国时期实业家卢作孚苏汰馀李龢阳傅友周胡子昂温友松温少鹤陈汉卿文化成
赵资生汪云松刘子如苏先勤杨粲三古耕虞饶国模陈铭德汪代玺
晚清巨商李耀庭杨文光刘继陶汤子敬许建安————————
科技界任鸿隽吕子方方文培李先闻杨肇燫陈祖贵吴崇筠程绍迥黄万波
饶钦止————————————————
院士杨祖佑戴乾圜陈荣悌李朝义涂铭旌周开达孙才新李应红樊代明
赵宗燠汪家鼎张焕乔夏培肃陈祖煜曾恒一陈文贵张仁和孔祥复
沈其震李朝义邱蔚六孙世刚谭述森张远航向巧何其芳杨华勇
魏辅文邹才能周绪红杨永斌李文沅潘复生田村幸雄程天民王正国
孔祥复卞修武向仲怀袁道先郑颖人邓文中张景中杨士中鲜学福
医药卫生界-中医唐阳春吴棹仙文仲宣熊廖笙冉雪峰李巽芳孔健民周湘船邹趾痕
凌一揆黄星垣方药中陈治恒郑惠伯周济民熊大经雷正荣罗本清
医药卫生界-西医周泽昭杨光华曹钟梁冉瑞图曾紫霞邱蔚六詹承烈沈其震雷寒
李朝义孔祥复樊代明黄跃生邓明昱蒋建新——————
革命烈士张培爵饶国梁任鸿年邹容杨闇公赵世炎漆南薰童庸生周贡植
游曦江竹筠彭咏梧淡春谷邹杰汤慕禹向希平程攸生邱少云
艺术界书画龚有融饶其寅陈子庄朱宣咸苏葆桢王琦晏济元冯建吴罗中立
释破山释竹禅柯璜叶正昌沈福文李少言刘艺斯李有行叶毓山
音乐施光南刘雪庵刘淑芳冯光钰但昭义李云迪陈琳黄绮珊曹承筠
金砂盛中国周亨芳方石傅蓓蒂张迈乔维怡————
戏曲、戏剧张德成廖静秋沈福存赵铭彝唐彬如马文锦徐棻吴晓雷冉樵子
体育界李雪芮屈银华施廷懋古力邓若曾丰芸张亚雯吕远洋田亮
袁心玥————————————————
影视界卢奇罗京蒋勤勤孟非黄健翔陈坤刘晓庆陈紫函曾湉
汪嘉杉王俊凯王源俞平殷桃杨乐乐穆婷婷肖战何泓姗
吕一瑛子——————————————
主持界周运史小诺秦方————————————

分类
重庆市

重庆市对外交流

重庆市对外交流

重庆市领事机构

1876年9月13日,英国以“滇案”为借口,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其中规定英国可向重庆派驻领事。1890年,英国在渝设立第一个总领事馆。1896年,法国、日本、美国也分别在渝设立总领事馆。1902年,沙俄在渝建立俄罗斯公馆。1904年,德国在渝设立领事馆。

抗战时期,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随着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内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美、苏、英、法、加、新、澳等30余国,先后在渝开设大使馆,此外,还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渝设立外事机构。

截至2022年7月,重庆市经外交部批准外国在渝设立领事机构达13家,居全国第四。

外国驻渝总领事馆情况简介

序号总领事馆成立时间馆长/代理馆长领区备注
中文名英文名
1日本1998.3高田真里Takada Mari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1998年3月,日本驻华大使馆领事部驻重庆办公室设立,并于2005年1月升格为总领事馆。
2加拿大1998.5谢和安Joselito Sia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998年5月,加拿大驻重庆领事馆设立,并于2012年2月升格为总领事馆。
3英国2000.3史云森Stephen John Ellison重庆、四川、云南、贵州——
4柬埔寨2004.12尤索科Yos Sokhemrak重庆、湖北、湖南——
5丹麦2005.1//重庆、四川、云南、贵州2005年1月,丹麦驻重庆领事馆设立,并于2012年11月升格为总领事馆。 [187] 由于行政原因,从2021年11月18日起,该总领馆所有业务移交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2021年12月1日起正式撤馆。
6菲律宾2008.12玛友Flerida Ann Camille P. Mayo重庆、云南、贵州——
7匈牙利2010.2葛凯达Gergely Kádár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 [126]——
8埃塞俄比亚2011.12//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湖北自2021年8月16日起,埃塞俄比亚驻重庆总领馆将停止办理签证、文件认证业务。
9荷兰2013.9包适Huub Buise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
10意大利2013.12毕岚祺Guido Bilancini重庆、四川、云南、贵州——
11乌拉圭2019.12瓦伦丁·图里斯Valentin Touris Cambaceres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
12白俄罗斯2021.1叶梅利亚诺夫·德米特里Dzmitry Yemelyanau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湖北、云南——
13缅甸2022.7吕真才Zaw Linn Oo重庆、四川、湖北 [187]——

重庆市友好城市

重庆市曾获“国际友好城市特别贡献奖”、 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奖。2021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重庆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明确要求“加快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 截至2022年7月,重庆市国际友好城市52个,国际友好交流城市112个。重庆拥有全国第一个省级国际传播中心“重庆国际传播中心”。

友好城市(部分)

城市国家城市国家
图卢兹市法国沃罗涅日市俄罗斯
西雅图市美国扎波罗热州乌克兰
多伦多市加拿大普马兰加省南非
广岛市日本杜塞尔多夫市德国
莱斯特市英国布里斯班市澳大利亚
设拉子市伊朗阿斯旺省埃及
仁川广域市韩国南特伦德拉格郡挪威
佩斯州匈牙利清迈府泰国
科尔多瓦省阿根廷曼谷泰国
安特卫普比利时新莱昂州墨西哥
巴伊亚州巴西苏黎世瑞士
金边市柬埔寨明斯克州白俄罗斯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麦德林哥伦比亚
恩贾梅纳市乍得————

分类
重庆市

重庆市风景名胜

重庆市风景名胜

重庆市风景名胜综述

重庆市拥有山、水、林、泉、瀑、峡、洞等自然景色,共有自然、人文景点300余处,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3个(重庆武隆喀斯特旅游区、重庆金佛山喀斯特、重庆五里坡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森林公园2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个。

截至2022年12月,全市共有272个A级景区,其中: 5A级11个, 4A级140个, 3A级83个, 2A级37个, 1A级1个。 重庆市共有地质公园10座,其中国家级地质公园9座,市级1座。

重庆市主要景点

重庆市部分风景名胜

AAAAA景区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重庆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重庆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天生三桥·仙女山·芙蓉洞)重庆酉阳桃花源景区
重庆万盛黑山谷景区重庆南川金佛山景区重庆江津四面山景区重庆云阳龙缸景区
重庆彭水阿依河旅游风景区重庆黔江濯水景区重庆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景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丰都南天湖旅游度假区武隆仙女山旅游度假区
主要景点
人民解放纪念碑朝天门重庆人民大礼堂及人民广场(4A)洪崖洞民俗风貌区(4A)
丰都名山风景区(4A)重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4A)忠县石宝寨(4A)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4A)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A)北温泉风景区(4A)重庆乐和乐都景区(4A)歌乐山烈士陵园(4A)
重庆南山植物园(4A)红岩革命纪念馆(4A)丰都雪玉洞(4A)弹子石老街(4A)
黔江小南海(4A)重庆市规划展览馆(4A)重庆湖广会馆(4A)统景温泉风景区(4A)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4A)海兰云天温泉度假区(4A)金源方特科幻公园(4A)重庆动物园(4A)
贝迪颐园温泉(4A)颐尚温泉(4A)重庆科技馆(4A)观音桥商圈都市旅游区(4A)
华岩旅游风景区(4A)重庆加勒比海水世界(4A)石柱大风堡景区(4A)上邦温泉旅游区(4A)
万州大瀑布群(4A)长寿湖旅游区(4A)巫溪红池坝(4A)綦江古剑山风景区(4A)
永川茶山竹海(4A)白鹤梁水下博物馆(4A)合川钓鱼城古战场(4A)重庆园博园(4A)
奉节天坑地缝(4A)铁山坪森林公园(4A)北碚金刀峡(4A)云阳三峡梯城(4A)
巫山神女景区(4A)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4A)潼南大佛寺(4A)彭水蚩尤九黎城(4A)
涪陵武陵山大裂谷(4A)开州汉丰湖(4A)铜梁黄桷门奇彩梦园(4A)城口亢谷景区(4A)
名人纪念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4A)刘伯承同志纪念馆(4A)赵世炎故居潼南杨闇公故里景区(4A)
杨沧白故居杨尚昆故居云阳张飞庙(4A)秦良玉陵园
刘仁故居刘子如故居陈独秀旧居(4A)黄山蒋介石官邸
历史名镇、特色镇
磁器口古镇(4A)酉阳龚滩古镇(4A)酉阳龙潭古镇(4A)黔江濯水古镇(4A)
荣昌万灵古镇(4A)铜梁安居古城(4A)合川涞滩古镇(4A)巴南丰盛古镇(4A)
国家地质公园
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长江三峡(重庆)国家地质公园重庆黔江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
重庆綦江国家地质公园重庆万盛国家地质公园重庆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
重庆酉阳地质公园

分类
重庆市

重庆市历史文化

重庆市历史文化

重庆市历史文化综述

重庆市是一座著名的国家历史名城。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的生息繁衍,到新石器时代已有较稠密的原始村落,分别居住着夷、濮、苴等8个民族。创造了重庆最古老的历史文明。

古时候重庆地域闭塞,道路坎坷,气候湿热,巴渝人在衣食住行娱乐等生活方式与习俗上,又带有自己十分独特的色彩,爽直中带几分鲁莽,热情中带几分狡黠,幽默中带几分土俗,认真中带几分滑稽,闲逸中带几分急躁,宽容中带几分排外。重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剧、曲艺、绘画、手工艺品及群众节令活动等,也颇能反映巴渝风俗民情。

重庆建城3000余年,得名800余年。重庆具有中国山地城市典范、国家战略大后方中心、长江上游商贸中心和开放口岸、中国西南腹地移民城市和交流中心、红岩精神发源地、巴渝文化和三峡文化创造地等六个显著的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广泛分布着彰显传统巴渝、明清移民、开埠建市、战时首都、西南大区的特色文化资源。

重庆市人文

重庆文化主要属巴渝文化它起源于巴文化,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练就一种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战而称。巴渝文化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文化,其内涵不仅限于古代巴国、巴族、巴郡的历史文化,而且包括了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以重庆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的历史文化。

重庆地域孕育出包括巴渝文化、红岩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民族文化等人文历史。

陪都文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渝,重庆成了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成为内迁学校的集中地,大批著名的教育家、学者来渝执教,众多文艺界名流也来渝工作定居,诸如张大千、胡适、傅斯年、林语堂、钱穆、梁实秋、郭沫若、柳亚子、马寅初、陶行知、梁漱溟、徐悲鸿、老舍等,重庆成为了西南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而学府云集的重庆文化区沙坪坝成为当时大后方著名的“文化坝”。从这里培育出了大批人才,如丁肇中、朱光亚、周光召、邹家华、茅于轼、吴敬琏、丁雪松、王家声等。陪都文化也成为重庆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块奠基石。

重庆市语言

重庆市域本地居民以讲重庆话为主,亦称重庆方言,是指重庆直辖市所属38个区县的人们使用的属于北方方言下属的西南官话的方言总和。重庆辖区内的语言除重庆方言外,还有客家方言、湘方言、间方言等汉语方言岛,另外,还有土家语、苗语、彝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和各方言岛的其他方言使用者也主要以重庆方言作为交际语言。重庆方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其语音、词汇与普通话差别较大。 狭义的重庆言子,专指重庆人的“展言子儿”,即歇后语或陷语,于谐趣幽默里见智慧。

重庆方言、渝语,属西南官话。因明代,大量湖南、广东籍居民进入重庆,曾经一度占重庆市区人口的40%以上。重庆郊县依然保留移民的方言岛,渝西有大片客家话区和老湘语区,所以在语言上,重庆方言较西南官话其他方言硬、直、平。

重庆市饮食

重庆市饮食的主要特点是麻、辣,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种食材创作新菜见长。重庆亦是火锅的发源地;2007年3月,重庆市荣获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火锅之都”称号。渝菜主要代表菜:重庆火锅、江湖菜、水煮鱼、回锅肉、酸菜鱼、辣子鸡、泉水鸡、水煮肉片、老鸭汤、酸辣粉、鱼香肉丝、泡椒肥肠、粉蒸肉、烧白、重庆小面、重庆小吃等。

重庆市建筑

重庆地域传统民居建筑,经历了干阑式、寺庙式、园林式、西洋式的多个过程。重庆普通民居装饰较少,建筑颜色较为暗淡,形式朴素,空间幽深。民国期间,由于抗战所造成的大量内迁,使得重庆民居中出现了许多西洋式的建筑与园林式的别墅公馆,特别是在市郊地区。

重庆地域建筑共分为五大风貌类型,即明清移民、传统巴渝、开埠建市、抗战陪都、西南大区;以及九大类别,分别是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公共服务建筑、宗教及寺庙会馆、工业建筑、军事防御建筑、风景园林建筑、市政水利设施、其他建筑。

吊脚楼是重庆地区建筑的典型代表,其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吊脚楼的主要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重庆中心城区保留的吊脚楼民居群,多数修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中心城区现存洪崖洞是其主要代表。此外,也广泛分布于石柱县、酉阳龚滩、綦江东溪、江津中山等渝东南地区。

2022年1月2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重庆市历史建筑名录,根据公布内容,重庆市总计公布了六批共696个历史建筑。

重庆市民俗

重庆市境域风俗主要表现为春节拜年、正月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民风民俗,涵盖婚丧嫁娶、文娱游戏、鬼神观念、崇拜禁忌、岁时节令、工商交易等各个范畴。

重庆市戏曲

重庆地域戏曲文化的代表当属川剧、秀山花灯、酉阳阳戏等。除此之外,还有梁山灯戏、三峡皮影戏、石柱土戏等。

川剧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巴渝歌舞”,至民国初年三庆会集诸腔之大成而同台演出,统称为“川剧”。在长时期的传演中,川剧形成了以演出胡琴腔为主的川西派、以演出高腔戏为主的资阳河派、以演出弹戏为主的川北河派和以演出多种声腔为特色的下川东派四大流派,下川东派以重庆为中心。

重庆市工艺

重庆市传统工艺美术涵盖雕刻工艺、漆器工艺、抽纱刺绣工艺、编织工艺、金属工艺、陶瓷工艺、珠宝首饰工艺、花画工艺等。主要代表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还有梁平木板年画、蜀绣、梁平竹帘、巫溪嫁花、大足石雕、奉节木雕、铜梁龙灯彩扎、荣昌陶器、荣昌折扇、荣昌夏布织造、重庆漆器髹饰等。

重庆市音乐

川江号子发端于先秦时代,兴起于清朝中期,是川江水系船工们驾船劳作时所唱的歌谣。有十种类别和千余首曲目。代表曲目有《十八扯》《八郎回营》《桂姐修书》《魁星楼》《拉纤号子》《捉缆号子》《橹号子》等。石柱土家啰儿调承袭于古代巴人的“巴渝舞”和“巴人土歌”。代表曲目有《太阳出来喜洋洋》《长年歌》等。 万盛金桥镇是“吹打乐之乡”,金桥吹打源于宋元,盛于明清,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也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重庆市非遗

截至2021年,重庆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3项,包括民间文学类3项,传统音乐类14项,传统舞蹈类4项,传统戏剧类3项,曲艺类6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1项,传统美术类7项,传统技艺类7项,传统医药类4项,民俗类4项。还有市级非遗项目707项,区县级非遗项目3428项。

重庆市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

民间文学走马镇民间故事(国家级)酉阳古歌(国家级)广阳镇民间故事(国家级)巫傩诗文
民间音乐石柱土家啰儿调(国家级)川江号子(国家级)南溪号子(国家级)木洞山歌(国家级)
梁平癞子锣鼓(国家级)金桥吹打(国家级)接龙吹打(国家级)永城吹打(国家级)
秀山民歌(国家级)苗族民歌(国家级)酉阳民歌(国家级)小河锣鼓(国家级)
龙骨坡抬工号子(国家级)梁平抬儿调(国家级)三江号子甘宁鼓乐
民间舞蹈铜梁龙舞(国家级)酉阳摆手舞(国家级)狮舞(国家级)玩牛(国家级)
巫舞车车灯架香童子舞万古鲤鱼灯舞
传统戏剧川剧(国家级)梁山灯戏(国家级)阳戏(酉阳土家面具阳戏)(国家级)接龙傩戏
曲艺四川评书(国家级)车灯(国家级)四川竹琴(国家级)金钱板(国家级)
四川清音(国家级)四川扬琴(国家级)江北评书——
杂技与竞技中塘向氏武术木洞龙舟清江黄氏杂技荣昌缠丝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蹬技(重庆蹬技)——————
民间美术梁平木版年画(国家级)重庆糖画——麦草艺画
传统美术梁平竹帘(国家级)蜀绣(国家级)————
挑花(巫溪嫁花)(国家级)石雕(大足石雕)(国家级)木雕(奉节木雕)(国家级)彩扎(铜梁龙灯彩扎)(国家级)
传统技艺荣昌夏布(国家级)重庆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国家级)荣昌陶器制作技艺(国家级)
荣昌折扇(国家级)永川豆豉酿制技艺(国家级)涪陵榨菜制作工艺(国家级)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国家级)
老腊肉制作工艺朗溪竹板桥造纸纸竹工艺重庆火锅
传统医药刘氏刺熨疗法(国家级)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国家级)针灸(赵氏雷火灸)(国家级)中医正骨疗法(燕青门正骨疗法)(国家级)
民俗类秀山花灯(国家级)丰都庙会(国家级)宝顶架香庙会(国家级)秀山苗族羊马节(国家级)
尝新姜家舞龙习俗华岩寺腊八节荣昌杀年猪习俗

重庆市文物

截至2022年,重庆市拥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个市级历史文化名城、2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6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众多历史文化资源。

重庆市宗教

重庆市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截至2015年末,重庆有宗教活动场所548处,宗教院校1所(重庆佛学院);佛教有活动场所279处;道教有活动场所33处;伊斯兰教有清真寺8处;天主教有活动场所66处;基督教活动场所162处。

分类
重庆市

重庆市社会事业

重庆市社会事业

重庆市教育事业

重庆市教育事业综述

民国二十八年(1937年)以前,重庆以中等教育为主,普通中学20所,师范及职业学校9所,加上原巴县(巴南区大部)的普通中学、师范及职业学校8所,总共37所。高等院校,重庆只有国立重庆大学和省立教育学院(即今西南大学的前身)两所。1937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遂形成以高等教育为主,中等教育次之,初等教育为辅的格局。高等教育方面,先后迁到重庆的大专院校有: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学校(后改为中央政治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陆军大学、兵工学校、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国立音乐学院、国立江苏医学院、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立上海医学院、国立医药专科学校、国立中央工业专科学校等。

2022年,重庆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70所,成人高校3所,军队院校2所,中等职业学校128所(不含技工校),普通中学1120所,普通小学2637所,幼儿园5667所,特殊教育学校39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2.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99%,初中入学率99.91%,小学入学率99.99%,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2.3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3.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79%。

重庆市重点中学(部分)

重庆南开中学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重庆外国语学校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重庆市清华中学校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
重庆复旦中学重庆市求精中学校重庆市第十八中学
铜梁中学校重庆市永川中学校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重庆市江津中学校

重庆市高等学校

学校名称主管部门办学层次备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本科-硕士-博士副军级、2110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副军级、2110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
重庆大学教育部副部级、双一流
西南大学双一流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公办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本科-硕士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
重庆警察学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工程学院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本科民办
重庆财经学院
重庆移通学院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专科-本科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专科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公办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重庆工信职业学院
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民办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
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轻工职业学院
重庆电信职业学院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
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
重庆护理职业学院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健康职业学院
重庆理工职业学院
重庆电力职工大学重庆市成人高等学校公办

重庆市科学技术

民国十九年(1930年)9月,中国西部科学院在北碚创立,该院由卢作孚发起,下设生物、理化、地质、农业四个研究所和博物馆,图书馆、兼善学校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 [36]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四川中心工业试验所在重庆成立,四川中心农事试验场在重庆磁器口成立。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中国化学会重庆分会成立。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中国护士学会由南京迁重庆。

截至2022年底,重庆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22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4个,其中,国家级中心10个。新型研发机构179个,其中,高端研发机构82个。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6348家。全年技术市场签订成交合同6919项,成交金额630.4亿元。全年专利授权6.6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22万件。有效发明专利5.19万件。全市共有有效注册商标78.21万件,比上年增长12.7%。驰名商标162件,地理标志309件。共有产品检验检测机构78家,其中,国家质检中心18个。有认证机构12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4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46.6万台(件)。全年修订、制定地方标准(不含工程建设、食品安全)211项。

重庆市文化事业

2022年末,重庆市共有博物馆130个,文化馆41个,公共图书馆43个,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19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5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66%。全年生产电视剧3部、电影18部、电视动画片279分钟。出版各类报纸16187万份,各类期刊3420万册,图书16178万册(张)。全市共有国家级综合档案馆40个、市级专业档案馆1个、市级部门档案馆4个。

重庆部分博物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重庆自然博物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博物馆
重庆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重庆史迪威博物馆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
三峡移民纪念馆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重庆三耳火锅博物馆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
重庆建川博物馆————

重庆部分场馆

重庆大剧院国泰艺术中心重庆图书馆
重庆美术馆重庆科技馆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会展

重庆市是长江上游地区的“会展之都”,拥有“智博会”、“西洽会”、“云计算博览会”、“渝交会”、“汽车工业展”、“西部农交会”等大批展会;重庆先后荣膺“中国节庆名城”、“中国十大影响力会展城市”、“中国最佳会展目的地城市”等称号。

重庆市体育事业

2022年,重庆市共有体育场地14.53万个,体育场地面积 7291.3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7平方米。获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奖牌33枚,其中,金牌6枚。

重庆市医疗卫生

2022年末,重庆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243个,其中,医院85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38个,乡镇卫生院810个,村卫生室9629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25.08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8.61万张,乡镇卫生院床位4.62万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5.2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46万人,注册护士11.73万人。

2022年4月7日第73个世界卫生日,重庆三甲医院数量增至42家。

重庆市三级甲等医院

中心城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原重庆三院与中山医院合并)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重庆总队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五八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渝北区人民医院——
区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
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中医院(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垫江县中医院云阳县人民医院
合川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社会保障

2022年,重庆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31.76万人,比上年增长5.7%。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40.32万人,比上年增长0.0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08.4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98.1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综合参保率99.7%。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47.87万人,增长2.1%,享受生育保险待遇44.69万人次。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52.82万人,下降1.7%。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14.24万人,增长2.7%。共有21.80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5.80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7.80万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9.74万人。全年资助141.76万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

重庆市脱贫攻坚

2020年2月22日,重庆市的贫困县“清零”。

重庆市环境保护

2021年,重庆市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13平方公里,新增减少土壤流失量202万吨,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万平方公里。

分类
重庆市

重庆市交通运输

重庆市交通运输

重庆市交通运输综述

重庆市境内以山地为主,多以丘陵地貌为主要地形,而中心城区又同时毗邻中梁山脉,铜锣山脉和长江,嘉陵江,形成山水相依的独特地形,同时也为重庆独特的交通体系奠定了基础。

重庆市地处中西部地区结合部。也是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超大型城市,西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到2030年,建成“三环十八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和“米”字型高铁通道为骨架,“两环十干线多联线”普速铁路为支撑的铁路网,形成以“一干两支六线”航道、“三枢纽五重点八支点”港口为骨架的水运基础网,加快建设江北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全面建成国家综合性铁路枢纽。江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八大”机场之一,以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国际铁路等为支撑,构建起航空、铁路、内河港三个交通枢纽。

重庆是定位的全国交通第4极,明确重庆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6轴、7廊、8通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中,有3轴、2廊、1通道通过重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重庆打造成为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 也是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是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全国唯一兼具水陆空的物流枢纽。

重庆市公路

重庆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

  • 高速公路

2022年,重庆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4002公里。

重庆高速一览表

环线重庆绕城高速公路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重庆内环快速路
十八射沪蓉高速公路沪渝高速公路渝湘高速公路
渝昆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
渝泸高速公路渝武高速公路渝蓉高速公路
渝广巴高速公路渝邻高速公路铜安高速公路
万巴高速公路酉阳—永顺高速公路重庆—贵阳高速公路
渝赤叙高速公路渝泸北线高速公路永泸高速公路
多联线潼荣高速公路合安高速公路南道高速公路
江习高速合璧津高速公路南两高速公路

国省干线公路

重庆有210国道、319国道、212国道、318国道、326国道和348国道等数条国道通向全国。2016年,重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1.5万千米,覆盖重庆90%的乡镇、AAA级以上景区。农村公路重庆总里程12.4万千米,行政村通畅率100%,撤并村通达率100%。

  • 桥梁隧道

重庆千厮门大桥重庆市是茅以升桥梁委员会2005年年会认定的中国唯一的“桥都”。截至2018年底,重庆共建成和在建桥梁有1.4万座,其中城市桥梁2000余座,城市跨江特大桥38座。重庆桥梁创造了17项世界之最,其中有8项是在建时的世界之最,有9项至今保持了世界之最的纪录。

2021年,重庆中心城区新建成通车道路桥梁4座,新建成通车隧道21座。

重庆市铁路

重庆市是全国性综合铁路枢纽。到2030年,将重庆形成以“米”字型高铁通道为骨架,“两环十干线多联线”普速铁路为支撑的铁路网络,全面建成国家综合性铁路枢纽。构建“三主两辅”客运枢纽体系。“渝新欧”国际集装箱班列实现常态化、一卡通运行,全程开行时间缩短至13天,成为中欧陆上贸易主通道。

2022年6月7日,重庆高铁运营里程突破1000公里。

重庆铁路一览表

铁路现状铁路名称
通车运营成渝铁路川黔铁路渝怀铁路
襄渝铁路达万铁路宜万铁路
渝利铁路宁蓉铁路兰渝铁路
渝贵铁路成渝高速铁路渝万城际铁路
黔常铁路郑渝高速铁路——
在建渝昆高速铁路渝湘高速铁路成渝中线高速铁路
渝西高速铁路渝万高速铁路成达万高速铁路
筹建渝贵高速铁路渝宜高铁兰渝高速铁路

重庆部分火车站一览表

高铁站台重庆西站重庆北站沙坪坝站
万州北站永川东站荣昌北站
普通站台重庆站黔江站永川站

重庆市航空

重庆市拥有“一大四小”五座民用机场,其中,江北机场是国家区域枢纽机场,2021年,重庆江北机场国际航线增至108条,2021年国际货邮吞吐量达到22.1万吨、同比增长46.8%,连续10年领跑西部主要枢纽机场。2021年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共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规划建设重庆新机场。

重庆部分机场列表

用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万州五桥国际机场
重庆巫山机场黔江武陵山机场
重庆仙女山机场——
军用机场重庆大足登云机场白市驿机场
通用机场永川大安通用机场重庆龙兴通用机场
在建通用机场重庆江南机场——

重庆市航运

重庆市是长江上游乃至中国西部最大的内陆港口城市,也是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域内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形成了以重庆市区为中心的长江上游水运网,通航河流达136条。沿江建有万州、涪陵等港口和客货码头数十个,千(万)吨级轮船可终年通航。1926年至1934年,重庆两江沿岸共有渡船码头40个;1935年,先后修建了江北、千厮门、太平门、飞机坝、金紫门、储奇门码头。

截至2016年,重庆“一干两支十线”航道体系和“四枢纽九重点”现代化港口集群建设加快推进,重庆航道里程4472千米,其中四级以上航道1400千米;建成投用全国最大铁公水联运枢纽港(重庆果园港),龙头港建成开港。2022年7月17日,重庆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同意印发《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实施方案》。

重庆市公共交通

重庆市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重庆主城区极富特色的交通设施与地形地貌相结合,成为了具有重庆特色的立体交通,包含公共汽车、单轨、地铁、过江索道、扶梯、电梯以及过江轮渡等,其中,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是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此外,在重庆路上几乎看不到自行车。

2020年起,重庆对公交车型无法通达狭窄、坡陡、弯急道路的短板,在渝中、南岸、渝北、九龙坡、北碚、大渡口等6区,首批试点投入70辆小型公交,打造18条“小巷公交”线路。

  • 特色交通

重庆中心城区有两条全国独一无二的过江索道:嘉陵江索道、长江索道,最早建成时间于1986年。

重庆中心城区有两处作为公共交通使用的自动扶梯和升降式电梯,分别是连接菜园坝和两路口的亚洲第一长扶梯:皇冠大扶梯;连接凯旋路和较场口的升降式电梯:凯旋路电梯。

重庆市两江交汇,轮渡曾经是重庆市民过江的重要交通工具,现在兼具交通出行和旅游观光功能。2020年,重庆有轮渡航线16条,分别是江北嘴、朝天门、弹子石、野猫溪间三角航线12条,年客运量53.6万人次,日均客流量1468人次。2021年末,全市拥有三峡游轮33艘,其中已评五星级游轮24艘,五星级标准7艘(含正申报评定2艘),经济型游轮2艘;经营重庆“两江游”企业3家,共有“两江游”游船8艘。

  • 轨道交通

2022年,重庆市轨道交通营运里程463公里,日均客运量249.98万人次。

截至2023年2月,重庆轨道交通已开通1、2、3、4、5、6、9、10号线及环线、国博线、江跳线共11条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501千米,覆盖主城全域,最高日客运量416.9万人次。

分类
重庆市

重庆市经济

重庆市经济

重庆市经济综述

重庆市经济建设基本形成大农业、大工业、大交通、大流通并存的格局,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开辟中欧班列(重庆)国际铁路大通道,目前中欧班列(重庆)已成为亚欧之间重要的国际物流陆路运输骨干;并主导发起建设“陆海新通道”。

2022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29.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2012.05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1693.86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5423.12亿元,增长1.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9:40.1:53.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663元,比上年增长2.5%。民营经济增加值17404.40亿元,增长3.0%,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9.7%。

2022年,重庆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3.4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2.5%,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8.0%。

重庆市第一产业

重庆市农业历史悠久,早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巴国时期,已是“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华阳国志·巴志》),桑蚕、麻、茶叶等开始种植。重庆耕地面积有162.2万公顷,农用耕地开发度较高,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重庆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柑橘、蚕桑、烟叶、药材、油桐、榨菜、生猪等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其中,特色农产品有重庆涪陵榨菜是“世界三大名腌菜”,奉节脐橙是中国“四大名橙”之一,梁平柚曾获全国柚类金江杯,是中国“三大名柚”之一,长寿沙田柚多次被评为“国优水果”。荣昌区是中国著名的种猪基地,其荣昌猪更为全国三大猪种之首,有“华夏国宝”之称。

重庆市有栽培植物560多类,其中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薯4大类,尤以水稻居首。经济作物名优品种主要有油菜、花生、桐子、生漆、茶叶、蚕桑、甘蔗、黄红麻、烟叶等。果树作物主要有柑桔、甜橙、柚、桃、李等,尤以柑桔最具盛名。饲养动物有60余种,生猪、羊、牛、兔是优势畜种。重庆市有江河鱼类120多种,鱼类养殖遍及各区县,长寿湖、大洪湖是重庆的鱼类养殖基地。

2022年,重庆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58.63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70.07万亩,比上年增长1.7%。粮食综合单产349.5公斤/亩,下降3.4%。全年粮食总产量1072.84万吨,比上年下降1.8%。其中,夏粮产量122.40万吨,增长1.1%;秋粮产量950.44万吨,下降2.2%。全年谷物产量756.39万吨,下降0.7%。其中,稻谷产量485.24万吨,下降1.6%;小麦产量6.28万吨,增长2.1%;玉米产量256.37万吨,增长0.7%。全年猪肉产量149.96万吨,增长5.6%。生猪出栏1904.43万头,增长5.4%。年末生猪存栏1197.14万头,增长1.5%。

重庆市第二产业

重庆市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和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210] 形成了全球最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中国国内最大汽车产业集群,亦形成了装备制造、综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还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全球第二大的手机生产基地。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开埠后,重庆工业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是开埠通商的萌芽发展期;二是抗战时期大量企业搬迁到重庆的基础培育期;三是依托三线建设布局一批重大项目的巩固发展期;四是直辖以来的快速发展期。

2022年,重庆市实现工业增加值8275.99亿元,比上年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2%,股份制企业增长4.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4%,私营企业增长4.7%。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3.5%,制造业增长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产业看,汽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摩托车产业下降6.4%,电子产业下降3.0%,装备产业下降0.3%,医药产业增长6.1%,材料产业增长3.9%,消费品产业增长2.1%,能源工业增长11.3%。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8.2%,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6.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5.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8.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9.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下降19.1%,股份制企业下降6.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2.6%,私营企业下降5.8%。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比上年增长62.6%,制造业下降11.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1%。

2022年,重庆市建筑业增加值3417.87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0369.40亿元,增长4.3%。

重庆市第三产业

重庆是中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形成了以农业农村和金融、商贸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拥有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以及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重庆铁路保税物流中心、重庆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万州保税物流中心,过境72小时内免签,进口整车、水果、肉类、生鲜海产等口岸。

2022年,重庆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816.74亿元,比上年增长2.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83.96亿元,下降0.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67.71亿元,增长0.9%;金融业增加值2491.02亿元,增长2.4%;房地产业增加值1668.59亿元,下降5.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6795.10亿元,增长4.0%。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323.89亿元,比上年下降2.3%。

2022年,重庆市货物运输总量13.54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3871.90亿吨公里。全年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20655.37万吨,增长4.3%。空港货物吞吐量41.58万吨,下降13.1%。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76.54万标准箱,其中,铁路吞吐量47.37万标准箱,增长24.2%。旅客运输总量2.11亿人,比上年下降40.0%。旅客运输周转量436.05亿人公里,下降32.4%。空港旅客吞吐量2246.09万人,下降40.0%。

2022年,重庆市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8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301.46万件,包裹业务32.80万件,快递业务10.92亿件。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收入18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81.74亿元,比上年增长23.5%。

2022年,重庆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26.08亿元,比上年下降0.3%。

2022年,重庆市货物进出口总额8158.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出口5245.32亿元,增长1.5%;进口2913.03亿元,增长2.9%。

2022年末,重庆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9567.2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0%。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0051.8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7%。共有证券公司总部1家,证券营业部200家,证券分公司53家。境内上市公司70家,总股本1010.08亿股,股票总市值9347.16亿元。保费总收入981.09亿元,赔付各类保险金342.99亿元。

2022年,重庆市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063.26亿元,较上年下降1.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7%。年末全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272个,其中,5A级景区11个,4A级景区140个。

分类
重庆市

重庆市政治

重庆市政治

重庆市领导(截至2023年4月)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书记袁家军
副书记胡衡华、李明清
常委陆克华、宋依佳(女)、姜辉、蔡允革、陈鸣波、于会文、卢红(女)、罗蔺、刘士胥
秘书长罗蔺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王炯
副主任沈金强、屈谦、莫恭明、陈元春、欧顺清、赵世庆
秘书长周少政
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胡衡华
副市长陈鸣波、胡明朗、郑向东、但彦铮、江敦涛、商奎、张安疆、张国智
秘书长罗清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主席唐方裕
副主席李静、陈贵云、谭家玲、王新强、段成刚、周勇、丁时勇、杜惠平、王昱
秘书长秦敏

分类
重庆市

重庆市人口

重庆市人口

重庆市人口数量

抗战期间,大量人口内迁,迁至重庆地区的达100万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市区人口突破百万。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时,人口已达至125万余人。抗战胜利后,随着国民政府还都南京,部分工矿企业、机关学校迁离,重庆人口规模逐步萎缩。但人口仍保持在百万以上,成为当时全国第七大城市。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人口为32054159人。

2022年末,重庆市常住人口3213.34万人,比上年增加0.9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80.32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96%,比上年末提高0.64个百分点。全年流出市外人口403.53万人,市外流入人口221.45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5.98‰,死亡率为8.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1‰。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08,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8.18。

重庆市民族构成

重庆市是中国唯一辖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直辖市,辖4个自治县、1个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的区(黔江区)、14个民族乡。

2012年,重庆市人口以汉族为主体,此外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壮族、布依族、蒙古族、藏族、白族、侗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羌族、仡佬族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93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有139.8万人,其次苗族约4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重庆市人口的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