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交通运输
河南省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国家综合主体交通网主骨架中“6轴、7廊、8通道”中,有“1轴、1廊、1通道”经过河南。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发展迅速,客货吞吐量分别升至全国第11位、第6位,保持中部地区“双第一”;国际铁路枢纽地位持续巩固,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大格局基本形成,普铁、高铁形成“双十字”交汇,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高铁站之一,郑州北站作业量居亚洲编组站前列。高速公路“双千工程”加快建设,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内河航道升级改造持续推进,路网通达能力和技术等级明显提升。
河南省公路
河南省有105、106、107、207、209、220、310、311、312等国道过境。其中,105国道境内长70千米,全部为二级及以上路面,向东北通往山东省,向东南通往安徽省。106国道境内长507千米,全部为二级及以上路面,向北通往河北省,向南通往山东省、湖北省。107国道境内长589千米,全部为二级及以上路面,向北通往河北省,向南通往湖北省。207国道境内长416千米,其中二级及以上路面390千米,三级路面26千米,向北通往山西省,向南通往湖北省。209国道境内长292千米,其中二级及以上路面107千米,三级路面185千米,向北通往山西省,向南通往湖北省。220国道境内长M3千米,全部为二级及以上路面,向东北通往山东省。310国道境内长645千米,全部为二级及以上路面,向东通往安徽省,向西通往陕西省。311国道境内长620千米,其中二级及以上路面486千米,三级路面135千米,向东通往安徽省。312国道境内长557千米,全部为二级及以上路面,向东通往安徽省,向西通往湖北省、陕西省。
截至2020年末,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100千米,普通干线公路3.1万千米,农村公路23.2万千米。
截至2022年末,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009.38公里。
截至2022年末,河南省民用汽车保有量1996.6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6%,其中私人汽车1840.55万辆,增长6.0%。民用轿车保有量1106.54万辆,增长6.7%,其中私人轿车1067.11万辆,增长7.0%。
河南省铁路
河南省的国家铁路干线有京广线、陇海线、京九线、宁西线、焦柳线、焦新线、新兖线、侯月线等过境,支线有孟宝线、新密线等。有漯阜、汤台、商南、衡潢、新商等地方铁路。其中,京广线境内长549千米,为1级双线电气化铁路,设有安阳、鹤壁、新乡、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等59个火车站,向北通往河北省,向南通往湖北省。陇海线境内长610千米,为1级双线电气化铁路,设商丘、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等72个站,向东通往江苏省,向西通往陕西省。京九线境内长216.1千米,为1级双线铁路,设台前、商丘北、商丘南、淮滨、潢川、光山、新县等13个站,向北通往山东省,向南通往安徽省。宁西线境内长527千米,为单线铁路,设西峡、内乡、镇平、南阳西、南阳东、唐河、桐柏、信阳、罗山、潢川东、商城、固始等54个站,向西通往陕西省,向东通往安徽省。焦柳线境内长451千米,为双线电气化铁路,设月山、沁阳、济源、洛阳北、关林、伊川、汝州、平顶山西、鲁山、南召、南阳、邓州等40个站,向南通往湖北省,向北通往山西省。新焦线境内长78.2千米,为双线电气化铁路,设焦作北、焦作、新乡西、获嘉、修武等12个站,全部在省境内。新兖线境内长114.6千米,为双线电气化铁路,设长垣、封丘、延津、滑县南、新乡东、塔铺、文庄村7个站,西起新乡,向东通往山东省。侯月线境内长61.3千米,为双线电气化铁路,设磨滩、水运村、盘古寺3个站,向北通往山西省。
截至2022年末,河南省铁路营业里程6331.70公里,其中高铁2195.52公里。
河南省境内铁路干线一览(截止2020年8月)
类型 | 线路 | 主要车站 |
普速铁路 | 京广铁路、陇海铁路、京九铁路、焦柳铁路、宁西铁路、漯阜铁路、新石铁路、三洋铁路、瓦日铁路 | 郑州站、商丘站、许昌站、安阳站、圃田西站、新乡站、红旗渠站 |
高速铁路 | 京广高铁、京九高铁、呼南高铁、徐兰高铁、郑渝高铁、郑合高铁、郑太高铁、郑济高铁、郑银高铁、郑贵高铁、宁西高铁 | 郑州站、郑州东站、郑州西站、郑州航空港站、商丘站、洛阳龙门站、许昌东站、新乡东站、安阳东站、南阳东站、周口东站 |
城际铁路 | 郑开城际铁路、郑焦城际铁路、郑平城际铁路、郑洛城际铁路、郑机城际铁路 | 郑州航空港站、绿博园站、宋城路站、新郑机场站、平顶山西站、洛阳龙门站 |
区域铁路 | 瓦日铁路、孟宝铁路、侯月铁路、禹亳铁路 | – |
河南省轨道交通
截至2022年9月,河南省共开通轨道交通线路10条,其中郑州市8条,全长232.6千米,洛阳市2条,全长43.5千米。
城市 | 线路名称 | 起点站 | 终点站 | 标识色 | 编组 | 开通日期 |
---|
郑州 | 郑州地铁1号线 | 河南工业大学站 | 河南大学新区站 | 中国红 | 6B | 2013年12月28日 |
郑州地铁2号线 | 贾河站 | 南四环站 | 黄河黄 | 6B | 2016年8月19日 |
郑州地铁3号线 | 省体育中心站 | 营岗站 | 盛世橘 | 6A | 2020年12月26日 |
郑州地铁4号线 | 老鸦陈站 | 郎庄站 | 科技蓝 | 6B | 2020年12月26日 |
郑州地铁5号线 | 月季公园站-月季公园站(环) | 梧桐绿 | 6A | 2019年5月20日 |
郑州地铁6号线 | 贾峪站 | 常庄站 | 儒雅紫 | 6A | 2022年9月30日 |
郑州地铁9号线 | 南四环站 | 郑州航空港站 | 抹茶绿 | 6B | 2017年1月12日 |
郑州地铁14号线 | 须水站 | 莲湖站 | 梦幻紫 | 6B | 2019年9月19日 |
洛阳 | 洛阳轨道交通1号线 | 红山站 | 杨湾站 | 牡丹红 | 6B | 2021年3月28日 |
洛阳轨道交通2号线 | 八里堂站 | 二乔路站 | 豆绿色 | 6B | 2021年12月26日 |
许昌 | 郑许市域铁路 | 长安路北站 | 许昌东站 | 靛蓝色 | 4B | 2023年 |
|
河南省航空
截至2020年末,河南省共有通用机场6个,其中郑州上街机场获颁A1类使用许可证,安阳殷都(航校)、周口西华、新乡唐庄、郑州中牟、安阳永和等机场完成B类备案,安阳林州、郑州登封、洛阳龙门(万安)、驻马店平舆、商丘民权等机场加快建设。
已通航客运机场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北郊机场、南阳姜营机场、信阳明港机场。安阳红旗渠机场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通航。
截至2020年末,河南省共有通用航空运营企业22家、非经营性单位1家,在册航空器75架(其中固定翼飞机29架、直升机40架、超轻型及其他航空器6架),飞行员和机务、航务、空管等专业人员约130人,年通用航空飞行总量达到7万小时,以飞行培训和农林作业为主,以空中游览、航空运动、航拍测绘、应急救援等为辅。
河南省水运
河南省的水路航运主要集中在豫东南和豫中地区的郑州、开封、商丘、许昌、平顶山、漯河、周口、驻马店、信阳、南阳等地市,已初步形成了淮河、唐河、白河、贾鲁河、沙颍河等多条通江达海的内河航运通道。
截至2020年末,河南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725公里,其中四级航道583公里,占比34%。淮河、沙颍河通江达海航道里程299公里,占比17%。
截至2020年末,河南省建成4个以货运为主周口、信阳、漯河、平顶山港和3个以客运为主洛阳、南阳、许昌港。码头泊位201个,其中,货运码头泊位173个,客运码头泊位28个,港口通过能力5486万吨。“十三五”周口港纳入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中心港区中部作业区8个港池、47个千吨级泊位全部建成运营。建成漯河港中心港区。
“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7.1亿吨、货物周转量5059.1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400万人,分别为“十二五”同期的1.6、1.8、1.1倍。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8028万吨,是“十二五”同期的3.1倍。全省港口吞吐量由2016年的771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3115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42%。
截至2020年末,水路货运量为1.513亿吨,港口吞吐量达到3115万吨(含集装箱8064标箱),船舶保有量5111艘,货运船舶平均吨位约为2300吨,平均运距约727公里。
根据《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22—2035年)》,按照“通江达海、河海联运,干支联动、交旅融合”的思路,根据航道功能、技术标准和对城市及产业的带动作用,将航道划分为骨干航道、支线航道和其他航道,形成“一纵三横九支+其他航道”总体布局,规划航道总里程3670公里。其中,“一纵三横九支”航道1916公里,其他航道1754公里;三级及以上航道1009公里,四级及以下航道2661公里(含旅游航道793公里)。